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研究述评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作者简介】李姝,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美学研究是以音乐思想与音乐作品研究为轴心,依托当代哲学美学理论,从历史、观念与形态诸多方面切入,去面对音乐艺术本体与音乐文化现象,寻求音乐艺术的本原与音乐文化的存在。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音乐美学如要获得自身发展,就必须注重在多维视野中拓宽思路。近年来学者们除了对中、西方传统的美学思想与观念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对以往少于关注的一部分音乐对象也给予了一定的探讨,如流行音乐的美学研究、心理学美学研究等。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其间对这30年音乐美学研究各个领域的总结是必要的,包括通过现代与后现代问题、探索音乐人类学视界中的审美经验、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研究、音乐美学的全人类性通则以及跨文化音乐美学的可能性等研究。在逐步接近学科原位的前提下,通过对体验问题的认知关切、对感性问题的理性关切、对美学问题的哲学关切,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深度认识。从新世纪以来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音乐家的表演心得或体会,而是在此基础上向心理学、音响学扩展,也从专注音乐表演技能方面的研究转向对音乐表演的文化与美学层面上的研究。音乐评论的美学研究也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的推波助澜之下逐步发展起来,学者对音乐作品、音乐现象的评价不再局限于评价的内容,而更看重评价的方式方法。总的来看,近年来音乐美学研究除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诗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寻获新的思路外,更注重在历史和国际视野中谋求新的维度,立足当下以学科自觉姿态,通过深入发掘与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寻求并逐渐回归学科原位。
本文主要以全国各主要音乐理论期刊2006-2009年所刊登的音乐论文以及国内出版的美学专著为参考,分别从音乐美学的本体论关怀、音乐美学学科体系构建、世界多元、民族振兴、比较音乐、流行音乐、音乐批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诸方面进行述评,拟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现状加以概览,希图把握音乐美学研究的基本脉络,从中检视音乐美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和美学意蕴上的分野。
一、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研究
(一)音乐美学的本体论关怀
文艺学美学领域本体论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美学界近年来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音乐美学亦如此。音乐美学是关于音乐审美的专题研究,音乐美学要研究音乐审美的本质问题,更要研究音乐本体的美学意义,也就是音乐的根本属性。
茅原《意识二重性与音乐美学——源自前人的争论》①认为,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或“高原时期”,要想继续自我超越,需要两方面的积累,一是哲学的积累,二是技术方面的积累,同时肯定了意识二重性在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王丽燕《谈音乐的非功利性审美体验——呈现美学视角之下的音乐之美》②认为,音乐虽然作为艺术的一种独立形式存在,但是它同时也和其他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便是在其自身的“创作诞生”与“演奏释放”的过程中,必然蕴含着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体验。在乐曲创作和演奏的过程当中,审美主体能够因音乐的形式或者其中包含的内容、意境的吸引,而进入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陶醉状态,在感官刺激的作用下身心都得到了俱佳的放松,从而伴随、生发出非功利性的审美快感。张淑萍《人化思维:音乐艺术思维的本质追问》③认为,音乐艺术思维最能体现人化思维的特性,表现为三个方面:音乐艺术思维中主体精神的灌注表明音乐是观念情感层面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最高艺术抽象;音乐艺术思维中内觉作为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感受,得到深度保持和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思维最能体现生命和精神冲动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高也是最自由和最具创造性的体现。
音乐感性体验与表达是人与音乐发生关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定意义上说,作为音乐美学重点关注的感性体验与表达,就像是可以包容所有相关音乐问题的前后括弧。如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中的“音心对映”关系》④认为,音乐理解现象是人的诸多理解认识活动之一,它通过人的理解认识活动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来探寻音乐现象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解对象的动机和原因,寻找其成为理解对象的可然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构成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既是主客体关系也是双重主体关系。主客体关系是在进入认识活动的预设规定情景之前所显示的二者的存在关系,在进入具体认识活动的过程之前,音乐现象是一个潜在的主体;而当进入具体认识活动之后,音乐理解就是具体人和具体音乐现象之间的对话。此类文章还有刘承华《文化对音乐的功能预设——“文化影响音乐的机制”研究之一》⑤、韦希《与“他者”的目光相遇——音乐文化主体性意识的觉醒》⑥、陇菲《“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印象》⑦、文丽君《论在音乐体验中的“时间幻象”》⑧、陈辉《基于后现代文化视角的音乐美学学理审思》⑨等。
(二)音乐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
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问题,在纳入史学范畴时明确标示出:20世纪对中国学界乃至人文知识分子具特殊意义,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段中国音乐美学所特有的现代学科形态特征,需要对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做进一步的深入。21世纪专家学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凝聚新的理论焦点,通过研究实现学科扩张,以相当规模与多重系列去推进各个学科的建设。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也不例外,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如现象学、释义学等的介入也赋予了音乐美学体系构建上的新的意义。因此,对于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研究,一方面是梳理和发掘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意识形态资源;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当下音乐实际,从而以深度的学理姿态与尖锐的批判载体对当代问题及其前景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诠释。除了保持音乐美学自身的品格以外,还对历史学和音乐美学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与音乐美学的关系做广泛的研究,以期为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呈现出一个具学科原位,有扩充增长态势,并可与当代音乐研究进行有机衔接与合理布局的基本结构,形成规模作业的可能性驱动。
范晓峰《移植、萌生、解读——20世纪初至1978年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研究叙事》⑩认为,在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中国音乐美学依然转述西方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和认识。在具体的研究中,初步把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文化特征以及社会结构特征融入其中,大胆汲取西方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我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韩锺恩《2005-2008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工作报告》(11),回顾了1979至2008年30年间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在取得历史性、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即时完成起步,随即进入扩大领域、深入下去的发展阶段。进而,在扩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纵深发展。重点还探讨了2005-2008年音乐美学研究又形成了有别于热衷批判与争先创新的自觉意识,并把挖掘思想遗产、广采精华、融会贯通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深度认识。王次炤《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兼谈改革开放30年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12),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情况,涉及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文献建设、学术建设、组织建设等,认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此类文章还有杨赛《从临响到直觉——论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13)、何文华《关于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思考》(14)等。
