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习:切刀究竟应当如何运刀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中国艺考网中篆刻”这个系列里,关于切刀的文章比较多,甚至在136期里,我还举了例子说,除了浙派的大师们的切刀为主的印风风格外,其他的近现代大师里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这些大师都是从浙派入手学习的,而浙派的刀法特征,当然是切刀了。因此,我曾经建议大家学习篆刻可以从切刀入手。理由讲了几点,相信已经讲尽。今天再就切刀的一些经典理论再说上几句,希望对新人有用,高手大师级可以忽略了。

再强调一遍切刀的概念:所谓的切刀,其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运刀的时候,轻轻用力将刀锋一角切入石内之后,再以入石的刀角为用力的支撑点,将部分刀刃强行压入印石,压得过程以推动刀杆做切割动作为刀法特征,它的运刀以一个切的动作完成为周期,它镌刻笔画的方法是,顺着笔画方向切进(刀杆前后小幅摆动),使刀锋一起一伏地切刻入石,迟涩前进,这种刻法刻成一个线条是由多次刀锋的起伏来完成的(即多次运刀动作)。

(切刀的刀法示意图)

使用切刀的祖师爷不是浙派的大师们,而是明代的朱简,清代著名印学理论家,赵之谦的好友魏锡曾曾在《砚林印款》的书后面记载:夙明(何澍)云:钝丁碎刀从明朱简修能出。”显然,浙派大师丁敬的碎切刀法,公认继承的是朱简的刀法。

既然开一代风气的浙派切刀印风都起源于朱简,那么,关于切刀的理论,朱简的理论显然是不可错过的,我们找找朱简的说法,在他的著作《印章要论》里有这样一段话:

“使刀如使笔,不易之法也。正锋紧持,直送缓结,转须带方,折须带圆,无棱角、无臃肿、无锯牙、无燕尾,刀法尽于此矣。若刻文自小修大,自完修破,如俗所谓飞刀、补刀、救刀,皆刀病也。”

一点一点解析开说。

1、使刀如使笔、不易之法也。把刻刀在手中运用熟练到就像拿笔写字一样的熟悉,就是刀法的总纲。不必多说,再说,也不是全指切刀。

(朱简刻“汤显祖印”)

显然,这些印面上的字,已经有了书法中的时序感,比如“显”字的丝部,笔画有明显的书写感,再比如印字上部的爪部的末笔,有书锋的回锋收笔之感。

2、正锋紧持,直送缓结。显然,做为切刀的祖师级人物,他是赞成中锋用刀的,甚至要执刀慎之又慎,使刀锋正立,顿切时则“直送”,直接进刀,“缓结”,并不急于串联形成的线条。“缓结”是个关键点。是碎切的刀法的重要特征。

(朱简刻“龙友”)

显然,印中的线条并不是连续切,而是段开的切,最终连缀成的线条。初学切刀,要注意这一点。

3、转须带方,折须带圆。以前临汉印时强调要临出“方不方,圆不圆”的线条特征,跟这里说法有近似处。即刻圆转弧形线条时,将弧线分成多个短的小直线段来刻,这样会形成弧线在圆转处呈现方角;而刻转折处时,又需要在方角折线衔接的地方去除刀痕圭角,使线条呈现圆浑的感觉。

(朱简刻“又重之以修能”)

看弧线线条的方感,看转折处的圆润处理。

4,最终的无棱角、无臃肿、无锯牙、无燕尾。则讲求刀法的干净,处理掉那些明显的不完整处。

当然,不同的大师有不同的施刀方法,因此,切刀并不完全是某种规定好的动作。浙派创派祖师丁敬的切刀是“斜握其刀,使石旋转,以就锋之所向。”(陈豫钟希濂之印的边款)显然,丁大师以石来就刀锋,刻成一个字,左手的印石需要转动数次。

(陈豫钟刻”希濂之印“及其边款)

依陈豫钟与黄易、丁敬的师承关系来看,这应当是真实不虚的。黄易的刀法也是“握刀不动,以石就锋,故成一字,其石必旋转数次”(陈豫钟澄碧珍赏印款)。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握刀不动,是指没有冲刀的动作,而不是完全不响应左手石料的相互作用力。

我们看丁敬的印作,方形封闭空间的内角,几乎都是做圆浑处理的,这应当跟丁敬的持刀运刀之法有关。

(丁敬刻“西湖禅和”)

丁敬的刀法被魏锡曾论为:“朱文启钝丁,行刀细如掐”。我们重点理解这个“掐”字。既是掐,每次刻掉的石料就不多,否则就成“拧”或“挖”了。有印友说,一方印切下来,切得我手脖子都是疼的,似乎切刀比冲刀更费时费力,其实,在丁敬手里,他很多次在边款里提到“顷刻而就”“倾刻而成”(前面的文章里举过印例和边款的图片,这里不再一方一方的列举了)。

学习切刀重要是理解切刀的概念,慢慢实践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丁敬的刀法不见得适合我们,千刀不要认为,丁敬这样刻,我们就应当公式一样地照搬。否则同样的切刀,就不会有“西泠八家”丁黄、蒋、奚、二陈、赵、钱等不同的刀法特征并表现出不同的篆刻风格了。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