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舞蹈的宗教实用性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道教舞蹈的宗教实用性

    在道教人士看来,道教舞蹈与世俗性舞蹈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不同的是,道教舞蹈的宗教性质决定了其实用性更多的表现为宗教实用性。道教人士指出,在斋醮法事活动中,道士通过表演道教舞蹈,就能够实现镇妖驱魔、消灾祛病、祈福酬神、超度亡灵、幻化成仙等等宗教目的。然而,世俗性舞蹈的实用性通常体现为它是庆祝丰收、社会交际、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我们先看世俗性舞蹈,例如,在农耕社会,先民们往往利用舞蹈来祈祷上天赐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业丰收。《吕氏春秋?古乐》就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1]先民们扮作鸟兽,手拿牛尾,脚踏节奏,边歌边舞,表达着对上天的敬畏,赞美着天帝的功劳,感激着大地的德行。祈求苍天大地,能够永远赐予他们水草肥美、五谷丰登、吉祥安康。舞蹈在这里就充当着祈祷与庆祝丰收的重要功能。在古代社会,舞蹈往往又被作为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它是贵族成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社交技能,在饮宴聚会场合,人人都得会翩翩起舞。沈约《宋书?乐志》就有明确记载,贵族饮宴常需起舞助兴,但不宜多舞,自己不愿舞蹈可以请人代舞,“前世乐饮,酒酣,必起自舞。《诗》云‘屡舞仙仙’是也。故知宴乐必舞,但不宜屡耳。讥在屡舞,不讥舞也。汉武帝乐饮,长沙定王起舞是也。魏晋以来,尤重以舞相属,所属者代起舞,犹若饮酒以杯相属也。”[2]舞蹈在更多的时候,是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强健体魄、驱除疾病的重要手段,《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案:当作“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以宣导之。”[1]又唐崔令钦《教坊记序》亦曰:“昔阴康氏之王也,元气肇分,灾沴未弭,水有襄陵之变,人多肿膇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于是制舞。”[3]由于气候、环境阴暗潮湿的原因,先民们多有腿部疾患,或者筋骨瑟缩不达,或者肌肉疼痛浮肿。他们则利用舞蹈来通利关节,解除这些身体疾患。舞蹈在这里成了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我们再看道教舞蹈,道教舞蹈具有明确的宗教实用性。道教舞蹈与古代的巫术与巫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古代巫舞中有一种舞步叫做“禹步”,被当成一种对鬼神、外物有神秘的禁制作用的步伐,广泛运用于巫术、巫仪之中。道教舞蹈中也有一种重要舞步“步罡踏斗”,有时被称作“步虚”、“踩罡”、“踩八卦”,因其基本步伐与姿态与“禹步”非常相似,亦常常被称作“禹步”。仅由这一点即可以看到道教舞蹈与原始巫舞之见的血脉关联。《说文解字》谈到巫舞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4]可以发现,古代的巫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巫具有为人间降神的超凡能力,她正是借助于巫舞来交通神灵,与神灵对话,祈求神灵降临人间,为人们驱灾消恶、解除困厄。道教舞蹈也正是在斋醮法事活动中承担着类似的实用功能。我们试看几例,有一种称为“步天罡”的道教舞蹈,表演者以布匹置于地上,排列成北斗的形状,布匹上画出北斗七星及其连线,表演者闭气、念咒,然后在布匹上舞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踩踏布匹上的七星,表示舞蹈者步入天界,巡游于九天之上,往返于七星之间。道教人士相信,常行此舞蹈可以驱除不详,避过是非,甚至可以达到肉体不死、得道成仙之境界。所谓“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死,四年地仙,千害万邪,众莫敢干。”[5]再看另一种道教舞蹈“二十八宿罡”,此舞蹈以二十八宿星图为舞蹈时步伐之轨迹,舞者依次在二十八宿星之间反复舞动,代表舞者旋斗历箕,蹑行二十八宿星。舞蹈者一边舞蹈一边念咒,咒语首先极力赞颂上天清明公正,大地宁静肃穆。然后向上天发问,谁能护卫人间?最后要求上天尽快派出天兵神将,降临人间。[6]道教人士认为,这种舞蹈可以帮助人们驱除妖魔鬼怪,避免刀兵水火,带来身心宁静、长生久视。道教人士还指出,有些道教舞蹈具有济幽解厄、超度亡灵之功能。例如,在福建泉州一带流传已数百年的道教舞蹈“钹舞”就有此种功能。舞蹈之前,先以方桌达成桥形,上铺白布,喻意为阴间“奈何桥”,道士们分别舞蹈于“桥”的两端,互相抛掷对接旋转的钹,飞钹若滚落在对方的一端,钹心若能够继续直立并且旋转不倒,就意味着亡灵顺利的通过了“奈何桥”,不久就会顺利超生,上升天界或重投人胎。总的来讲,道教舞蹈与世俗性舞蹈相似,两者都具有实用的功能,但是作为一种宗教性质的舞蹈,道教舞蹈的实用性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实用性。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