二、多元文化中的音乐美学研究
普遍人性的存在乃是中西美学互释的基础,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美学研究应该强调对话、多元,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普适性。为中国音乐美学定位,除了应注意中国的民族文化立场外,还应注意美学本身的学科立场,这一价值立场就是强调音乐的审美独立性,而这种审美自律观的社会立足点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音乐美学研究的多元即差异和互补,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及多方位的参照借鉴。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当代国际文化生态中,各民族母语音乐文化所制约的音乐审美取向及其自尊守护为一种趋势,对异民族的音乐艺术开放吸纳并恰当赞赏为另一种趋势。近年来美学发展出现了新的转型,中国音乐美学更多地参与国际对话并形成中国特色,并从现象学、释义学、接受美学及马克思主义等传统哲学作为切入视角来对学科本体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和剖析。
(一)世界多元
在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之中,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文化图景之中,我们的音乐美学建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研究范围呈现扩大化,在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交流、互补、互通中,呈现出我们民族的特色。作为人文学科领域一支活跃的力量,音乐美学感应着历史语境和现实境遇的变化,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姿态。这个阶段的音乐美学研究强调“主体意识”,重点考虑“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观念、态度、视角与西方人有何不同”等问题,关注用中国人自己的审美眼光来看待西方音乐,运用西方音乐某些美学原理解决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用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来认识、研究西方音乐。
宋瑾《构建多元音乐美学的设想与呼吁》(15)认为,“全球化”首先出现的是全球西方化,目前处于后西方化时期,其发展趋势是环境和人的中性化,中性化相对于原始民族性而言,具有无差别特征。以往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呈现的是自然多元状态,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以及将来的保护成果,将呈现人工多元状态。在此语境中,“多元音乐”的美学本身也应该是多元的。李晓冬《多义的形式——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论因素》(16)认为,对音乐形式思想的理解是研究西方20世纪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前提,形式概念演变的音乐作品的形式问题,不仅是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的焦点,而且也是整个现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此类文章还有柯扬《音乐:作为社会的批判者——阿多诺的否定性音乐美学述评》(17)、郝近瑶《对于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几点美学思考》(18)、刘涛《从新感受力美学看电影音乐的功能》(19)等。
(二)民族振兴
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每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中都具有平等性。中国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民族性,认识到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才能为世界美学建构做出贡献,才能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陈列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音乐美学家,有过多少音乐美学的论著和观点,产生了多少命题,而是要揭示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优秀遗产。这就要求对于本民族的研究程度更加深入化,除对原有的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外,对原生态音乐的美学意识也更加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论形态和历史形态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直接源自中国的逻辑形态。这一点在刘承华的论文《中国音乐美学的逻辑形态——从内涵逻辑解读传统音乐美学的形态特征》(20)中得以阐述,他认为与西方理论形态主要遵循的外延逻辑不同,中国理论形态主要遵循的是内涵逻辑。正是内涵逻辑,决定了中国音乐美学有着与西方音乐美学不尽相同的理论形态和历史形态。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自问世后其思想为历朝历代人关注,也是学界争鸣的焦点,修海林《有关〈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21)一文对嵇康有悖于儒家传统礼教的原因,及《声无哀乐论》的音乐价值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嵇康的音乐观与传统儒家音乐观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吸取、借用甚至超越。万志全《论扬雄的音乐美学思想》(22),既探讨了音乐的形式美,包括音乐的音质美、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协调美,也探讨了音乐的内容美,包括音乐的严肃性、感人性和社会功利性,认为扬雄一方面阐发了儒家音乐思想,另一方面又突破了儒家音乐思想的禁锢,探求了音乐“追求美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善和功利”的天性。赵大刚《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话语结构的双重缺陷》(23)指出当前在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无论是本体性研究还是派生性研究,都缺少必要的公共理性支撑,在结构上存在着话语权力和话语价值取向的双重缺陷,使原生态民歌研究在有意无意间背离了人们的期待,逐步遁入价值取向的误区,直接对原生态民歌的研究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认为对话语权力主体和话语价值取向进行结构上的优化和重构应是学界的当务之急。
此类文章还有包德树《我国古代“气”范畴的美学建构与意义》(24)、王吉乐《原生态音乐与城市距离》(25)、彭兆荣《人类学视野中仪式音乐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26)、筝鸣《“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27)等。
(三)比较音乐美学
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分属两种不同的音乐体系,中西音乐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音乐学术界论争的重要话题,两者不仅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更存在着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当前中外一些学者在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关系的过程中,比较多地强调了这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因素之外,在美学观念方面的差异的内在联系。近年在比较音乐美学的研究中,更强调自身的异文化客位处境,发现异文化圈内有珍贵价值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关注、理解不属于我们的那个文化系统和西方文化精神,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跨文化研究”重建、整合人类音乐美学的理想。
纵观近几年的音乐美学研究,一些曾经争议不休的问题逐渐淡出了研究者视野,而一些新的问题被提出并不断被思考和讨论,美学的边界以及美学体系的比较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比较音乐美学研究除音乐学科之间的内在比较外,近年来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学科比较的意义而言,探讨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相通等关系,能更好地认识音乐艺术的特性及多科学的相关性。2008年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主题之一即是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
陈其射《中西音乐中的声商、情商、音商》(28)认为中西音乐是两种相异的“声商”、“情商”和“音商”,是中西人群对音的生成法则、定义形态、声高规范、度声实践等音乐底基要素上的考量,是人对音乐的理性与生命、真实与虚拟、形式与神韵、形象认知、和谐观念等思想意识方面的不同反映,是人对音高的相对关系、组合形式、时间律动、音群结构等方面的不同思考。何宽钊的文章《主位意识·文化自觉·逻辑自恰——中西音乐关系问题的若干再思考》(29),根据审美价值的相对性,从主位意识、文化自觉及逻辑自恰三方面阐述了中西音乐的诸多关系。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30)提出音乐教育到底应该是“审美”、“文化”、“功能”,还是“创造”的疑问。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美地区曾经出现了“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之间的学术辩论,并随之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如功能论、辩证论、社会改造论等),与我国当前的学术“争鸣”惊人相似,认为北美地区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当前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比较音乐美学的文章还有朱文华《试论二人台艺术与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美学共性》(31)、陈林《〈乐论〉与〈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原点比较》(32)、薛艺兵《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33)、刘名扬《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差异》(34)等。
