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想象力表演艺术论文
笔者认为,在演唱过程中,应当先在脑海中设计符合该作品的形象画面,让自己投入到声乐作品情境之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声乐作品的旋律,模拟声音形象,然后在适当的调整,使其发出声音。从这一层面来讲,演唱者既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又要根据歌曲本身的题材、情绪以及风格等,去全面的分析和体会,尤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内心深处建立“内心听觉”,并以此来控制发声器官。比如,《小河趟水》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在歌唱前,应当先在脑海中设计画面形象,即银色月光下一片寂静,山下小河潺潺流水、阿妹触景生情,于是望月抒怀,寄托了对远方的阿哥深深思念之情;演唱者应当将自己想象歌曲中的小阿妹,将自己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歌曲之中,面对美丽夜色,将对阿哥的深情倾注在歌曲旋律之中。这样才能使演绎的作品更具生命力。
(一)歌唱者应当广闻博览
比如,在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演唱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和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年代和背景。《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当时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日本人在我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的锦绣河川满目苍夷,无数的同胞惨遭杀害。对于歌唱者而言,只有掌握这一背景资料,才能真正的理解手无寸铁的农村妇女是多么的无助,才能展开想象,从而更为真切地去体会作品的深层涵义。同时,笔者认为想要演绎好声乐作品,除必须具备丰富知识,还要加强美学、心理学、文学以及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知识学习,以此来陶冶和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从实践来看,歌唱者的知识面越广,其艺术想象能力就越强,所演绎的作品更加的贴近生活,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富,歌唱者、听众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
(二)歌唱者应当善思好问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作为歌唱者不能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相反,应当善思好问,以此来打开想象之门。研究发现,人的思维与想象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思维即想象开启的大门。由此可见,激发、培养歌唱者的想象力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歌唱者应当善思、好问。在日常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歌唱者应当大胆地去探索,多与人接触,多问对方关于某某声乐作品的看法和认知,以此来丰富和深化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三)歌唱者应当热爱生活,有丰富的情感
艺术源于现实生活,艺术想象力的获得都是以生活为载体的,因此应当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感动。对于歌唱者而言,只有真正地捕捉到了我们生活中的那份真实和感动,才能深刻地诠释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这要求歌唱者对生活必须具备激情。音乐是情感的产物,同时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宣泄形式;同时,想象力是通过抒发情感慢慢变化的,情感既可以充分调动歌唱者的内心情绪,又可以有效唤起内心深处的记忆。因此,对于歌唱者而言,应当对生活保持激情、新鲜感,用心去体验、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才能使情感更加的丰富,才能使作品演绎的有血有肉。
(四)结语
任何声乐作品的演绎都是以真情实感的传递为基础的,而且要求演唱者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因此应当加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想象力培养,这是声乐表演艺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