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艺术手法在英美戏剧文学中的渗透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哥特式艺术”最早出现的领域是建筑而非戏剧文学。早在十二世纪的法国,为了以更加具象化的形式表现基督教的神圣与庄严,以教堂为代表的建筑率先开始出现大量尖拱或称尖拱券的造型艺术。这种直刺苍穹式的建筑规制旨在表现教堂的神性,通过高耸入云的建筑拱顶实现灵魂飞升天堂的美好愿望。随着时间推移,教堂与墓地、天堂与死亡等存在内在关联的事物或意识的外缘逐渐扩展,哥特式建筑在其宏伟神圣外形之下开始隐含了更多神秘、幽深甚至黑暗的内蕴。而人的天性中对神秘事物本能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则让这些晦暗不明足以产生致命吸引力,并且迅速向建筑领域之外衍伸,尤其是戏剧文学开始充分汲取其中营养而形成了哥特式艺术手法,且代代相传延伸至今。
一、英美戏剧文学中哥特式艺术手法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戏剧文学中更多见明快、亮丽的暖色调或冷暖搭配的表现色彩不同,英美戏剧中哥特式艺术手法更倾向于冷色调的运用,尤其是场景、环境常见黑夜般的暗沉。这种相对阴冷的主色调极易使受众产生寒冷、晦涩、神秘甚至恐怖的观感与情绪。而在这种艺术手法下创作出的角色则有不少非主流的个性特质,如亦正亦邪的性格或行事作风、喜怒不定甚至略显癫狂等。
这种非典型的戏剧艺术往往不会出现合家欢式大团圆结局,或者在戏剧冲突中正邪难辨甚至正不压邪。然而正是这种“unhappy ending”式的艺术构架,却恰好体现出了真实生活本质上存在的复杂性、难解性。一方面避免了非黑即白式的简单结构容易出现的审美疲劳问题,另一方面则以更多灰色元素的不确定性、未知性而让受众产生更加强烈的好奇心、追逐感。从而让戏剧中不断埋下或明或暗的伏笔,也就让受众的注意力如影随形、片刻不离。
二、哥特式艺术手法在英美戏剧文学中的渗透
(一)在主题、冲突中的渗透
这在众多以复仇为主线的戏剧文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和清晰。这类戏剧文学的故事主线或矛盾冲突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弘扬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意义。但使用哥特式艺术手法的黑暗、阴森或恐怖,则是为了让最根本的主题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或放大,就如同黎明前总有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但其反而会格外映衬出黎明的光与亮一般。
比如莎翁的《哈姆雷特》中老国王的幽灵在午夜的塔顶显现,浓重的雾气里若隐若现的轮廓与刺骨的寒意不断加深守夜士兵的恐怖体验。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引导,无论读者还是观众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后续故事情节的发展充满期待。再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含冤入狱的水手在暗无天日的伊夫堡中被囚禁十四年后,如同凤凰涅槃般化身成“基督山伯爵”展开了既充满智慧又快意恩仇的复仇行动。而在伊夫堡中最初的一段时间、在未得到法利亚神甫的教育与指导之前,爱德蒙经历了“最初很高傲”、“从高傲的顶端一交跌了下来”、“渐渐地,心头充满了阴郁”、“竭力的自制以后狂怒”、“开始想到了自杀”一系列如同从人间到地狱的过程,也是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而此时的黑暗与恐怖正是为其后续的一飞冲天进行铺垫,并让受众对复仇充满期待。
(二)在角色刻画中的渗透
哥特式艺术手法塑造的角色往往是非主流的英雄式人物,其个性多元甚至正邪难分,且在外形上常常出现与普通人相比非常典型的符号化特征如面色苍白或黝黑等。同时,由于这些角色常常会有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而这些艰难坎坷造就了人物与众不同的行事方法。但正是这样不走寻常路的言行举止让哥特式艺术手法下的戏剧人物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个性魅力,从而让受众对其爱不释手。