(四)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以其特有的品格成为人们重要的音乐审美对象,它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渗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存在意义及审美价值。流行音乐冲破了过去“政治高于一切”的审美立场,淡化了音乐形而上的教育功能,转而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审美需求,走上了一条人性化的发展道路,使得流行音乐有了更宽泛的人性色彩和文化、审美价值。
随着2005年在广东增城召开的“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学术界对流行音乐的理性思考呈现出上升趋势。流行音乐审美意识作为音乐美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人类的所有意识一样都是以事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流行音乐的自身美也就不会有流行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由于流行音乐的形成历史短、文献资料少、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再加上快速的更新制度,因此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感知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音乐审美观随着主体对流行音乐的再认识而发生改变。作为极具旺盛生命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审美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2006年10月于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2006首届中国音乐艺术院校流行音乐论坛”,更是将流行音乐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因此,音乐美学的研究中一个显著的转变即是加大了对流行音乐的美学思考。流行音乐以它极度张扬奔放的个性,极具时代前沿的先锋性,极富现代时尚色彩的唯美性,以及一些具有批判性的文本内容,动摇和碰撞着人们的审美观。柳飞《“通俗歌曲”界定之管见》(35)中,作者阐述了“通俗歌曲=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不等于POPMUSIC”、“流行音乐具体所指‘因国而异’、‘因时而别’”等观点,对当代流行歌曲的界定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张浩《流行音乐的两种教化效应》(36)认为流行音乐被赋予了教育价值,具有某种教化功能,一是作为一种审美解放力量的流行音乐,二是作为非精神追求的流行音乐,两种效应相互依存。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美学观念几点思考》(37)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表明,流行音乐一向承担了太重的文化使命,这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及中国深远的文化背景有关。文章还总结了中国流行音乐美学观念发展的特点是创作先于研究、意识形态重于艺术本体、理论与实践分立、核心之争是道德与娱乐。此类文章还有陈新坤《虚拟的幻梦——在阐释中理解大众流行音乐》(38)、徐元勇《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39)、顾再锡《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本土化特征浅析》(40)、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41)、张燚《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42)等。
三、其他学科领域
(一)音乐批评
随着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的日益发展,对音乐评价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音乐评价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受到学者的关注,2008年在浙江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学术研讨会紧紧围绕当代音乐评论家社会责任学术使命、当代中国音乐评论现状研究、音乐评论学科建设、多元语境与音乐评论标准以及当代中国乐评人队伍建设等议题展开,音乐美学与音乐批评乃至当代音乐研究的深度协作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明言撰写了2005、2006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对两个年度中我国大陆地区音乐批评的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总结。《风平浪静潜流涌动——2005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上、下)》(43)、《丰硕成果平实精神(上、下)——2006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44)。熊晓辉《走向音乐人类学的批评——城市音乐人类学价值取向、范式及其理论意义研究》(45)认为,人类学家们对音乐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范围和方法论定位有了新的拓展与认识,他们已不仅仅关注“异域文化”、“乡村文化”,而同时把目光聚集在了“城市音乐文化”之中。随着城市人类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城市音乐人类学已成为音乐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相关文章有何宽钊《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46)、陆小玲《论音乐评论中的音乐描述》(47)、居其宏《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48)等。
(二)音乐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使当代音乐审美教育与传统美育观念相比具有了崭新的内涵和社会意义。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如何既培养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深入体验与自尊守护心态,又培养开放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避免狭隘自闭,是近年来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陈培刚《全球语境中“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面临的挑战》(49)认为,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世界文明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普遍共识。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不思考由此给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文章探讨了当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能否适用于全球语境中?该教育观到底将把我们引向何方?该理念是否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否会造成伤害?中国的音乐教育到底该传承何种文明等诸多问题。陈其射《论音乐教育审美的唯理性与非理性》(50)从音乐教育审美的唯理性、非理性和二者的平衡三个方面,试图突破音乐教育审美唯理性的瓶颈,使非理性审美与理性审美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此类文章还有褚灏《养成“健全人格”造就“艺术的人生”——丰子恺的音乐教育思想》(51)、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52)、管建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与音乐教育》(53)、樊祖荫《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54)等。
(三)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中的审美研究没有被人遗忘。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存在较大差异。音乐表演美学正是从美学的高度来揭示音乐表演的规律,使表演真正具有再创造的美学价值。音乐表演作为一种实践形式,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唯有科学的美学思想指导,音乐表演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近几年的美学研究,学者们不仅加大了对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力度,而且还拓宽了其研究范围,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
