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舞蹈 > 学术论文 >

叩开现代音乐之门的德彪西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叩开现代音乐之门的德彪西

    摘要:从大量的音乐文献观察,现代主义音乐发端于法国印象主义音乐是毋庸置疑的。正如音乐学界所普遍认同的那样:现代主义音乐以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创作为起点,即以反瓦格纳,反浪漫主义为标志,从而第一个完全摆脱了西方音乐传统,并且在欧洲音乐史转折关头叩开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大门。
    关键词:现代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牧神午后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96-03
    现代主义音乐(modernist music),或称“现代音乐”,一般是对西方19世纪末以来具有现代意味的音乐的总称。通常也可以理解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结束之后(或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大致同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艺术风格。
    关于现代音乐的起点问题,迄今为止音乐学界有如下三种看法比较普遍:一是认为以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创作为起点,即以反瓦格纳,反浪漫主义为标志。二是以德国表现主义作曲家勋伯格的创作为起点,即以“十二音体系”的创立为标志,打破了数百年来欧洲调性音乐的基础。三是以二战结束为起点,即以各种技法和风格的并存,音乐开始真正走向“多元”为标志。尽管以上三种观点都十分精到,不过总体上看,目前仍以第一种看法影响最大。
    本文正是按照第一种划分的思路为切入,具体探讨现代主义音乐的开端以及德彪西的第一部经典名作《牧神午后》。
    一、世纪末──德彪西
    “世纪末”,作为西方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或术语,在西方文艺发展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思想意义和文化意义。所谓“世纪末”的这一说法,最初是指19世纪90年代,之后延伸为不仅是对一个十年的称呼,确切地说是对19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的一种普遍生活态度的总体把握:那是一种一直盛行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终于结束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强烈地表现为:颓废的、耽于声色的和自我放纵的;缺乏朝气的以及缺乏道德感的;虚荣浮华的却又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忧愁与绝望的“世纪末”情结。
    正是在这种“世纪末”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之下,以及在当时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之下,在法国出现了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截然相反的反浪漫主义音乐──亦即人们所习惯称谓的“印象主义音乐”(Impressionist),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钢琴家,第一个完全摆脱西方音乐传统,并且在欧洲音乐史转折关头叩开20世纪现代音乐大门的德彪西。
    (一)德彪西生平及其艺术成长历程
    德彪西(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1862年出生于圣热曼昂莱的一个平民家庭,自幼学习钢琴,9岁时被俄国富孀、柴科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克夫人聘为她孩子的音乐教师和家庭首席乐师,并随其去瑞士、意大利、奥地利等地旅行,与社会进行了广泛接触。11岁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先后接受了12年基础的、全面的和学院派的专业训练,之后开始步入创作生涯。这期间,德彪西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钻研象征主义诗人魏伦(Paul Verlaine,1844-1896)和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等人的诗作,其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在这些年间有着决定性的变化和发展。22岁时(1884年)以康塔塔《浪子》获得罗马大奖。
    音乐创作上,德彪西早年悉心研读了当时红极一时的瓦格纳,以及十六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帕列斯特里拉(G.Palestrong,1525-1594)和尼德兰作曲家拉索(0.Lasso,1530-1594)的复调音乐──天主教合唱。同时,其初期的创作还深受俄国民族乐派(穆索尔斯基)以及印尼“佳美兰”音乐的影响:那种异国情调的、曲调新颖的、和声自由的、配器辉煌的,以及节奏复杂的、五声调式的和令人着迷的音响层次等等,都给了德彪西以极大的震撼与启发。
    然而,对德彪西影响最为深刻和强烈的莫过于被誉为“老魔术师”的德国作曲家瓦格纳。1887年,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在巴黎首演并征服了巴黎;1893年又演出了他的《女武神》,一时间,瓦格纳几乎完全成为了法国美学家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年轻的德彪西也热心于此,而且他早期的作品,即为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Baudelaire,1821-186)五首诗谱曲的歌曲无疑都显示出了瓦格纳的和声风格。
