摄影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摘要:当代摄影艺术需要创新,需要展望未来。创新这个问题无论在摄影领域还是其他知识学科领域,总是被再三提起。这是因为在现今世界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科学、经济、文化、艺术都在不断进步。旧艺术固然有一部分被称为经典,但过去的表现形式通常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不能满足一些新的需求。因此,创新这个话题在各种评论中一直被频繁地添加于对艺术作品的期望上。

关键词:当代摄影艺术;图像处理;意识;构思;创新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为载体,以感光材料为表现手段,融合了美术中的色彩、构图、明暗等基础元素进行表现。拍摄者使用照相机从自然或社会中选取素材,运用专业手法将自己的思想与理解融入作品。摄影艺术从创作构思出发,以摄影造型为辅助,经过传统的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或运用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其制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其实,摄影艺术可以理解为摄影的艺术,从广义上说,它囊括了所有与摄影有关的活动。

一、最初的纪实

大部分人认为纪实摄影必须是用相机拍出来是什么样子,就保持原原本本的样子,绝不可以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主观意识上的改动,假使有一点改变,就破坏了照片的真实性、原始性与完整性。但当代摄影家在分享摄影技术的同时,几乎都在寻求着一种目的——一种具有自己思想的表达性。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纪实摄影的局限性,它与我们所看到的真实场景映射到摄影作品中的实际情况通常并不相符。由于偶然难得、机遇难得,所以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一种理想与绝对之间的矛盾。偶然的不确定性让我们遗失了很多纪实摄影的机会,而重现场景又违背了纪实摄影的基本规则。这个时候,会产生一种必然的分歧。我们到底是追求绝对的物质真实,还是绝对的精神真实?当然,就摄影发展来说,它的进步是飞速的,它的技术容纳了多门学科的精髓,使用也越来越便捷。对于当代摄影艺术来说,并不是只有用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才叫摄影作品,很多优秀的作品都糅合了摄影者的主观意识,经过了多重曝光、软件处理、图像叠加等。对于这些摄影作品的内涵,我们甚至可以说,通过软件的修改,作品变得更完美,更能体现摄影者的意图和思想。摄影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艺术摄影、新闻摄影和科技摄影等。当代摄影作品是21世纪人类思想性与艺术性、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当代审美价值,能引起观者的审美愉悦感。科技摄影则涵盖了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方方面面,用科技本身的发展与特征丰富摄影语言。当然,一直循规蹈矩、兢兢业业的新闻摄影则一直保持着严谨的纪实性,讲述的是有深度的真实事件。当代摄影艺术不再是单纯地讲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或记录一个真实的事件,而是通过事件或人物本身揭示隐含的意义,表达摄影者所给予的关注和评判。这两种趋向的摄影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摄影者创作是为了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意图表达清楚。摄影主题提倡新颖、深刻,具有唯一性。摄影者要选择特征鲜明的主体,并通过摄影技术突出主体,使主次分明。摄影作品在构成上提倡简洁明了。