廖家骅《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55)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地将声乐艺术划归音乐的一个门类,这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无可非议。但是从声乐的构建形态来看,却是多种艺术美的基因整合。文章通过音乐、歌词、人声、伴奏、表演等方面审美特征的定性和剖析,全方位探讨了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论证了其多元文化品格,以此进一步明晰声乐艺术的美学本质,拓宽歌唱表演实践的创作思路。周为民《钢琴演奏的心理学研究》(56)认为钢琴演奏是一种涉及人类多种感知觉活动的复合系统,它与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听觉、记忆、意象、想象、联觉、情感等心理因素。钢琴演奏依赖于大脑各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而紧张心理是直接影响演奏者心理状态和大脑对肌体控制的主要原因,克服紧张心理是钢琴演奏的关键问题。石惟正《走出对民族声乐认识的误区——中国民族声乐的本体结构及其审美》(57)认为民族声乐应该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单一型号的纯种花卉或者某一型号的工业标准。世界上不存在非民族的文化,也不存在非民族的音乐,民族声乐不但要强调民族性,更要坚持多样性、包容性。此类文章还有韩勋国《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58)、田春生《浅谈“声色感”中的音乐审美心理》(59)、霍橡楠《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60)、杨爽《钢琴演奏中音乐意义的理解及其表现途径》(61)、王硌《论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问题》(62)、郭定昌《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一个基于语言学的阐释》(63)等。
近年来有关音乐美学的论文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不仅对原有的研究专题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尤其就学科意义而言,在改变方法结构乃至扩充资源结构、成就规模结构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可贵的尝试。
四、音乐美学学科专著与教材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全国范围内的专业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以及相当大一部分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校或音乐系科的音乐学专业都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部分院校还在此基础上有相关历史或者其他专题的扩充与延伸,个别院校音乐美学课程还被列入精品课程建设,相当一部分院校还获得了音乐美学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音乐美学在教材建设方面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继原有概论、通论、引论、导论以及教程性教材被广泛应用之外,又有若干适合于不同类别或者特定性质教学目标而编写的教材,以及具文献导读性的类教材问世,无疑对丰富教学内容及提升教学质量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如[德]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胡郁青编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蒋孔明著《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蔡仲德注译《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增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德]达尔豪斯著、尹耀勤译《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马卫星编著《音乐美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宋瑾《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韩锺恩主编《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韩锺恩主编《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韩锺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等。
综上,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的研究成果是显著的,其探讨立足中国现实、呈现中国特色,对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加以吸收借鉴,加强研究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重视中国音乐美学发展中的本土化与全球化问题,阐述了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给音乐美学研究带来巨大的冲击及音乐美学在全球化浪潮中究竟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也提醒着学者们在全球商业化的艺术发展趋势中应有清醒的批判意识,同时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充满期待。
注释:
①载《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
②载《音乐创作》2007年第4期。
③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
④载《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3期。
⑤载《乐府新声》2006年第3期。
⑥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9期。
⑦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⑧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
⑨载《人民音乐》2009年第7期。
⑩载《音乐与表演》2006年第1期。
(11)载《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
(12)载《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
(13)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
(14)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5)载《交响》2008年第4期。
(16)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4期。
(17)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4期。
(18)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7期。
(19)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4期。
(20)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
(21)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22)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10期。
(23)载《黄钟》2008年第4期。
(24)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1期。
(25)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12期。
(26)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1期。
(27)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1期。
(28)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3期。
(29)载《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30)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5期。
(31)载《内蒙古艺术》2007年第2期。
(32)载《四川戏剧》2007年第6期。
(33)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
(34)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2期。
(35)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4期。
(36)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10期。
(37)载《北方音乐》2008年第12期。
(38)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39)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
(40)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
(41)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9期。
(42)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43)载《黄钟》2008年第1、2期。
(44)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3、4期。
(45)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
(46)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7)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48)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3期。
(49)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0)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51)载《音乐研究》2007年第4期。
(52)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53)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4)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5)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6)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7)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58)载《黄钟》2006年第3期。
(59)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4期。
(60)载《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
(61)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10期。
