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得草是著名的豫剧丑角表演艺术家,他技艺精湛,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豫剧发展史上重要的流派——“牛派”。其以独具“牛味”的唱腔,幽默风趣的念白,滑稽搞笑的身段表演,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人物形象。本文试图以其唱腔表演为例,通过分析唱腔设计、用嗓技巧以及使用丰富的衬词三个方面,探析牛得草表演艺术的美学特质——“丑而不丑、丑中见美”。
【关键词】牛得草;美学特质;丑而不丑,丑中见美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13-02
牛得草是我国著名的豫剧丑角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其对河南豫剧的贡献卓越不凡。首先,他提升了丑角在豫剧艺术表演中的主角地位;其次,他把当时的豫剧丑角表演艺术由“粗俗”提升到了“高雅”的地位;第三,他整理改编的作品,已成为豫剧剧目中的精品,如《七品芝麻官》获得了电影百花奖;第四,在戏曲教学方面,他培养出了像小牛得草、金不换、牛小草、张仙草等众多豫剧丑角表演艺术家。
一、从唱腔设计看“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美学特质
(一)根据人物性格,变化音乐板式,塑造人物形象
牛得草是丑角演员,在戏中,多演外丑内美的正面人物,本身就表现出了“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美学特质。但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在板式的运用上,常使用变化板式达到这一目的。如【二八板】是豫剧唱腔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个板式,在结构上每唱两句就加上一个八小节的过门。但是这种呆板的形式限制着演员的发挥,逐渐产生了诸如【慢二八板】、【二八连扳】、【呱嗒嘴】等变化板式。在《七品芝麻官》这部戏中,《有本县笑哈哈》用的就是变化板式【呱嗒嘴】。【呱嗒嘴】的使用,省去了【二八板】的音乐过门,使的句子间的链接更为紧凑,巧妙的表现出了唐成对老班头劝解的辩驳,对官风不正现象的藐视,把外丑内美的形象塑造的更美了。在《一张张大状都把那严氏告》这一唱段中,运用了【慢板】的变化板式【连环扣】,浓缩了音乐过门,使得乐句连接紧密、环环相扣,给人一种步步逼近之势,唱出了唐成对诰命夫人依仗权势鱼肉百姓的强烈不满,唱出了“丑中见美”的美学特质。
(二)使用装饰音,增添音乐的幽默色调
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或者是记有特殊符号表示该音符应作某种装饰性演唱(奏)的音。“丑行根据所饰演的人物充分运用唱腔中的各种装饰音,本着‘腔有字生,为人物服务’的原则,通过唱腔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1]从中看出,装饰音在音乐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牛得草的唱腔之所以具有诙谐幽默的美感,和他使用不同的装饰音有很大关系。1.倚音倚音是一个或数个非常短的音构成的装饰音,倚音有时依附在主要音的前面,有时也放在主要音的后面,倚音的运用,对旋律起到了装饰的作用,给音乐增添了幽默的色调。在《锣鼓喧天齐把道喊》这一唱段中,由于唐成无钱贿赂吏部尚书严嵩,五品州官却被严嵩降为七品县令,牛得草在演唱时,运用倚音装饰长时值音符,短促有力的倚音加上他独特的身段表演技巧,使唱腔更显幽默,生动的表现出戏中人物唐成,对降职的无奈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见谱例1)2.波音波音是在主要音之间,加入其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短的辅助音而构成。在牛得草的唱腔中,波音的广泛运用,对唱腔的幽默具有调色的作用。如在《一张张大状都把那严氏告》唱段中,“一张张”的“一”字和大状的“状”字。3.下滑音下滑音具有下滑的语气,使音色更加风趣的同时,也加赠了肯定的语气。如在“老诰命,你个老杂毛(哇)”这句唱词中,衬词“哇”连续用了四个下滑音,不仅唱出了音乐的幽默风趣,同时也唱出了唐成对诰命夫人的极度痛恨之情。(见谱例2)(谱例2)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牛得草饰演的都是丑角人物,但通过独特的唱腔设计,演活了人物,完美的诠释了剧本,把丑角的幽默呈现给了观众,同时也把真善美的特质传递给了观众。
二、从演唱方法看“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美学特质
在演唱方法上,牛派艺术最具特色的便是鼻音的运用、大本桑和二本嗓的巧妙结合以及特殊的吐字技巧。
(一)鼻音的运用
“牛味”唱腔的独特之处在于鼻音的运用。那么鼻音对丑角行当人物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呢?郭克俭先生认为:“演唱鼻音时,给人一种朦胧、迷幻般的音响色彩感。‘鼻音’演唱要求鼻腔特别通畅,要充分发挥鼻咽腔的共鸣效应。”[2]张大英也在《论鼻音的情感功能》中认为,鼻音具有滑稽、搞笑逗乐的功能。在牛得草的唱腔中,鼻腔共鸣最为常见。甚至可以说其所唱的每一个字都是通过鼻腔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很好的使用了鼻腔共鸣,不仅使唱腔具有丑角幽默风趣的一面,同时又有一种朦胧、迷幻的“美”。
(二)大本嗓与二本嗓的巧妙结合