二、必然的趋势

当代摄影的发展较快。我们知道,任何学术领域的发展,都遵循着一个金字塔形的构成模式。处于顶层的是少数拔尖的专业人士,为这个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作出贡献,作为基础的爱好者与追求者,为这个领域的热度与关注度创造良好的氛围。就当代摄影艺术而言,摄影技术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摄影器材精度的提升、清晰度的提高与存储容量的扩大,以及相机镜头的焦距扩张,对于追求摄影深度极致的专业爱好者而言,是一种更加精细的追求。当然,除了这一部分少而精的专业爱好者以外,大多数的基础爱好者也是当代摄影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二,摄影设备的通用性与便捷性提升。图像后期处理软件与技术不断发展,摄影的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此。从绘画到摄影,创作者需要具备的技术才能要求已经降低了许多,摄影者不需要拥有专业器材、深刻的理论知识、美学基础便能通过便捷的操作创造出纪实的还原场景。华为公司推出的手机里使用的莱卡变焦技术,实现了先拍照后对焦。在Adobe公司推出的最新版photoshopcc2018软件里,我们看到了3D建模布光、地形演算与绘画技术的完美结合,绘画已经与空间完美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像处理,甚至摄影,也会从3D的角度为我们呈现内容丰富而立体的照片。但是出于许多摄影者对这种便捷性的依赖,在当代摄影术上进一步发展成了一个后期处理流派。罕见的好天气、一抹恰到好处的阳光,因为无法等待恰当的时机而被错过的这些最佳机会能够通过后期处理进行弥补,这对于摄影者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拯救。无法移除的障碍、没有把握的构图,这些拍摄时难以避免的瑕疵在后期处理中也可以轻易抹除。当然,这样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产生一些弊端。如,摄影者过于依赖摄影仪器的使用而忽略了真实感受的表达,在设备的优越性能中寻求一种被人尊崇与追捧的平衡感,并错误地认为这是自己实力的体现。另一些摄影者可能利用摄影技术与其他技术融会贯通的通用性,同样开始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没有精良的摄影器材也可以制造出好的照片,于是用花哨的技巧与素材修饰图片,这样原本锦上添花的后期处理技术就变成了一些人投机取巧的画笔。很多人喜欢在晚上的空闲时间在各种App或网站上浏览美丽的图片,看着摄影者展示的照片,想象着自己身处在那些美丽的画面中,可以感觉到惬意,同时能从作品的构思与画面中体会到摄影者的情绪。很多人还没有机会亲自到那么多自己想去的地方,但能通过各种照片,对向往之处有更多的了解,对陌生的人文、风景产生接触的欲望。这也是当代摄影丰富的内涵所营造的一种海纳百川的必然氛围。都说镜头是摄影者的另一双眼睛,但笔者认为镜头并不只是摄影者的另一双眼睛,也是摄影作品欣赏者的另一双眼睛,它凝固了时间与变幻的光影,将真实与梦幻展示给他人,让人在心里感受生活、生命与世界的温暖、美好或残酷。

三、未来的探索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人们在温饱之余更强烈地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人们内心的发展又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绘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已经率先迈步向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日益提高。作为图像表达方式中的重要一员的摄影当然也不例外。怎样用现代的意识和观念正确地认识与理解“艺术立于独诣,废于同能”这个涉及摄影风格创新的问题,影响着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审美。具有风格的摄影作品,才有审美的价值,风格越鲜明,摄影艺术的生命力就越强;风格的特性越持久,摄影艺术的永恒性就越强。一幅卓越的摄影作品,不论是忠实的纪实摄影追求,还是绚丽的艺术摄影表达,它的审美价值和创作思路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纪实摄影客观、真实地体现摄影者的态度,艺术摄影则以现实为基础,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意愿,通过发散、升华,创造出比现实生活更高的审美情趣、更浓郁的审美感受。风格是摄影之魂,也是摄影者的摄影技术趋于成熟的表现。许多摄影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向更广泛的题材、更深刻的理念拓展,为体现当下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而不断探索。很多摄影作品以丰富的内涵、独立的品格填补了时下审美精神的空缺。近些年出现了不少关注当下热点、关注时代精神以及在技巧展现上炉火纯青的摄影杰作,既显示了摄影者独特的个性追求,又完善了艺术品格。这是近几年中国摄影界的重要成就。当代摄影的发展,不但需要对题材进行逐一的聚焦观察,还需要对世界艺术氛围的渊博观测,更需要摄影者突破个人领域的局限。这是摄影者对摄影艺术的责任。新一代的摄影爱好者不仅要进行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而且要在作品的思想表达上大胆立意,提炼纯熟风格。

参考文献:

[1]刘灿国,宿志刚.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延展与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4).

[2]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9).

[3]张舒予.论摄影的分类.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4]孙童.摄影艺术独特的审美诉求.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鲁虹.图像时代的视觉转向.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2).

[6]王翔宇.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王洁非.摄影与绘画的比较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刘中合,王瑞雪,王锋德,马长青,刘贤喜.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计算机时代,2005(9).

[9]贺东霞,李竹林,王静.浅谈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10]宋凡峰.基于LabVIEW与MATLAB的现代光测图像处理系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