(62)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63)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8期。
音乐美学研究是以音乐思想与音乐作品研究为轴心,依托当代哲学美学理论,从历史、观念与形态诸多方面切入,去面对音乐艺术本体与音乐文化现象,寻求音乐艺术的本原与音乐文化的存在。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音乐美学如要获得自身发展,就必须注重在多维视野中拓宽思路。近年来学者们除了对中、西方传统的美学思想与观念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对以往少于关注的一部分音乐对象也给予了一定的探讨,如流行音乐的美学研究、心理学美学研究等。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其间对这30年音乐美学研究各个领域的总结是必要的,包括通过现代与后现代问题、探索音乐人类学视界中的审美经验、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研究、音乐美学的全人类性通则以及跨文化音乐美学的可能性等研究。在逐步接近学科原位的前提下,通过对体验问题的认知关切、对感性问题的理性关切、对美学问题的哲学关切,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深度认识。从新世纪以来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音乐家的表演心得或体会,而是在此基础上向心理学、音响学扩展,也从专注音乐表演技能方面的研究转向对音乐表演的文化与美学层面上的研究。音乐评论的美学研究也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的推波助澜之下逐步发展起来,学者对音乐作品、音乐现象的评价不再局限于评价的内容,而更看重评价的方式方法。总的来看,近年来音乐美学研究除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诗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寻获新的思路外,更注重在历史和国际视野中谋求新的维度,立足当下以学科自觉姿态,通过深入发掘与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寻求并逐渐回归学科原位。
本文主要以全国各主要音乐理论期刊2006-2009年所刊登的音乐论文以及国内出版的美学专著为参考,分别从音乐美学的本体论关怀、音乐美学学科体系构建、世界多元、民族振兴、比较音乐、流行音乐、音乐批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诸方面进行述评,拟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现状加以概览,希图把握音乐美学研究的基本脉络,从中检视音乐美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和美学意蕴上的分野。
一、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研究
(一)音乐美学的本体论关怀
文艺学美学领域本体论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美学界近年来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音乐美学亦如此。音乐美学是关于音乐审美的专题研究,音乐美学要研究音乐审美的本质问题,更要研究音乐本体的美学意义,也就是音乐的根本属性。
茅原《意识二重性与音乐美学——源自前人的争论》①认为,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或“高原时期”,要想继续自我超越,需要两方面的积累,一是哲学的积累,二是技术方面的积累,同时肯定了意识二重性在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王丽燕《谈音乐的非功利性审美体验——呈现美学视角之下的音乐之美》②认为,音乐虽然作为艺术的一种独立形式存在,但是它同时也和其他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便是在其自身的“创作诞生”与“演奏释放”的过程中,必然蕴含着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体验。在乐曲创作和演奏的过程当中,审美主体能够因音乐的形式或者其中包含的内容、意境的吸引,而进入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陶醉状态,在感官刺激的作用下身心都得到了俱佳的放松,从而伴随、生发出非功利性的审美快感。张淑萍《人化思维:音乐艺术思维的本质追问》③认为,音乐艺术思维最能体现人化思维的特性,表现为三个方面:音乐艺术思维中主体精神的灌注表明音乐是观念情感层面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最高艺术抽象;音乐艺术思维中内觉作为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感受,得到深度保持和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思维最能体现生命和精神冲动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高也是最自由和最具创造性的体现。
音乐感性体验与表达是人与音乐发生关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定意义上说,作为音乐美学重点关注的感性体验与表达,就像是可以包容所有相关音乐问题的前后括弧。如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中的“音心对映”关系》④认为,音乐理解现象是人的诸多理解认识活动之一,它通过人的理解认识活动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来探寻音乐现象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解对象的动机和原因,寻找其成为理解对象的可然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构成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既是主客体关系也是双重主体关系。主客体关系是在进入认识活动的预设规定情景之前所显示的二者的存在关系,在进入具体认识活动的过程之前,音乐现象是一个潜在的主体;而当进入具体认识活动之后,音乐理解就是具体人和具体音乐现象之间的对话。此类文章还有刘承华《文化对音乐的功能预设——“文化影响音乐的机制”研究之一》⑤、韦希《与“他者”的目光相遇——音乐文化主体性意识的觉醒》⑥、陇菲《“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印象》⑦、文丽君《论在音乐体验中的“时间幻象”》⑧、陈辉《基于后现代文化视角的音乐美学学理审思》⑨等。
(二)音乐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
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问题,在纳入史学范畴时明确标示出:20世纪对中国学界乃至人文知识分子具特殊意义,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段中国音乐美学所特有的现代学科形态特征,需要对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做进一步的深入。21世纪专家学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凝聚新的理论焦点,通过研究实现学科扩张,以相当规模与多重系列去推进各个学科的建设。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也不例外,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如现象学、释义学等的介入也赋予了音乐美学体系构建上的新的意义。因此,对于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研究,一方面是梳理和发掘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意识形态资源;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当下音乐实际,从而以深度的学理姿态与尖锐的批判载体对当代问题及其前景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诠释。除了保持音乐美学自身的品格以外,还对历史学和音乐美学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与音乐美学的关系做广泛的研究,以期为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呈现出一个具学科原位,有扩充增长态势,并可与当代音乐研究进行有机衔接与合理布局的基本结构,形成规模作业的可能性驱动。
范晓峰《移植、萌生、解读——20世纪初至1978年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研究叙事》⑩认为,在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中国音乐美学依然转述西方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和认识。在具体的研究中,初步把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文化特征以及社会结构特征融入其中,大胆汲取西方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我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韩锺恩《2005-2008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工作报告》(11),回顾了1979至2008年30年间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在取得历史性、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即时完成起步,随即进入扩大领域、深入下去的发展阶段。进而,在扩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纵深发展。重点还探讨了2005-2008年音乐美学研究又形成了有别于热衷批判与争先创新的自觉意识,并把挖掘思想遗产、广采精华、融会贯通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深度认识。王次炤《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兼谈改革开放30年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12),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情况,涉及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文献建设、学术建设、组织建设等,认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此类文章还有杨赛《从临响到直觉——论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13)、何文华《关于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思考》(14)等。
