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表演艺术与音乐特征分析
摘要:江西赣南地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以采茶戏为当地的特色,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文化产物。采茶戏当中的音乐特色以及表演艺术日渐成为客家的文化载体,从而对客家人民生活进行了良好的展现,使得更多的人被其丰富的情感以及内心世界所吸引,也使得这一文化散发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魅力。本文在对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以及表演艺术进行具体的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采茶戏的发展趋势,希望为这一文化的长远发展做出一份贡献,从而为中华文化注入更加新鲜的内容。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音乐特征;发展趋势
江西赣南是我国著名的茶乡,每年一到三四月份,茶女、茶童就会上山采茶。采茶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体力以及表达自己内心对收获的激动情感,她们就会通过歌声、舞蹈进行互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采茶当中的动作、歌声,再搭配上采茶器具,采茶戏就逐渐形成了[1]。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被引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赣南采茶戏不仅具有丰富的表演艺术,而且具有典型的音乐特征,这些内容对客家人的心情、情感、以及性格特点进行了完美的阐述。随着客家人的兴盛,采茶戏也逐渐迎来了自身的鼎盛时期。但是近几年,随着大众媒体的不断兴起,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这对于赣南采茶戏的推广也相当不利。因此笔者从艺术的角度对这一文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应该是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
一、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
赣南采茶戏当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强调唱法,主要包括路腔、灯腔、茶腔和杂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2]。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路腔
风趣诙谐、活泼、愉快、轻松是路腔的基本特点,这种唱法在小型歌舞戏当中应用比较多,也叫路调,在表演的过程中常常与茶腔搭配使用。“湖南调”“湖南托子”等都是路腔的别称,常见的《眉灵调》《对花》以及《开四门》等音乐作品当中都有路腔的应用,与广西彩调相比,二者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同时期的艺人经过不断的推敲、完善,将赣南路腔和采茶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逐渐成为采茶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灯腔
节奏鲜明、激昂、粗犷等是灯腔最大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欢乐的打击乐相配合就可以将愉快、热闹的氛围营造出来,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观众对客家人乐观向上的品质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这些人对劳动的热爱。《春谷雨》《报茶名》《二月花》等作品当中都有灯腔的运用[3],这些作品凭借其较强的舞蹈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较强的节奏的制约下,加上其他乐器的伴奏,热烈、红火的气氛就能够被渲染出来,对于艺术魅力的传播至关重要。在一些大型戏剧当中经常有灯腔的应用,将众多的人物进行了完美的表达。
(三)茶腔
茶腔作为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唱腔而存在。赣南小调是茶腔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中,这种强调变得日益甜美、含蓄以及爽朗,将赣南地区特有的田园风气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唱腔在表现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时候经常会加以运用。在《绣荷包》《打鞋底》等表现爱情生活的曲调中也有茶腔的应用。
(四)杂调
民间小调、插曲以及其他曲牌共同构成了赣南采茶戏的杂调。除了轻柔甜美、小巧玲珑的特征外,杂调对于人物性格以及表演气氛的营造非常重要。杂调没有特别单调的风格,如果单独使用就不能将采茶戏的特征完全表现出来,因此它一般情况下不作为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强调而存在。《相交十郎》《九连环》《孟姜女》以及《瓜子仁》等曲调中有它的应用[4]。由于杂调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因此常常需要配合花鼓、打彩以及敬酒等方式进行融合,这种强调的弦路十分复杂,缺乏独立的声腔。但是在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展现赣南采茶戏特点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
“三奇三绝”“两旦一丑”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对“三绝”和“两旦一丑”进行具体的阐述[5]。
(一)“三绝”
