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舞蹈 > 学术论文 >

简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简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者能有优美的动作是跟音乐分不开的。人的听觉在不同音乐的刺激下,通过中枢神经对听觉作出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如现代舞的音乐,有缠绵、浪漫、柔媚、抒情,让舞者在舞蹈中表现爱情的欲望,尽情地发挥。
    舞蹈的编排以音乐开始,没有音乐便没有舞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在空间上的穿透力将舞者感情表达出来,身心相互交融,从而产生共鸣。音乐作为舞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使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更为动人。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完成优美的动作,这不单是美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陶冶。舞者能否将音乐所阐释的优美或者抒情表现出来,则是要看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内在感情是否统
    一,从音乐的理解来发挥舞蹈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音乐对舞者所产生的感觉,即舞者心理、生理影响。本文即
    对音乐在舞蹈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做出阐释。
    1.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1 音乐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
    舞者在舞蹈时的灵感来源于舞者对旋律及节奏的理解和想象,因为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往往诱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既能引起人的联想,同时又能激起人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心灵感应,激发出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舞蹈意境,使整套动作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思路的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意境是一种“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遂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在舞蹈中,舞者不仅要表现音乐节奏,更重要的是再现音乐内涵,如果音乐可以单独、完整地使观众领会到音乐的意境,那么舞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须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作用于人的感官,激发灵感和冲动;通过视觉来表达情感,体现风格、烘托气氛。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将客观与主观相熔铸。换言之,就是音乐的内涵与舞者的形体律动相结合,只有这样能才将自我与观众带进美妙的意境之中,对欣赏者产生深刻持久的感染力。
    在舞蹈表演或比赛中,舞者只有准确、细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在舞蹈时才能充分激发灵感,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通过视觉来表达感情,这样才能将自我和观众带入美妙的意境。如果一个舞者不能了解音乐的内涵,也就无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没有舞蹈美。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充其量也不过是机器人的模拟而已,从根本上失去了舞蹈的意义。
    1.2 音乐对创编、设计舞蹈动作具有诱导作用
    音乐可以使人产生联想,音乐节拍的强弱、节奏的轻重、音调旋律的谐美、音乐的浑厚悦耳,会产生同动作和事物的联系。因此,根据音乐的这种特点,能激发对动作创造的灵感,激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灶之间产生多种形象联系,进而能更美、更好地创造出与音乐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
    1.3 音乐能起到加强动作记忆的作用
    舞者在舞蹈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对舞蹈动作的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等记忆,以及对身体各部分移动的位置和距离的记忆等。虽说提高运动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旋律与节奏能起到强化动作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能。因为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使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情绪回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为了表演和比赛我们编排了一个摩登团体舞(由8对选手组成,在约5分钟的时间里,将5种舞蹈在变幻莫测的队形变动中编织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表演任务结束后,因长时间没有组织练习(近6个月),当再次需要表演时,学生们几乎把所有动作和队形都忘了,仅记得零星的几个动作,不能完整地连接,然而当听到团体舞的音乐时,学生们立刻识记起很多动作,那段舞曲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动作等,是原本很难识记起的动作,在音乐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们迅速恢复起记忆。
    1.4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协调作用
    音乐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具有直接协调教学气氛、教学情绪和形体动作的作用。
    1.4.1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辅助作用
    舞蹈以发展节奏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基础,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离不开音乐的辅助。在教学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轻歌漫舞,有的激昂热烈,有的华丽优雅,使高潮和低潮、紧张与舒缓相辅相成;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力度音色、结构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冲动和运动时对人体的情感变化、人与人体运动的影响,都直接对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辅助和协调作用。
    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随着旋律和节奏的共鸣,会产生一种跳动的富有节拍的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动起来,进行舒展大方、刚劲柔和、活泼优美的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4.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协调动作
    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协调体育舞蹈的动作。优美的有节奏的旋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使那些学起来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和谐而有情趣。如动作不协调,该动的部位不动,不该动的却动,就会使原本非常美的动作看起来别扭,舞者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因此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音乐的强弱节拍就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动作在强拍上动,哪些动作在弱拍上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发展学生细腻的艺术感受力,增强自信心。
    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
    2.1 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音乐节拍的强、弱、急、缓,充分展现动作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哪怕是一个小小动作也应要求到位。如果表演者能够做到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就是“入境”,再通过动作表现出来,那就一定是出色的。当然,动作的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刻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用心去体会、去感觉就更为重要。
    2.2 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要素与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主要是由旋律体现出来,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往往可以从旋律区分出来。
    总之,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热烈奔放的旋律中必有豪情;舒缓优雅的旋律中必有柔情;轻柔飘逸旋律中必有温情。没有情感,便没有舞蹈。
    2.3 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节奏是指不同长短时值等音符有组织的序列。它犹如人体骨骼作用于人体,能使乐曲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是音乐形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舞者是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来表现其舞蹈内容和情绪的,而节奏是体现力度、情感的基础,舞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节奏,人体线条的流动和情感流动才能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各舞蹈动作才能在方向、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显得更有性格、特点和意义。而在有些人看来,音乐的情调、情绪、情感都可以不管,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只要合上舞蹈动作的节奏就行,就是一种舞蹈动作什么音乐都能跳,就算是这样的音乐与舞蹈结合了,岂不知像这样机械的、牵强的凑合就像是一颗树上挂满五颜六色各种瓜果,尽管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可是果与枝并无任何联系。如用极快和极慢的音乐节奏舞蹈都将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太快显得其动作不是那么“井然有序”,太慢则感觉不到动作的完整性。
    结论
    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给舞者对舞蹈更好的表现,也是对舞者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提高,音乐在舞蹈中,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舞姿,更能给使舞者在舞蹈中培养节奏感、韵律和审美观,从而激发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激发舞者的情感,使舞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给舞蹈注入新的活力、生命。
    参考文献:
    [1]何迈.审美遍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江柏安,姚军.大学音乐[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
    [3]汤晓宁.舞蹈艺术与实践[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