二、多元文化中的音乐美学研究
普遍人性的存在乃是中西美学互释的基础,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美学研究应该强调对话、多元,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普适性。为中国音乐美学定位,除了应注意中国的民族文化立场外,还应注意美学本身的学科立场,这一价值立场就是强调音乐的审美独立性,而这种审美自律观的社会立足点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音乐美学研究的多元即差异和互补,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及多方位的参照借鉴。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当代国际文化生态中,各民族母语音乐文化所制约的音乐审美取向及其自尊守护为一种趋势,对异民族的音乐艺术开放吸纳并恰当赞赏为另一种趋势。近年来美学发展出现了新的转型,中国音乐美学更多地参与国际对话并形成中国特色,并从现象学、释义学、接受美学及马克思主义等传统哲学作为切入视角来对学科本体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和剖析。
(一)世界多元
在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之中,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文化图景之中,我们的音乐美学建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研究范围呈现扩大化,在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交流、互补、互通中,呈现出我们民族的特色。作为人文学科领域一支活跃的力量,音乐美学感应着历史语境和现实境遇的变化,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姿态。这个阶段的音乐美学研究强调“主体意识”,重点考虑“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观念、态度、视角与西方人有何不同”等问题,关注用中国人自己的审美眼光来看待西方音乐,运用西方音乐某些美学原理解决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用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来认识、研究西方音乐。
宋瑾《构建多元音乐美学的设想与呼吁》(15)认为,“全球化”首先出现的是全球西方化,目前处于后西方化时期,其发展趋势是环境和人的中性化,中性化相对于原始民族性而言,具有无差别特征。以往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呈现的是自然多元状态,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以及将来的保护成果,将呈现人工多元状态。在此语境中,“多元音乐”的美学本身也应该是多元的。李晓冬《多义的形式——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论因素》(16)认为,对音乐形式思想的理解是研究西方20世纪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前提,形式概念演变的音乐作品的形式问题,不仅是20世纪西方音乐思想的焦点,而且也是整个现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此类文章还有柯扬《音乐:作为社会的批判者——阿多诺的否定性音乐美学述评》(17)、郝近瑶《对于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几点美学思考》(18)、刘涛《从新感受力美学看电影音乐的功能》(19)等。
(二)民族振兴
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每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中都具有平等性。中国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民族性,认识到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才能为世界美学建构做出贡献,才能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陈列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些音乐美学家,有过多少音乐美学的论著和观点,产生了多少命题,而是要揭示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优秀遗产。这就要求对于本民族的研究程度更加深入化,除对原有的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外,对原生态音乐的美学意识也更加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论形态和历史形态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直接源自中国的逻辑形态。这一点在刘承华的论文《中国音乐美学的逻辑形态——从内涵逻辑解读传统音乐美学的形态特征》(20)中得以阐述,他认为与西方理论形态主要遵循的外延逻辑不同,中国理论形态主要遵循的是内涵逻辑。正是内涵逻辑,决定了中国音乐美学有着与西方音乐美学不尽相同的理论形态和历史形态。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自问世后其思想为历朝历代人关注,也是学界争鸣的焦点,修海林《有关〈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21)一文对嵇康有悖于儒家传统礼教的原因,及《声无哀乐论》的音乐价值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嵇康的音乐观与传统儒家音乐观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吸取、借用甚至超越。万志全《论扬雄的音乐美学思想》(22),既探讨了音乐的形式美,包括音乐的音质美、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协调美,也探讨了音乐的内容美,包括音乐的严肃性、感人性和社会功利性,认为扬雄一方面阐发了儒家音乐思想,另一方面又突破了儒家音乐思想的禁锢,探求了音乐“追求美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善和功利”的天性。赵大刚《论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话语结构的双重缺陷》(23)指出当前在原生态民歌研究视域中,无论是本体性研究还是派生性研究,都缺少必要的公共理性支撑,在结构上存在着话语权力和话语价值取向的双重缺陷,使原生态民歌研究在有意无意间背离了人们的期待,逐步遁入价值取向的误区,直接对原生态民歌的研究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认为对话语权力主体和话语价值取向进行结构上的优化和重构应是学界的当务之急。
此类文章还有包德树《我国古代“气”范畴的美学建构与意义》(24)、王吉乐《原生态音乐与城市距离》(25)、彭兆荣《人类学视野中仪式音乐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26)、筝鸣《“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27)等。
(三)比较音乐美学
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分属两种不同的音乐体系,中西音乐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音乐学术界论争的重要话题,两者不仅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更存在着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当前中外一些学者在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关系的过程中,比较多地强调了这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因素之外,在美学观念方面的差异的内在联系。近年在比较音乐美学的研究中,更强调自身的异文化客位处境,发现异文化圈内有珍贵价值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关注、理解不属于我们的那个文化系统和西方文化精神,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跨文化研究”重建、整合人类音乐美学的理想。
纵观近几年的音乐美学研究,一些曾经争议不休的问题逐渐淡出了研究者视野,而一些新的问题被提出并不断被思考和讨论,美学的边界以及美学体系的比较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比较音乐美学研究除音乐学科之间的内在比较外,近年来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学科比较的意义而言,探讨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相通等关系,能更好地认识音乐艺术的特性及多科学的相关性。2008年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主题之一即是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
陈其射《中西音乐中的声商、情商、音商》(28)认为中西音乐是两种相异的“声商”、“情商”和“音商”,是中西人群对音的生成法则、定义形态、声高规范、度声实践等音乐底基要素上的考量,是人对音乐的理性与生命、真实与虚拟、形式与神韵、形象认知、和谐观念等思想意识方面的不同反映,是人对音高的相对关系、组合形式、时间律动、音群结构等方面的不同思考。何宽钊的文章《主位意识·文化自觉·逻辑自恰——中西音乐关系问题的若干再思考》(29),根据审美价值的相对性,从主位意识、文化自觉及逻辑自恰三方面阐述了中西音乐的诸多关系。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30)提出音乐教育到底应该是“审美”、“文化”、“功能”,还是“创造”的疑问。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美地区曾经出现了“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之间的学术辩论,并随之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如功能论、辩证论、社会改造论等),与我国当前的学术“争鸣”惊人相似,认为北美地区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当前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比较音乐美学的文章还有朱文华《试论二人台艺术与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美学共性》(31)、陈林《〈乐论〉与〈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原点比较》(32)、薛艺兵《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33)、刘名扬《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差异》(34)等。
