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音乐 > 学术论文 >

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状与反思(主题报告综述之三)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11月 26日下午 14点,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兴城会议” 30周年高峰论坛·嘉宾对谈(二)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议题为《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状与反思》。此次会议发言人有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西安音乐学院韩兰魁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朱世瑞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杨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温德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叶国辉教授,主持人为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

在此次会议中,各位作曲家对于同一主题各抒已见,分别从不同的观点与角度探讨与评论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现状以及对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主持人钱仁平(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说: 1986 年那个时代,八十年代中期,我们中国音乐界,无论是创作、理论研究还有美学的思考,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对于兴城会议的纪念,是把一种好的优良传统在当下又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弘扬,目前而言,作曲家,他们是音乐创作的主体。对于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研究而言,他们是最重要的主体一部分。

高为杰作为首要发言人,首先提出兴城会议是一种勇敢的精神,这种精神时至今日,仍值得发扬,并且同时寄希望于新一代。随后他说道,目前作曲家分为实用音乐作曲、艺术音乐的创作。以往实用音乐的创作往往更能够迎合大众需求,而艺术音乐则受限于经费问题。反观目前,在艺术经费申请便利之时,已然带有功利性在内。他呼吁到,作曲家应从自己做起,踏踏实实从事音乐创作,这一点非常重要。

随后,徐孟东也从时代性作为切入点,将中国音乐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 80年代,当时音乐作品不多,但关注度很高,作品优秀;第二个阶段即 21世纪初,经历了 90年代的沉积,韬光养晦,产生了一大批作品,但良莠不全;而第三个阶段则是现在,作品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作品的产出能够立马得到改善,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在当今的中国音乐创作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基数这么大的音乐作品推广与传播;专业院校的作品与社会接轨不畅,这是亟需音乐理论家对其现象做深入的探究和探讨。

韩兰魁随后就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道,提出目前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对音乐院校作品的认同度。现在学院派音乐作品与社会接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缺失和审美层面上的偏差。因此,在要求音乐面向世界的同时,也需要音乐面向不同层面的听众,在阳春白雪与乡里巴人之中做到兼收并蓄,迈出连接两端之间那一步的勇气。同时,各个院校需发挥自己的特色,把中国音乐的全部都关注到。

之后,朱世瑞将视角移至中国音乐创作本身,从自身出发来探讨作曲学科里面的情况。从作曲艺术本身来讲,从以往的筚路蓝缕到现在引以为豪,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过程,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离世界范围内的作曲艺术的高峰高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当我们在谈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的时候,我们务必要情醒,务必要有自我批判、自我批评的精神和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我们很难前进,我们可能在一片歌舞升平,一片自吹自擂的声当中迷失自我,迷失前进的方向,迷失前进的动力。因此,艺术创作其实就是要看艺术创造者本人的精神力量,本人的定力,而且越是在大家所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越是在黑暗的时候,你才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黑暗当中的深处的微弱的、细微的马上熄灭的那点光明的可贵。

在杨青的讲话中,将中国音乐作曲家满怀热忱和心怀抱负体现淋漓尽致,他回顾自己入学以来,到执教多年之后,在这期间,无论是老一辈的作曲家还是青年作曲家,都想张扬中国的音乐,为中国音乐做出一些事。中国作曲家其实很有抱负,这体现在“中华乐派”的组织当中,尽管受限于历史条件,但仍能看出这些音乐家们的热枕之心。因此,他认为,只有自己认认真真做了,总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天地。只要有自己的天地,只要大家汇在一起,就会有更大的天地。

随后,在温德青的讲话中,直抒己意,触及当代中国音乐创作当中的深层次问题。他在讲话中,提出“两个感慨”。第一个感慨是中国目前的创作,出现两个阻碍,一个是政治权威意识;另一个是专业权威意识,这两种意识都应该弱化。在这两个意识的影响下,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行政职位,对中国音乐作曲都会成为一种阻碍。因此创作需要一定的学术环境,相对安静与良好的环境。因此,目前中国音乐创作的阻碍在于整体机制结构的问题。作曲家无法静下心。这个机制如果不进行改善,良好的机制如果不几 I案例起来,中国将很难出伟大的作品。

在会议的最后,叶国辉从作曲需回到作曲本源的角度,谈及三点感受。其一关于作曲教育的感想。目前的作曲思维方式与准则,就目前来看,有稀释的一种状态。这种稀释,来源于一个分化的结果,这种分化使得作曲技术教育缺失。他强调音乐创作的逻辑状态,不能过度受到外界媒体和包装的干扰而受到稀释。这种干扰和稀释会制约创造者的思维;其二是对艺术创作本身而言。作曲是一个特殊的,私密的创作过程,如何去创作以及表达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青年作曲家们需要有机会、有平台去展示自己;其三是音乐创作的深度问题,音乐学家与作曲家的良性互动,应该更多地关注现代的音乐作品。作曲家创作或许有一定的密码,可能作曲家本人也难以领会,而理论家的分析则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考与意义。

在提问环节,高为杰就音创作乐层次问题做出进一步补充,他说道作曲家来讲要有两个真。第一个你写东西要有真情实感,第二个你也东西要有真才实学,没有这两个真,你写不好。

同时,朱世瑞就“高峰超越”的问题说道,怎样才是高峰,这需要自己对每一步作品的创作经历与背景进行自我的批判,自我总结,将创作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高峰首先要认识这个高峰的高度。而超越,则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西方音乐就是需要我们超越的。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