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传”舞出血脉情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薪传”舞出血脉情

    「薪传」是云门舞集最具重量的划时代名作,1978年12月16日首演。六千激昂的台湾观众以惊人的呼叫与掌声,迎接第一出以台湾历史为主题的“舞蹈剧场”作品的诞生。
    「薪传」历久弥新,早已成为跨世代的共同记忆。
    它朴实厚重又浩气盖天,强烈的仪式性,隐含林怀民营造岛内族群命运共同体的意念。它的成功,也呼应了云门舞集创团来以舞蹈投入社会、历史及文化的深刻使命。
    云门舞集多次来到北演出,给内地舞者以极大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结合的启示;也给大陆了解台湾同胞一极好的机会。其实,在「薪传」中非常集中的表现了“我从哪里来,心向哪里倾”的人文关怀。因此,当舞者以憾人的体力,在古老南音「思想起」的吟咏和朱宗庆打击乐团的鼓声中,挥洒无悔的青春汗汁,无止境地延展肢体极限。而那条鲜红的象征着生命正在延续的“血脉”,从地面升腾成空中舞动的火龙时;观众经过长久屏气,严肃且殷切注视后,许多人终于不觉湿润了眼眶。及至谢幕,汹涌漫长的欢呼和击掌则是表达着同胞间情感认同。
    「薪传」是林怀民在一九七八年创作的作品,也是他第一部作品,是以台湾历史为背景,对开台先民的礼赞。主要内容是讲了台湾祖先去建设自己家园的开拓史。林怀民说:“「薪传」血脉贲张;是火的感觉;是商铜的厚重与宋瓷的素雅”。「薪传」是云门舞集演出场次最多的舞作,二十五年来,已经在国内外各地演出一百五十五场,这次录象集结了二十二岁到四十岁的舞者同演。这部作品是云门创团五年时的舞作,林怀民编此舞时才三十一岁。他说:“这部作品完全看舞者的身体,舞台上是台湾「力与美」的表现。”
    这出舞作堪称云门舞者的“成年礼”,每一代云门舞者都得经过「薪传」的磨练。
    排练「薪传」是件很苦的事,资深舞者李静君说:“这是出杀人的舞。跳一次死一次。”林怀民说:“排舞时随着舞者动起来,在〈渡海〉末段看到台湾岛时的场景,还得大声嘶吼,提振舞者的士气”。他说:“云门四十年时,我不晓得还有没有力气排这支舞,那时我已六十六岁了。「薪传」这部作品没有政治正不正确的问题,而是让一个艺术家找到“回家”的感觉。作品虽然谈的是台湾移民的故事,但是到了舞台上,它是一部有血有肉令人感动的作品。”
    通过林怀民带着团里人去海边写生,体会肉体与石头的摩擦时的疼痛感,在一次次磨练中找到真实的感觉,外加上本身社会环境就处于悲愤和悲壮的情景下。把身体用到极限,挑战毁灭与死亡的高峰,用一次次堆栈的节奏处理,使整个节目情绪达到高潮。反映了抵抗外来困难的爆发力,维护自己家园。
    「薪传」以闪回的叙述方式,分为八段,分别是:序——唐山、  渡海、  拓荒、  野地的祝福、  死亡与新生、  耕种、  节庆。
    在首演的那天,正好碰到中美断交,本来要取消这天的演出。但是林怀民坚持要演下去。结果达到了当时强烈的轰动反映,因为这个作品就是表现了当时台湾人民的心,剧情主要表现了台湾人靠自己也能生存。
    在舞台上,演员通过一系列激烈的,碰撞的,身体与外界抵抗的动作表现了坚强不息的一面。外加舞台上设计的背景道具极为真实,更把观众融入其中,一同感受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痛苦与不言败的顽强精神。
    当历史过去时,「薪传」留下给人们的是身体以外压力抗争的肢体美学。
    我更关住的到是,从表演中破解那些优秀演员们的平时训练(如何将西方的现代舞蹈技术与东方古老元素的结合、传统的元素如何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等)。他们的出色表现也绝对离不开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云门舞者的训练包括现代舞,芭蕾,京剧动作,太极导引,静坐与拳术。在「薪传」的排练阶段,他们把玛莎格兰姆的收缩/伸展动作体系和中国戏曲里的毯子功融合在一起,外加又注入了一些闽粤浙地方的民族舞蹈的训练,导致肌肉素质都很强。极为吸引观众眼球,这个功劳要归功于编导林怀民。
    说到林怀民,他可真是个很少见的人才,他原是政大新闻系毕业的,二十二岁就出了书叫《蝉》,在留美期间一面攻读硕士学位,一面学习研究现代舞。
    1972年,自美国艾荷华大学英文系小说创作班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
    1973年,林怀民创建了「云门舞集」舞团,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
    1983年,他应邀创办台湾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并出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现为舞蹈系研究所副教授。
    通过「薪传」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台湾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有这么个优秀作品,而当时的中国才开始改革,大量的舞蹈还在待着被引进。和台湾比起来,真是拉下了一大截。
    还好的是,我国舞蹈事业发展的还真是不错,舞蹈上的人才也多了,学习的人也多了,还有许多人在世界上拿过奖,为国家争光过呢。相信未来中国舞蹈的发展能更记辉煌,期待着那天的到来!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