(四)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以其特有的品格成为人们重要的音乐审美对象,它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渗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存在意义及审美价值。流行音乐冲破了过去“政治高于一切”的审美立场,淡化了音乐形而上的教育功能,转而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审美需求,走上了一条人性化的发展道路,使得流行音乐有了更宽泛的人性色彩和文化、审美价值。
随着2005年在广东增城召开的“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学术界对流行音乐的理性思考呈现出上升趋势。流行音乐审美意识作为音乐美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人类的所有意识一样都是以事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流行音乐的自身美也就不会有流行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由于流行音乐的形成历史短、文献资料少、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再加上快速的更新制度,因此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感知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音乐审美观随着主体对流行音乐的再认识而发生改变。作为极具旺盛生命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审美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2006年10月于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2006首届中国音乐艺术院校流行音乐论坛”,更是将流行音乐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因此,音乐美学的研究中一个显著的转变即是加大了对流行音乐的美学思考。流行音乐以它极度张扬奔放的个性,极具时代前沿的先锋性,极富现代时尚色彩的唯美性,以及一些具有批判性的文本内容,动摇和碰撞着人们的审美观。柳飞《“通俗歌曲”界定之管见》(35)中,作者阐述了“通俗歌曲=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不等于POPMUSIC”、“流行音乐具体所指‘因国而异’、‘因时而别’”等观点,对当代流行歌曲的界定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张浩《流行音乐的两种教化效应》(36)认为流行音乐被赋予了教育价值,具有某种教化功能,一是作为一种审美解放力量的流行音乐,二是作为非精神追求的流行音乐,两种效应相互依存。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美学观念几点思考》(37)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表明,流行音乐一向承担了太重的文化使命,这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及中国深远的文化背景有关。文章还总结了中国流行音乐美学观念发展的特点是创作先于研究、意识形态重于艺术本体、理论与实践分立、核心之争是道德与娱乐。此类文章还有陈新坤《虚拟的幻梦——在阐释中理解大众流行音乐》(38)、徐元勇《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39)、顾再锡《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本土化特征浅析》(40)、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41)、张燚《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42)等。
三、其他学科领域
(一)音乐批评
随着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的日益发展,对音乐评价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音乐评价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受到学者的关注,2008年在浙江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学术研讨会紧紧围绕当代音乐评论家社会责任学术使命、当代中国音乐评论现状研究、音乐评论学科建设、多元语境与音乐评论标准以及当代中国乐评人队伍建设等议题展开,音乐美学与音乐批评乃至当代音乐研究的深度协作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明言撰写了2005、2006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对两个年度中我国大陆地区音乐批评的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与总结。《风平浪静潜流涌动——2005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上、下)》(43)、《丰硕成果平实精神(上、下)——2006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44)。熊晓辉《走向音乐人类学的批评——城市音乐人类学价值取向、范式及其理论意义研究》(45)认为,人类学家们对音乐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范围和方法论定位有了新的拓展与认识,他们已不仅仅关注“异域文化”、“乡村文化”,而同时把目光聚集在了“城市音乐文化”之中。随着城市人类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城市音乐人类学已成为音乐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相关文章有何宽钊《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46)、陆小玲《论音乐评论中的音乐描述》(47)、居其宏《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48)等。
(二)音乐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使当代音乐审美教育与传统美育观念相比具有了崭新的内涵和社会意义。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如何既培养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深入体验与自尊守护心态,又培养开放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避免狭隘自闭,是近年来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陈培刚《全球语境中“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面临的挑战》(49)认为,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世界文明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普遍共识。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不思考由此给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文章探讨了当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能否适用于全球语境中?该教育观到底将把我们引向何方?该理念是否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否会造成伤害?中国的音乐教育到底该传承何种文明等诸多问题。陈其射《论音乐教育审美的唯理性与非理性》(50)从音乐教育审美的唯理性、非理性和二者的平衡三个方面,试图突破音乐教育审美唯理性的瓶颈,使非理性审美与理性审美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此类文章还有褚灏《养成“健全人格”造就“艺术的人生”——丰子恺的音乐教育思想》(51)、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52)、管建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与音乐教育》(53)、樊祖荫《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54)等。
(三)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中的审美研究没有被人遗忘。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存在较大差异。音乐表演美学正是从美学的高度来揭示音乐表演的规律,使表演真正具有再创造的美学价值。音乐表演作为一种实践形式,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唯有科学的美学思想指导,音乐表演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近几年的美学研究,学者们不仅加大了对音乐表演美学的研究力度,而且还拓宽了其研究范围,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
廖家骅《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55)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地将声乐艺术划归音乐的一个门类,这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无可非议。但是从声乐的构建形态来看,却是多种艺术美的基因整合。文章通过音乐、歌词、人声、伴奏、表演等方面审美特征的定性和剖析,全方位探讨了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论证了其多元文化品格,以此进一步明晰声乐艺术的美学本质,拓宽歌唱表演实践的创作思路。周为民《钢琴演奏的心理学研究》(56)认为钢琴演奏是一种涉及人类多种感知觉活动的复合系统,它与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听觉、记忆、意象、想象、联觉、情感等心理因素。钢琴演奏依赖于大脑各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而紧张心理是直接影响演奏者心理状态和大脑对肌体控制的主要原因,克服紧张心理是钢琴演奏的关键问题。石惟正《走出对民族声乐认识的误区——中国民族声乐的本体结构及其审美》(57)认为民族声乐应该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单一型号的纯种花卉或者某一型号的工业标准。世界上不存在非民族的文化,也不存在非民族的音乐,民族声乐不但要强调民族性,更要坚持多样性、包容性。此类文章还有韩勋国《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58)、田春生《浅谈“声色感”中的音乐审美心理》(59)、霍橡楠《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60)、杨爽《钢琴演奏中音乐意义的理解及其表现途径》(61)、王硌《论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问题》(62)、郭定昌《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一个基于语言学的阐释》(63)等。