比如“基督山伯爵”,“虽然他的脸色苍白得像死人,但这个人的脸实在是很漂亮;他的眼睛闪闪发光,像是具有穿透力似的……但那種苍白的脸色是很显眼的,仿佛他曾被长期囚禁在一座坟墓里,以致无法再恢复常人那种健康的肤色了。”这里的“脸色苍白的像死人”、“仿佛他曾被长期囚禁在一座坟墓里”并非是简单地进行外貌描写,而是暗含了对其早年惨痛生活经历的隐喻。正是有了仿佛来自于地狱的外貌,基督山伯爵的复仇行动才显得既超凡脱俗但又在情理之中,只是这一切皆非寻常普通人能够成就之功。
(三)在环境、背景中的渗透
在环境或背景营造中使用哥特式艺术手法在英美戏剧文学中十分常见。这些充满晦暗色调与神秘甚至可怖的场景经常能够让人物角色或戏剧主题得到充分的反衬与烘托,从而让受众产生刻骨铭心般的记忆。
比如由畅销小说改编的影视戏剧《哈利·波特》中,几乎由始至终贯穿着哥特式艺术手法描绘而成的大小场景。尤其是随着主人公哈利渐渐成长起来,开始不断面对伏地魔的挑战时,哥特式场景的展现更加惊心动魄。比如《阿兹卡班的囚徒》开始部分,哈利乘坐霍格沃兹号火车前往魔法学校时,中途忽然遭遇停车。伴随着寒气渐渐在车窗上凝出冰霜,摄魂怪巨大又飘忽不定的黑色身影开始出现在车窗外甚至车厢里。这正如同其后不断出现的人物台词“空气变的寒冷,仿佛一切欢乐都消失无踪”所描绘,阴森恐怖的摄魂怪不仅让整个环境的基调变得格外可怕,也预示了主人公即将面对的危险与不测。
三、英美戏剧文学中哥特式艺术手法的鉴赏策略
欣赏英美戏剧文学中哥特式艺术手法应当遵循辩证客观、冷静理性的原则与态度。由于这一艺术形式常常在不同评论者处得到近乎相反的评价,故而受众面对哥特式艺术创作下的英美戏剧应当学习一分为二的鉴赏策略。
比如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哥特式戏剧文学并不会完全脱离主流价值观的基础或主线,但可能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与举措等方面显得比较另类或非典型。因此受众不能简单地从艺术表象上鲁莽地推断作品的优劣,尤其不能仅凭其中一个段落或人物的表现妄下断言。相反,欣赏哥特式戏剧需要尽量全面客观地分析,尤其需要从角色或故事的历史背景中深入挖掘其中暗藏的关键点。此外,哥特式艺术手法擅长描绘多元、多面的人物形象与性格内涵,这是为了表现人物或故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甚至在某些时候暗藏着现实主义题材与主张。但由于创作者表达方式相对隐晦,受众需要更加辩证地进行分析判断。
作为一类影响深远的艺术手法,哥特式在英美戏剧文学中已经存在了相当久远的时间。现代欣赏者应当以更加理性、尊重的眼光认真了解和掌握其在英美戏剧文学中的渗透形式,这不仅是一个成熟的鉴赏者应有的原则和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体验与领悟创作者的初衷与目的。
四、结束语
以神秘与黑暗为代表的哥特式艺术是英美戏剧文学中相当奇葩又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莎翁时代亦或是二十一世纪都不乏哥特式艺术元素的渗透与体现。英美文学渗透哥特式艺术手法不仅旨在通过环境、背景、故事情节等的着力渲染以烘托并突出戏剧艺术的情感表达,也在通过对众多非主流人物角色的刻画展示复杂的人性与多面的人物性格。了解哥特式艺术手法在英美戏剧文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认知这一特殊艺术的形式和内涵,从而能够以更加全面、辩证的视角,对这类戏剧文学进行分析与理解。
参考文献:
[1]王艳艳.英语戏剧文学中哥特式艺术手法渗透论略[J].戏剧文学,2016(06):109-112.
[2]李红琴.英美文学中哥特式艺术手法渗透论略[J].语文建设,2015(05):27-28.
[3]王美敬.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与经典作品赏析[J].语文建设,2014(09):16-17.
[4]丁玉宝.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116.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