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舞蹈 > 学术论文 >

浅议舞蹈当代现实题材的创作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浅议舞蹈当代现实题材的创作

    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早在上个世纪我国舞蹈先驱吴晓邦先生对现实题材的创作就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旧中国处在水深火热的年代,创作了许多反映当时现实社会的舞蹈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共鸣。五、六十年代,许多现实题材的作品如《喜送粮》、《洗衣歌》等舞蹈,至今还令人回味无穷。改革开放后,《再见吧、妈妈》、《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黄河魂》等舞蹈作品影响了一代人。对于今天,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遍地开花。现实题材的作品因贴近现实、表现现实、反映现实,激励和鞭策人们奋发向上、鞭挞社会丑恶而让人引发深思。因此,现实题材的作品让人们更易接受和关注,由此引发它的创作实质必须赋予时代感。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这些笼统地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舞蹈创作规律和实践经验的角度看,这些众所周知的看法不能完全真实真切地说明创作过程的实际心态。因为,由现实生活的题材转换成舞蹈,需要一个“选择、加工、提炼、组织”,也就是创作的过程。现实状态的“可舞性”,并非就一定能转换成舞蹈。而是需要创作者对“舞蹈题材的深层选择、舞蹈表现形式的突破”(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
    现实题材的创作,在遵循创作规律的同时,如何进入到“内动契机”,就是不依赖于模本的依据,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创作者自身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真实反映。现实题材不单指“重大题材”,生活中许多点点滴滴的事物,都是现实题材创作的不朽源泉,这就要求编导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挖掘生活并升华现实中的事物,从而创作出反映实际生活当中的舞蹈。
    如何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元素,开启生活深层的“可舞性”,需要创作者一双“心灵的眼睛”。这是一双能穿透生活表层去洞察幽隐的眼睛,这是一双能与想像能力配合进入观察对象所处的“特殊状态?中去的眼睛,这是一双能够通过外部动作的信息传递敏锐地捕捉到内在动因的眼睛,是真正的“舞蹈家的眼睛”。“舞蹈家心灵的眼睛”不是腰腿之动所能达到的,而是由生活经历、文学素养、感悟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转换移情的体验综合而成。(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
    现实题材的创作,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要求创作者能够创作出触动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来。在引起内心世界波澜的同时,把现实当中的“真、善、美”、“丑与恶”、“亲情、友情、爱情”融会成一个个“黄金点”推到一个极致。它所产生的效果将令人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回味与思考,这是对个人世界观的升华,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舞蹈《进城》将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工这一生活中弱式群体题材搬上了舞台。编导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深入到工地、厂矿去观察了解这些进城务工者,把这群农民工进城人员的形象,成功展现在观众面前,引发了人们对农民工这个社会热点的关注。舞蹈《父亲》,在面对许许多多表现母亲题材的今天,编导独具匠心选择了表现父亲的现实题材,用发自女儿内心世界的呼唤,呼唤天下所有的儿女,都来“关心自己的父母”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老龄化”的现实问题,巧妙的用舞蹈形式,生动、形象、艺术的再现舞台上。舞蹈构思精巧、催人泪下,充分展示了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也是其他姊妹艺术所不能企及的。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身体动作语言、音乐、舞美、服饰、化装、道具”等诸多艺术为一体,通过肢体语言,形象生动的表达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大自然赋予的灵动和精髓。“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这本是舞蹈的基本特质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事物的更新换代,当今社会生活产生出来的事物种种,又迫使广大创作者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创作出反映现实题材、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舞蹈作品。一味的表现“花、鸟、鱼、虫和才子佳人”并非舞蹈的专利,也不是舞蹈本体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拙于叙事”也并非就不能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而是要更加迎难而上,挑战舞蹈“拙于叙事”这个“劣势”的“空挡”,创作出反映老百姓现实生活、现实感受的舞蹈题材精品。纵观当今舞蹈创作,不乏许多令人叫绝的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如表现解放前期,老区人民支前的《儿啊儿》,用伟大母爱接纳侵略者遗孀的《中国妈妈》,表现解放初期战士刻苦锻炼的《行军路上》,喜送公粮的《喜送粮》等;还有改革开放后表现自卫反击战的《再见吧!妈妈》,农民丰收喜庆的《担鲜藕》等。特别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一大批表现现实生活的舞蹈,如把触角直接延伸到近年来矿难频发题材的作品《矿道深处》,关注社会老年题材的《父亲》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都以其选材的精妙、编导的精巧、表演的精细而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深挖社会热点、关注社会民生、打动心灵世界而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播。 舞蹈是身体的艺术、心灵的艺术;舞蹈创作是升华思维的艺术。当代舞蹈现实题材的的创作,要求编导者长期不断的积累与学习研究。
    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和寻找舞蹈创作素材。通过观察积累经验,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性,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善于观察社会、注重现实生活。如社会热点、民生、环保、股票、经济等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还有日常工作生活中邻里、婆媳、父母、兄弟姐妹、七姑八姨等琐碎的事情。通过观察,沉淀下众多的素材为我所用,这也是对今后的创作储存好必要的“物资材料”,把握住事物的准确和核心部分。
    现实题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何选择?如何提炼?编导对其题材的深度研究与把握,“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平日的观察和积累,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创作题材可选择的“仓库”。在选择上针对现实问题题材“优中选优”,以期达到题材最广泛表达现实问题的“共鸣”性。其实这就是在选择中的提炼,提炼出“独具匠心”的舞蹈素材、编排出“风格独特”舞蹈语汇、创作出“雅俗共赏”的舞蹈作品。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编导者,始终要有“不重复别人的路”的思维方式,艺术创作始终要有观点独特、理念出新的观念。“人云亦云”的思想终将会被艺术需要创新所淘汰。
    舞蹈应贴近生活,编导者对作品的创作不应只是技法的展示,而忽略了生活的源泉。合理运用技法,为作品增辉,一味的技术发展而远离作品实质,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与观众就会走得太远,从而形成“门内开花门内香”、“关起门来自己欣赏”这么一种尴尬局面。
    当然,对现实题材的关注,并非要把一切此范围之外的题材和创作都“嗤之以鼻”拒之门外,更不是要否定原有的以及一切非现实题材的创作。对于现实题材,是时代赋予每个有责任有思想的舞蹈创作者的一种使命。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特征和历史意义,都有其时代特质留下的痕迹,现实生活传递给每个人都有不同方式的感受和教育意义。舞蹈作品要顺应社会、服务人民,舞蹈应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反映现实生活、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现实教育意义的作品。唯有此,才能够把反映当代现实题材的舞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力度,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