“三绝”包括单袖筒、矮子步以及扇子花三个部分,这“三绝”在不断的发展和逐渐完善中,已经成为赣南采茶戏最具欣赏性的内容。1.单袖筒。只使用一个袖子进行表演就是所谓的单袖筒,它已经成为江西赣南采茶戏的经典内容以及特色之一。最开始的时候,客家人采茶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腰间缠一块白布,从而能够达到遮阳、擦汗、扇风以及当坐垫、茶蓝的目的。在不断的发展中客家人发现白布缠绕在腰间也十分不方便,因此就将它和袖子连接起来,袖子的长度就变成了60厘米,这就是单袖筒的来历。将单袖筒融入到戏曲舞蹈表演中就会发现它已经自成体系,没有原始定律的束缚和限制,因此成为采茶戏的主要特征。由于袖子比较长,因此利用它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比如抛袖、挽袖、摆袖已经挥袖、甩袖等,这些不同的动作都对应着不同的含义,使观众与表演者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将袖子进行挥动就会发现它像游动的蛇、像奔跑的马、也像舞动的凤尾,这些既定动作在动静结合的过程中将单袖筒的艺术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单袖筒作为一种不对称的美,在一手舞扇、一手甩袖的过程中与观众进行了完美的互动,深受大众的喜爱。2.矮子步。这是江西赣南采茶戏所独有的表演方式,表演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空间,一般男子都在一度空间,女子则在二度空间。矮子步也是来源于采茶的现场,一般都是女子在山上采茶,男子挑着茶蓝下山。山路不仅崎岖,而且遥远,再加上茶叶的负担较大,久而久之,男子就会出现驼背、屈膝等特点。长此以往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中就成为了矮子步。矮子步的步法多种多样,一般包括滑步、惊步、高步以及矮步等几个不同的类型。在进行矮子步表演的时候,表演者需要目视前方,然后利用膝盖的巧劲不断向后退,在手腕、手臂等动作的配合下完成整个表演。矮子步对于表演者的技术、动作要求都很高,演员不仅需要具深厚的舞蹈功底,而且要有很大的耐力。这是因为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需要长时间的保持同一个屈膝动作,不能表现出僵硬,再加上需要配合丰富的表情以及神态,可见一般人是无法完成矮子步的表演的。矮子步这些具有极大感染力的特色,使得它开始作为“东方芭蕾”而存在于文化的大家庭中。表演幽默风趣、短小精悍是它的主要特征,这些具有亲和力的特征使得矮子步受到了大众的喜爱。3.扇子花。中国民间舞蹈表演中,扇子是经常出现的道具,江西赣南采茶戏当中也不例外,锄头、茶篮以及鞭子都是扇子可以表现的事物。扇子在采茶戏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都有“采茶戏缺扇子、犹如吃饭缺筷子”的说法[6]。不管是从扇子本身,还是从扇子花的种类来讲,这一表演方式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不断的丰富和演变过程中,波浪扇、削扇、飘扇以及甩扇等方式越来越具有表演特色。利用扇子进行情感的表达,再加上一些丰富的表情、神态,扇子花的特有魅力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扇子花包括单扇花以及双扇花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区别主要来自表演者。通常情况下,单扇花没有明确的规定,男女表演者都可以使用,但是双扇花一般只可以由女性表演者使用。表演者在舞动扇子的过程中,加上袖子的配合,有时候再融入适当的矮子步,采茶戏的行云流水、风行水上的特点就能够得到完美的表达,这种表演方式也凭借其极大的魅力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二)“两旦一丑”
江西赣南采茶戏不管大小,只要是三人表演,就都以“两旦一丑”的方式进行。常见的作品有《卖杂货》《反情》以及《大工夫》等。一般情况下,小丑是由男演员扮演的,“两旦”则是指姑嫂或是姐妹,另外,为了将表演风情尽可能表现得完善,还需要融入一些配角进去。采茶小戏《挖笋》当中就有三个角色:嫂子、妹子以及爆脑子。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7]。总之,江西赣南采茶戏的表演人数少,人物动作简单、行走方便,这也是采茶戏在当地得以流行的关键原因,为其游走于各个乡镇,进行广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趋势
江西赣南采茶戏作为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并进行传承应该是目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在生活节奏如此快速的今天,我国受到了严重的外来文化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对赣南采茶戏进行创新,从而使得它在适应大众口味的基础上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以及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它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茶戏应该处理好现代文化以及乡土气息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二者有效融合的基础上,让采茶戏得以完好的发展,处理过程可以参照《山歌情》;第二,在发展采茶戏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国外优秀的、深受大众欢迎的舞蹈表演模式以及音乐处理方式融入到采茶戏当中,使得采茶戏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采茶戏的长远发展;第三,将采茶戏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与社会相结合,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其表演形式,使得采茶戏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从而使得赣南采茶戏更加适应新时代对于文化的需求。
四、结语
笔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进行整合,对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以及表演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展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希望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一番贡献。采茶戏作为一个优秀的剧种,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重视,因此应该在不断的研究中为其注入更加新鲜的内容,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赖丹.赣南采茶舞蹈风格的六大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2]曾莉.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09).
[3]谢洋扬.赣南采茶音乐中的舞蹈因素刍议[J].青春岁月,2013,(20).
[4]曾晶.浅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征和表演特征[J].黄河之声,2013,(12).
[5]王亚菲,朱俊林.论赣南采茶戏的创新[J].农业考古,2013,(02).
[6]吴丹.浅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福建茶叶,2016,(07).
[7]杨迎,任飞.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差异探析[J].中国戏剧,2016,(07).
作者:张红英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