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美术 > 学术论文 >

回归主体的美术教育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美术教育之潜意识研究


【内容提要】中国以往的美术教育多注目于美术本体和功用目的。随着美术教育的改革,育人价值被关注和提倡,使其指向最终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回归主体的美术教育才是达到人格完善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美术教育之潜意识研究具有理论和心理学依据;美术的本质、美本身和美术创作决定潜意识和美术教育关系密切,潜意识在美术教育中的改变是可能和有价值的,美术教育借潜意识来塑造人格;潜意识的秩序感和统合力以及主体的神经机能、潜力、天赋和创造力共同实现美术教育主体的回归。

【关 键 词】美术教育/主体回归/潜意识/人格完善/统合力/创造力

【作者简介】王尔义(1974-),男,汉族,甘肃甘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讲师,北京 100872

[中图分类号]J01 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9)05-0118-0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步入一个高速发展和交互影响的信息文明时代,因而全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和全面修养的健全人才成为必需。现代美术教育在整体教育和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中国相对晚进的美术教育许久以来注目于“三基”而使美术教育趋于美术本体和功用目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改革逐步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工具论价值,育人目的被关注和提倡,尤其是对人格完善的理念主流化,美术教育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指向主体,并且备受关注。

尽管关于潜意识的学术讨论莫衷一是,颇有争议,但美术教育对于主体的关注必然要始于这样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由潜意识方能合理地涉及到意识和人格的教育研究。赫伯·里德说:“潜意识是心理现象的解释,易于理解且令人信服正如条件反射的理论的一样成功”。[1]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假定有一个无意识领域存在着。这种假设看来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可导致极大成功的实际方法,这种方法将使我们有能力对意识活动的过程行使有益的影响。与此同时,它又可以反过来成为我们证明无意识存在的不可争论的证据。”[2]之后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容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认识到本能对每个人的影响和集体潜意识在各民族和各时代以及整个人类心理上的更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日本法政大学教授中川作一在其著作《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中认为“潜意识的理念,仍然在世界万物的最高层次,即目的性、知的发展,或者向意识的发展中表现自己”。[3]涉及潜意识的美术教育也才是完整达到人格培养最高层次的教育。

美术教育因其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对它的潜意识研究对于美术教育的思想深化和主体问题的剖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必要性。潜意识与美术教育关系密切,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观,对于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理念的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对于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美术教育之潜意识研究的依据

美术教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教育,需要心理学为教育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教育发展和健全学生心理。常锐伦提出四方面原因:1.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的学科,小学高年级与中学生无升学考试分数需要的诱因,启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2.教师应怎样因材施教,才既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又符合人的心理规律,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3.艺术创作需要想象与灵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想象,怎样激发创作灵感等许多问题,需要心理学相助;4.美术学科如何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促进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发挥美术教育应有的功能,也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武装。[4]其中最后一点在我们的教育发展中至关重要,是现代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美术教育教学从内容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全面培养,都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及规律,心理学是美术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得以统一的关键所在。那么潜意识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改变以往的怀疑与冷遇,对于现代美术及其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进步显然也是必需的。


  • 就业测试
  • Copyright © 2006-2018 中国艺考网(www.zgy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xxxxxxxx号
    教育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商 QQ:3136758550 法律顾问(邴志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