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读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读

    祖国母亲六十华诞,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观看了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开头首先在屏幕上打出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序、家园
    舞台上出现了千沟万壑的山的造型,歌唱家谭晶扮作农妇,在土地上劳作,唱着动人的歌谣。山的造型不断变化,寓意沧海桑田的变迁。我的感想是,正是这一代一代的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使脚下的土地有了价值,有了一个名字叫“家园”,众多的家园便组成了国家。他们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使得中华民族历史绵延不断的,不是叱咤一时的英雄,而是这些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孕育着英雄,书写着传奇。
    一、山河祭
    这一篇章主要介绍1840-1921的历史。开始舞台上是圆明园笙歌艳舞的场景。封建统治者还在做着天朝迷梦,却没有料到危机的降临。当戏曲演员唱到“良辰美景”之时,枪炮声打破了歌舞声,寓意不言而喻。接着屏幕上是一团火,一幅山水画从中间烧开一个洞,洞中是列强侵略的场景。屏幕两旁闪现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演员鲍国安扮作一位长须老者,吟诵诗歌《山河祭》,表达了对国家受辱的沉痛之情。封建统治在列强面前已经完全暴露出腐朽的本质,天朝大国已成历史,留下的是一个落后挨打的弱国。中华民族由此进入了一段衰败的时期。
    接下来是童谣吟诵《辛亥童谣》,儿歌不长:“国太弱,挨打了。家太穷,挨饿了。大帅们,开打了,老百姓们没路了。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小皇上,退位了,大清朝它灭亡了。”借孩子的口来诉说中华民族非同一般的一段历史,说明封建统治已经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已经完全结束了它的使命。中国,来到了历史的选择前。中国到底该走哪条路?
    歌唱家彭丽媛身穿革命学生装,唱响了《曙色》。一代中国儿女,为了祖国的明天,苦苦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表达了誓雪耻辱的决心。
    二、热血赋
    这一篇章介绍的是1921-1949的历史。国际歌的旋律响了起来,屏幕上闪现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程,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红旗颂》的旋律中,回顾了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接下来舞蹈《点燃朝霞》回顾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背景音乐中响起了熟悉的旋律《两只老虎》。不知道的人可能要奇怪了,这么严肃的场合,放毫不相关的《两只老虎》干什么?其实在北伐战争时期这首歌从法国传入后经革命党人填词作为《北伐军歌》,一度还是当时中国的国歌。北伐战争末期蒋介石叛变,才逼迫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这首歌放在这里喻示着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真正的革命。
    随后回顾的是长征的历史。这里使用了经典的《长征组歌》里的唱段,舞蹈也是运用了以前春晚里一个叫《飞天》的舞蹈节目里筒靴的技巧,固定住舞蹈演员的一只脚,演员的重心可以做更为流畅自如的变换。
    接下来就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节目叫《为了母亲》,舞蹈中塑造了一个母亲形象,面对子女受到屠杀和欺侮,母亲眼神坚毅,充满仇恨,鼓励子女们奋起抗争。以前再受欺侮也只是列强想要牟利,而日本侵略者则是怀有亡我之心,妄图彻底使我们变为他们的奴隶。经过一番舞台渲染,一个人将缴获的太阳旗交给了母亲,母亲愤恨地将它撕成粉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下面是《打过长江去》舞蹈,记述了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屏幕上出现了由战士形象拼接而成的风帆形象,随后闪现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名单。下面是交响合唱《纪念碑》,歌词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最后是情景表演《共和国的名字》。在开国大典举行的同时,一支解放军挺进华南、西南。战士们得知开国大典举行的消息,纷纷询问新生国家的名字,一位战士却牺牲了,在胜利前的最后一刻奉献出了他的生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少青春为她付出,多少热血为她抛洒,只为了中国的浴火重生。历史终于真正由人民书写了。
    三、创业图
    这一篇章讲述了1949-1978的历史。在《社会主义好》的熟悉旋律中屏幕上闪现出新中国初期建设的成就。然后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歌曲,表现出农民、工人为新生国家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干劲。随后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谈到这里我倒想说一说,雷锋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我们却还依然记得他,这很好。但是我发现从当今开始,已经有些淡忘雷锋了。每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但是如果真正向雷锋学习,应该不止局限于一天,而是每一天。雷锋精神的精髓是集体观,即舍己为人,然而当今社会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自私似乎已见怪不怪。不谈什么英模,就在你的身边,你能找出像雷锋的人吗?有雷锋一半的人估计都找不到。在物质生活逐渐充裕的今天,雷锋精神尤显难能可贵。
    下面《大漠深处》由宋祖英演唱,歌曲以马兰花为寄托,赞颂了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贡献人生的科学家。
    对于文革这段历史,采用了诗朗诵的形式《沉思与抉择》,并且也是用了比喻的手法。诗的最后引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大潮曲
    这一篇章介绍的是1978-2008的历史。首先《在希望的田野上》赞颂了农村改革后的丰收场景。下面《打工谣》着实让我吃惊,歌曲引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配合有说唱。能够在这么严肃的节目中看到流行的色彩,说明编排者的创作观念正在更新,思想也更加开放了。
    接下来记述的是1998年抗洪的历史,歌舞《不可战胜》,并配上了江泽民主席当年的原声录音,慷慨激昂。下面的交响合唱《永世不忘》节奏较快,记述的是港澳回归,表达出洗雪国耻的愉快之情。诗朗诵《海峡愿景》表达了对两岸统一的期盼。
    童谣《遥望我的蓝色星球》与众不同。其他节目都是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之上,而该节目则完全是想象拥抱太空。一群孩子在前台嬉戏,表现出我们的空间研究事业才刚刚起步,就像孩子一样,大有希望。
    毛阿敏演唱的《呼唤》记述了汶川大地震的历史,一群解放军战士解救一个小女孩。毛阿敏从地上捡起一个风车,递给了小女孩。这是爱的传递,这是爱的展现,体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大屏幕上出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的场景,开幕式上的飞天在舞台上再次出现,在钢琴的伴奏下,一名演员用小号独奏起了《我和你》。不禁让人重回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五、中华颂
    本篇完全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而作。首先歌舞《闪光的记忆》,提醒我们回忆的美丽。之后便是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藏族、朝鲜族的歌舞。与春晚上的不同,这些少数民族歌舞都有一定的创新,略有新鲜感。
    在阎维文、殷秀梅《致祖国》的歌声中,屏幕上闪现了100位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歌词中再次出现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随后大合唱《走向复兴》推动了整体气氛,在《歌唱祖国》的旋律中结束了整场演出。
    看完整场演出,我觉得节目编排的很好,形式多变,可以看出编排者是苦费了一番脑筋的。虽然我觉得在第五章里少数民族的展示可以再做创新,并且因为展示的事件过多,节目之间联系不紧密,有的节目也比较仓促,但总体上是成功的。我们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说:“面面俱到则一面都不到。”而这种题材的作品还真的不能遗漏什么方面,所以有这种问题也在所难免。节目最大的遗憾在于没有产生如《东方红》中《南泥湾》等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好像没有可以大范围传唱的歌曲。我们只好以鉴赏的眼光对着舞台了。
    我只是对内容进行了解读,至于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也只有每个人自己去体味。
    最后祝愿伟大祖国六十华诞快乐,永葆青春,繁荣富强!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