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乐艺术提升思路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学生音乐艺术提升思路

    “文革”时期,豫南民间舞蹈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浩劫,被诬蔑为“四旧”,惨遭禁锢,但即使面临此种情境,豫南民间舞蹈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豫南民间舞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重获新生,再次绽放,经过不断地发展,豫南花鼓灯的演出形态也得到了变革,同时民间舞蹈艺术家们经过长期深入基层积累搜集素材,不断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例如《丰收乐》、《火轮子》、《豫南花鼓灯》、《山乡渔歌》、《锣鼓闹秧》、《八月桂花遍地开》、《豫南风情》等数十个节目,在省级以上展演并获奖,为豫南百姓们造就了欢乐和幸福,也为全国人民带来了喜庆和吉祥。“花挑舞”、“火绫子”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南民间舞蹈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危机
    (一)豫南民间舞蹈生存空间的萎缩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日新月异的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豫南民间舞蹈,伴随着大量乡村农民拥入城市,传统文化也随之逐渐被城市文明所替代,豫南民间舞蹈原始的生存环境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豫南民间舞蹈艺术要在小范围内固守已经越来越艰难。人们接触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娱乐方式更是令人们应接不暇,模式单一的传统民间艺术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豫南民间舞蹈的娱乐功能变少了,没有了需求,豫南民间舞蹈的发展空间也迅速萎缩,以致很多后人对豫南民间舞蹈文化根本不了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豫南民间舞蹈艺术会不会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呢?前景令人担忧。
    (二)豫南民间舞蹈自身的衰退
    豫南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如今当人们试图去寻找一些它的代表性舞蹈时却发现它的舞蹈相对于其他的民间舞蹈来说是那么的逊色和匮乏,究其根源还是因为豫南民间舞蹈自身的衰退。传统豫南民间舞蹈演出的经济效益不是很好,加上国家政策的改变,使得广大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多数外出打工,只剩下些老弱病残,很多的传统舞蹈艺术后继无人,使得豫南民间舞蹈失去了演出的基础。虽然现在在乡村逢年过节依然能看到花鼓灯的表演,但多数是临时拼凑,形式大于内容,表面看似热闹,实际上传统花鼓灯中的很多高难度的技巧与动作已经再也看不到了,并且节庆仪式的简化和传承氛围的淡弱,使得豫南民间舞蹈这一民俗和历史的文物一样,也在一步步走向衰落,并且有灭绝的危险。另外,在豫南民间舞蹈作品创作方面也同样缺少好的作品,虽然曾经出现过《豫南花鼓灯》、《豫南风情》等一些让豫南人民为之骄傲的优秀作品,但是总体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很难如人意,在“桃李杯”、“电视舞蹈大赛”等一些全国性的权威舞蹈大赛中也难觅豫南民间舞蹈的痕迹。在舞蹈理论研究方面,豫南民间舞蹈也处于滞后的状态,至今尚没有豫南民间舞蹈的专业教材,也缺乏对其传统舞蹈动作进行系统的提炼,这也是豫南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豫南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民间艺术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沉淀下来的瑰宝,舞蹈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初就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鲜明地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豫南民间舞蹈经过上千年的积淀、传承和发展已成为豫南地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面对它的发展困境,探索合理化的传承策略刻不容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豫南民间舞蹈,是豫南人民不容推卸的责任。
    (一)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我国自从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展开了积极有效的举措来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因此,政府部门在豫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起到领导性的作用,并为其提供政策上的保护和资金上的支持。具体来说,政府应设置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民间艺人走访调查,将存留在豫南民间的舞蹈文化现状记录下来,以文本的形式记录在案,再进行整理编排收录成册。这项工作不仅为今后的各项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对豫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给豫南的子孙后代们保存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为能将豫南民间舞蹈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提供了保障。
    (二)将豫南民间舞蹈艺术引入学校艺术教育
    在人类社会中,艺术和教育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教育还起着传承和保护文化的作用,通过教育来传承豫南民间舞蹈艺术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我们首先可以做到的就是把豫南民间舞蹈引进学校艺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和《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校园中积极推进豫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音乐新课标中十分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我们可以在学校音乐课堂及课外艺术活动中引入豫南民间舞蹈的相关内容,让中小学生有机会接触和认识到本地区的舞蹈艺术,普及本土舞蹈文化知识,为今后更好地传承豫南民间舞蹈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是对基础教育改革最好的践行。在高校阶段,在非艺术专业的学院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公共舞蹈艺术教育的方式来普及豫南民间舞蹈文化。一方面我们可以开设公共舞蹈欣赏课,通过课堂教育的手段,让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豫南民间舞蹈。另一方面,大学校园里充满着各种社团,并且各类文艺演出繁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条件来宣传豫南民间舞蹈,组织开展豫南民间舞蹈的相关演出、讲座等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校园文明建设,学校也树立了一种特色文化形象,此举必能很好地促进豫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在艺术类专业中,应明确专人负责豫南民间舞蹈文化建设,学院应配有熟悉豫南民间舞蹈的师资人员,也可以请民间艺人来学院讲学补充师资力量,同时应有必要的专项经费投入。舞蹈教师一方面要对传统豫南民间舞蹈进行动作提炼,编出豫南民间舞蹈的课堂组合,对学生进行豫南民间舞蹈的专项训练;另一方面要在学术科研和舞蹈作品创编上多下功夫,编写豫南民间舞蹈教材,编排豫南民间舞蹈作品,使学生全方位感受豫南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传承豫南民间舞蹈的精髓。
    (三)树立豫南民间舞蹈文化品牌
    进一步发展豫南民间舞蹈文化,树立文化品牌,使其影响更为深远。我们要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大力支持专业舞蹈创作人员以及豫南民间舞蹈艺人深入民间去,通过实地采风,以豫南人民的喜好为基础,创作出更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豫南民间舞蹈作品,并且充分利用本地的一些文化艺术演出对其进行展演和推广,让人们可以更加熟悉本地区的舞蹈艺术文化。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使得这些作品让全国各地的观众看到,这样不仅宣传了豫南民间舞蹈,加大了豫南民间舞蹈的知名度,而且可以打造出豫南地区自己独特的舞蹈的品牌,更好地带动豫南民间舞蹈发展,以此激发豫南人民的自豪感和传承本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的使命感,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得豫南民间舞蹈冲出豫南,走向全国,让豫南民间舞蹈绽放在世界舞台上。
    结论
    当豫南民间舞蹈的文化主体受到一定的影响,豫南人民不再关注自己本地区文化的时候,豫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就无法得到必要的继承与发扬而逐渐趋于消亡。面对此种情境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不能让悠扬而又遒劲的豫南民间传统舞蹈只停留在后辈们的想象中,因此,进行豫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文本和口述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一步探讨豫南民间舞蹈的传承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