近年来有关音乐美学的论文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不仅对原有的研究专题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尤其就学科意义而言,在改变方法结构乃至扩充资源结构、成就规模结构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可贵的尝试。
四、音乐美学学科专著与教材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全国范围内的专业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以及相当大一部分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校或音乐系科的音乐学专业都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部分院校还在此基础上有相关历史或者其他专题的扩充与延伸,个别院校音乐美学课程还被列入精品课程建设,相当一部分院校还获得了音乐美学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音乐美学在教材建设方面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继原有概论、通论、引论、导论以及教程性教材被广泛应用之外,又有若干适合于不同类别或者特定性质教学目标而编写的教材,以及具文献导读性的类教材问世,无疑对丰富教学内容及提升教学质量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如[德]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胡郁青编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蒋孔明著《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蔡仲德注译《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增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德]达尔豪斯著、尹耀勤译《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马卫星编著《音乐美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宋瑾《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韩锺恩主编《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韩锺恩主编《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韩锺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等。
综上,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的研究成果是显著的,其探讨立足中国现实、呈现中国特色,对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加以吸收借鉴,加强研究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重视中国音乐美学发展中的本土化与全球化问题,阐述了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给音乐美学研究带来巨大的冲击及音乐美学在全球化浪潮中究竟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也提醒着学者们在全球商业化的艺术发展趋势中应有清醒的批判意识,同时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充满期待。
注释:
①载《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
②载《音乐创作》2007年第4期。
③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
④载《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3期。
⑤载《乐府新声》2006年第3期。
⑥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9期。
⑦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⑧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
⑨载《人民音乐》2009年第7期。
⑩载《音乐与表演》2006年第1期。
(11)载《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
(12)载《音乐艺术》2008年第4期。
(13)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6期。
(14)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5)载《交响》2008年第4期。
(16)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4期。
(17)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4期。
(18)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7期。
(19)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4期。
(20)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
(21)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22)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10期。
(23)载《黄钟》2008年第4期。
(24)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1期。
(25)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12期。
(26)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1期。
(27)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1期。
(28)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3期。
(29)载《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30)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5期。
(31)载《内蒙古艺术》2007年第2期。
(32)载《四川戏剧》2007年第6期。
(33)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
(34)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2期。
(35)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4期。
(36)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10期。
(37)载《北方音乐》2008年第12期。
(38)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39)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
(40)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
(41)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9期。
(42)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43)载《黄钟》2008年第1、2期。
(44)载《音乐探索》2008年第3、4期。
(45)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2期。
(46)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7)载《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48)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3期。
(49)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0)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51)载《音乐研究》2007年第4期。
(52)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53)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4)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5)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6)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57)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7期。
(58)载《黄钟》2006年第3期。
(59)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4期。
(60)载《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
(61)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10期。
(62)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63)载《人民音乐》2008年第8期。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音乐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