    但是,对德彪西起决定影响的不是作曲家,而是文学家和画家。1887年德彪西从罗马美第奇别墅回到巴黎,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和印象派画家等人交往甚密,并接受了他们的美学思想。这一时期,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体现自己新颖的音乐美学观念的评论文章,同时又创作了许多具有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佳作。
    总体上看,德彪西的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管弦乐、钢琴和歌剧方面,除此之外交响诗、室内乐和歌曲也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并在所有这些方面他都发现了新的音调、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他的音乐常用全音音阶、五声调式;连续不协和和弦、平行和弦等手法强调和声的色彩而减弱其功能性;注重配器上的新颖效果;采用不规则细分的节奏、断续的旋律音调写作技法来呈现轮廓模糊、气氛朦胧,却又精美、柔和的独特音乐风格。
    有评论认为:德彪西的音乐反映了世纪转折时期的过度敏感、坐卧不安、心慌意乱的分裂的精神状态,但是他却摆脱了那个时代所激起的强烈的热情,泪汪汪的多愁善感和嘈杂的自然主义。他所描写的画面,即每一外界发生的事物,或每一诗意的灵感,都变成了音乐的表现。在他文质彬彬的举止掩盖之下,蕴藏着紧张、温暖、敏感而含蓄的情感。德彪西的音乐常常给人以梦境般的丰富联想,犹如印象主义绘画艺术在其音乐中的再现。因而,德彪西也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
    (二)德彪西的主要创作
    德彪西具有敏锐、新颖的音响感觉是不言而喻的。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就已厌倦传统和声的繁琐与规则,他从穆索尔斯基和瓦格纳那里受到最初的启发和最强烈的影响;对印尼音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又逐渐摆脱早期对瓦格纳的迷恋,音乐美学上与马拉美的“象征主义”情趣相投。
    反映在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由此可见德彪西的创作才华和创作历程:
    第一时期(1884~1900)的主要作品有:康塔塔:《浪子》(1884)、《当选的少女》(1888);管弦乐曲《春天》(1887)、钢琴曲《两首阿拉伯风格曲》(1888-1891)、钢琴与乐队《幻想曲》(1889)、钢琴二重奏《小组曲》(1886-1889)、歌曲《被遗忘的短歌》(六首,1888)、《波德莱尔的五首诗》(1887-1889)、《游乐画Ⅰ、Ⅱ》(1882-1904)、《抒情散文》(1892-1893)、组曲《贝加马斯卡》(1890-1905)、室内乐《弦乐四重奏》(1893)、前奏曲《牧神午后》(1894)、《钢琴组曲》(1896-1901)、歌曲《比利蒂斯之歌》(1897-1898)、管弦乐曲《夜曲3首》(1897-1899)等;
    第二时期(1900~1910)的主要作品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1893-1902)、小提琴与乐队《夜曲3首》(1900-1901)、两架钢琴《林达拉哈》(1901)、交响素描《大海》(1903-1905)、萨克斯管与乐队《狂想曲》(1901-1908)、单簧管与钢琴《第一狂想曲》(1901-1908)、钢琴曲《版画》(三首,1903)、《假面具》(1904)、《欢乐岛》(1904)、《意象集Ⅰ、Ⅱ》(两集共六首,1905-1907)、《儿童乐园》(1906-1908)、《前奏曲》两册24首(1910、1913)、竖琴与弦乐的《宗教舞与世俗舞》(1904)、管弦乐曲《意象3首》(1905-1912)、无伴奏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夏尔?奥尔良的尚松3首》(1908)、歌曲《维水叙事诗3首》(1910)等。
    第三时期(1911~1917)的主要作品有:芭蕾舞音乐《游戏》(1912)、《比赛》(1912)、《卡马》(1912)、《玩具盒》(1913)、歌曲《马拉美叙事诗3首》(1913)、长笛曲《绪任克斯》(1913)、钢琴曲《英雄摇篮曲》(1914)、两架钢琴《白与黑》(1915)、《大提琴奏鸣曲》(1915)、《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1915)、《12首练习曲》(1915)、《小提琴奏鸣曲》(1916-1917)等。
    综观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历程,其基本风格、特点如下:
    (1)内容:回避反映社会生活和重大题材,甚至避免反映一般个人的生活和思想。不再有浪漫主义音乐所惯常表现的人世矛盾、痛苦和哲理性的沉思冥想,也没有小人物悲切和复杂的情感纠葛,仿佛超然物外地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在飘渺的意识中,在“梦境”的幻想中,进入一个忘我、无我的境界,然而又处处充满着“我”的瞬间印象。
    (2)结构:自由抒发的、灵感式的倾诉,弄得模糊、隐绰和松散的。
    (3)旋律:不具备传统观念的悠长形态,相反是“片断的”与“零碎的”。
    (4)音阶:广泛使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和中古调式(或称“教会调式”)。
    (5)和声:与瓦格纳相反,即趋于削弱功能性而增强色彩效果;频繁使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省略音或附加音和弦、非三度或平行叠置的和弦等,从而使西方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濒临解体。