大本嗓,即“真声”,给听众以声音浑厚低沉,真切实在之感。二本嗓是假声,发声频率高,灵活轻巧。在牛得草的唱腔中,经常将大本嗓和二本嗓巧妙的结合,显出了丑角的诙谐美。如在《锣鼓喧天齐把道喊》这一唱段中,“上任来刚刚才三天”用大本嗓演唱,“百姓们纷纷告状到衙前”的“百姓”二字是则用二本嗓演唱;在《老诰命你入了我的瓮》一段,“老诰命你入了我的瓮,我叫你插翅”用的是大本嗓,而“难飞腾”三个字则用二本嗓演唱;在《仨愿意》的《小喜鹊喳喳叫》一段中,“喝口酒来提提神”的“喝口酒”三个字用二本嗓演唱,“来提提神”则转成大本嗓演唱。
(三)特殊的吐字技巧
吐字就是用气流将咬成的字音清晰、有力地迸发出来,吐字的特殊技巧主要有喷口、垛口、轻重、打舌等。在牛得草的演唱中,尤为注重吐字的“轻重”技巧。“吐字的轻重要求来自两方面:一是唱词自身的逻辑重音;二是唱腔情感表达的需要。因为‘逻辑重音’虽然是唱词本身固有的,但它最终还是为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感情服务的,换言之,只要演唱情感表达需要,唱词自身的逻辑重音也是可以调整改变的。”[2]牛得草在演唱的过程中,为了加重唱腔的情感表达,常在节骨眼上增加吐字的力度。如在《一张张大状都把那严氏告》一段中,当唱到“老诰命,你个老杂毛(儿)”中的“毛(儿)”字时加大吐字的力度,充分表达出唐成对诰命夫人种种罪行的极度恼火;当唱到“三篇文做得好万岁称赞,恩命我到河南信阳五品州官”时,故意加重“河南信阳”和“五品州官”八个字,表现出了唐成被任命为五品州官的高兴和自豪;“大官们犯法要不惩办”的“不”“办”,加重嘴的阻气力度使声音更具爆发力;“荞麦皮我要挤出你四两油”,加重“油”字的吐字力度,突出了唐成要对贪官赃官严惩不贷的坚定信念;在《卷席筒》的《未开言不由我肝肠痛断》一段中,“我的娘起下了害人的心肝”故意加重“心肝”二字,突出了张苍(小丑,牛得草饰演)对母亲害人之举的痛恨之情。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些字在发声吐字时,因为表达情感的需要加重了吐字的力度,但是,牛得草在演唱时很好的把握了气息和各发声器官的“重”的力度,使人们听起来感觉在“重”的同时有股“巧”劲儿,有种“重而不死”的感觉。
三、从丰富的衬词看“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美学特质
郭克俭先生在其博士论文《豫剧演唱艺术研究》中,认为“衬词是在唱词规定的字数之外,为了行文和歌唱的需要而增加字词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2],同时他还把衬词分为润腔衬词、表情衬词、象声衬词和俚语衬词四种。笔者认为,在牛得草的唱腔中所加入的衬词多属于润腔衬词和俚语衬词。不难理解,润腔衬词是为了旋律发展需要而加的虚词;俚语是民间非正式的,较口语的词汇或语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主要起加花或铺垫的辅助性作用。如在《锣鼓喧天齐把道喊》一段戏中,运用了大量的衬词:青(呐)青纱轿(嗷)青纱轿坐着我(呀)七品官相当年(我)在原(呐)郡我(唻)把(呐)书念凉桌子热板凳铁砚(呐)磨穿我那辛辛苦苦前(呐)去(呐)求官到吏部去领品我(呐)先(呐)把(呐)严嵩见五品州降到(了①这)七品县官再如,在《有本县一阵阵笑开怀》一段中,也用了大量的衬词。有(嘞)本县一阵阵笑(嘞笑)开怀小窟窿(我)掏出来一个大螃蟹衙(嘞)衙皂们你们看看奇怪不奇怪(你这)赤金元宝我不爱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在牛得草的演唱中,几乎每句都用了衬词。这些衬词的运用,对唱腔起到了加花、铺垫的作用,突出了咬字吐字的“巧”,使唱腔更具生动和流利,贴切的表现出丑角行当唱腔的幽默和美感。
四、结论
本文在唱腔设计、用嗓技巧以及添加丰富的衬词三个方面,对牛得草唱腔表演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的唱腔表演处处体现着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美学特质。这种特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牛得草在剧本及饰演人物的选择上,选择了那些外丑内美的人物形象,如《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是一个“土里土气”而又为民做主的七品县令,《卷席筒》的张苍是一个“傻里傻气”但内心正直的形象,这些人物本身已经被剧本赋予了美的内心世界。牛得草属于丑角行当,但他选择的外丑内美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丑而不丑、丑中见美”的表演美学特质。二是从他的表演本身来说,唱腔设计、用嗓技巧、丰富的衬词等艺术手段处处体现着独特的美感,演活了“丑”人物,使人们在欣赏诙谐幽默表演的同时,荡涤着心灵,陶冶着性情。如果说剧本的人物形象本身就是“美”的,那么牛得草的唱腔表演使原本的“美”表现的更“美”了。
参考文献:
[1]孔祥仁.论京剧丑角教学的合理设置[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8(2).
[2]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学院,2005.
[3]范立方.豫剧音乐通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4]王基笑.豫剧唱腔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5]张朴夫.豫剧名丑牛得草[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4.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