    (6)风格:新颖、雅致、清新、灵巧;“以温婉的方式力求给人以快感”。
    应该说,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成为“连接传统和未来的纽带”是恰如其分的。其表现对象既是千变万化的,又是瞬间即逝的。他“献出毕生精力,探索感觉的世界和形式的世界的不断更新”。是一位非常值得学习和崇敬的“为未来打开大门”的音乐语言大师。
    二、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牧神午后》
    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于1892—1894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首管弦乐作品,1894年12月22日首演于法国达库尔大厅,获得巨大成功,并由此奠定了德彪西在法国音乐生活中的“大师”地位,《牧神午后》遂也成为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
    《牧神午后》是根据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写作而成。正如作曲家自己所说的那样,这些音乐是“为马拉美的优美的诗歌所作的极为细致的解释,它自始至终与诗歌紧密联系在一起”。音乐给人的也正是与马拉美的诗同样的感受:那牧神的慵懒的情态,他的梦幻,他的追忆,朦胧如梦的意境,使人不断产生联翩的幻想。

乐曲的结构为三部曲式和变奏原则的结合。乐队以木管、弦乐和竖琴为主要乐器,且木管乐器多用低音区,弦乐和圆号常加弱音器,音色奇异、柔和,全曲的“画面”犹如蒙上一层薄纱,透明而朦胧。
    第一部分:乐曲开始,由独奏长笛在中音区单独呈示主要主题。
    例1:
    Tres modrer
    这是一支在半音进行中孤单而暧昧游移的旋律,甜美而富于表情。它从一开始便制造出马拉美原诗迷离恍惚的气氛──半现实半梦幻的世界。之后,竖琴以级进的滑音,圆号以轻弱的吟唱起而应和,伴之弦乐器带弱音器的和弦音响,表现了在夏日温暖的太阳照射下,牧神倦怠的神态。整首乐曲几乎也全由这个主题的变化和反复而构成。
    中部:音乐气氛比第一部分趋于活跃,仿佛表现出牧神在幻想中生发出来的热情和欲望。中部音乐大致由两个温暖而富于表情的音乐主题构成。
    例2:由双簧管奏出的“温和而富于情感的”音乐主题
    例3:由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和单簧管奏出的“极富表情的”抒情主题
    Meme movement et tres sotenu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主要主题的变化再现。此时,在弦乐的震音背景下,长笛独奏音量逐渐减弱,表现了牧神幻想消失,重新进入倦怠状态。接着,主题又经过一次变奏,好似牧神模糊的暝想和在稀薄的空气中飘逝的梦。最后,由低音弦乐器奏出轻微的拨弦声结束全曲。
    由上所述,《牧神午后》(前奏曲)作为德彪西管弦乐曲创作中的成名之作,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所蕴含的印象主义音乐的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是前所未有的。无论在旋律线条的精致、和声的构成、配器的组合和色调明暗的转换等等方面,都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调色板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手法,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三、结语
    徜徉在19与20世纪之交的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作曲家兼钢琴家德彪西,就像航行在现代音乐大海中的舵手,他以法兰西之子的睿智与豪情,掘开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传统的河堤,将全音阶、中古调式以及东方五声音阶的洪流统统汇入西方音乐世界;他以巨大的艺术自由精神,拆除了欧洲数百年来高度发展的旋律、节奏与和声,从而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同时也为世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现代音乐发展时代。
    诚然,真正伟大的艺术包括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力图给我们的绝不仅仅只是审美的享受的,而是要给我们更多的东西,有着更多的意义和启示。作为印象主义音乐当之无愧的奠基人,现代主义音乐义无反顾的开拓者,伟大的艺术家德彪西做到了,在所有印象主义音乐家中,也只有德彪西真正做到了。
    参考文献:
    [1]保罗·亨利·朗格着.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叶松荣着.西方音乐史略[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3]彼得·斯·汉森着.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法、东欧部分)[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
    [5]朱秋华、高蓉编着.现代音乐概论及欣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台湾)崔光宙着.名曲的诞生[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7](日)属啓成着.名曲事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8]邹贤敏主编.西方现代艺术词典[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9]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辞典[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