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知性素养对农民听众音乐鉴赏与审美的影响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摘要】随着农民对音乐节目的知识性、品位性需求的逐渐提高,如何让音乐节目主持人既具有时尚性,又具有贴近农民需求的知性,是本文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农民受众需求、主持人定位入手,浅析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知性培养,把握农民审美需求和审美感受,提高受众音乐审美情操。
【关键词】音乐节目主持人知性素养农民听众审美情操
“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通俗地讲就是: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Kant)认为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
知性的主持人要对事物有很深的洞察力、理解力以及较高的政治素养、文化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笔者认为,农村音乐节目的广播主持人应该具有知性素养的魅力,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推动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民的文化水平、知识修养、音乐品位等也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了解农民受众需求,培养有文化内涵和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的新型农民,也是整个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了解受众是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角色塑造的基础
19世纪俄国美学和文学巨匠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和现实的美学关系》一书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定义。的确,只有在基层、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劳动者的感受,去发现劳动者的幸福与欢乐,才能理解劳动者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操。广播节目的内容、形式、样态离不开受众的需求,因此,准确把握受众是对农音乐节目成功的前提。在广播节目更加细分化的今天,谁能准确地把握目标定位,吸引受众人群,谁就掌握了广播话语权,从而影响受众。一档精品广播节目前期要经过精心策划,了解受众对节目的渴求度及关注点,通过总结、调研找准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状态、语言表达方式,这样主持人才能与节目和受众产生高度共鸣。以新闻节目和音乐节目为例,不同的节目收听群体的年龄以及知识、阅历存在一定差别。新闻节目多以具有新闻性的热点社会话题为主,收听群体大多在35岁以上,以中老年人士为主;音乐类节目多以时尚、潮流话题及音乐赏析为主,收听群体年龄大多在18~35岁之间,以年轻人群体为主。如果节目受众定位混淆、节目形式界定模糊,势必会影响播出质量,导致听众对节目“审美”错乱,期待值下降,从而失去目标受众群。因此,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要想提高农民受众这一群体的艺术修养,就应该了解农民受众的特点,培养主持人“知性”魅力。归纳起来,农民收听音乐节目的审美心理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与城市比较,农村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农民渴望欣赏到适合自己的音乐节目。随着农村城镇化节奏的加快,很多农民已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有的去城市打工并融入都市生活,有的因城镇化的推进而过上了城镇居民的生活。但是这些农民在物质生活充盈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比较匮乏,亟需丰富、健康的音乐来充实。
其次,农民受众群体由于知识结构不同、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其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比如:音乐形式方面更喜爱流行音乐,较少关注古典音乐、欧美音乐。同时,农民有自己的审美期待与审美接受习惯,传统的说唱文学培养了农民特有的审美体验,农民受众群体喜欢那些歌词上口、直白的说唱方式。总之,越是通俗易懂的歌曲形式越受到农民欢迎。
最后,农民受众的“情感空地”亟待关注。农民受众群体目前分为两大类。其一,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在農闲时更愿收听参与度高、可听性强、简单易懂的节目;其二,很多农民不再务农,远离家乡外出经商、务工。特别是务工人员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有情感的需求,有生活实际与自身理想的落差,一档好的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会成为这一受众群体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归宿。
二、提升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
(一)让节目更贴近农民的审美心理
通过对农民受众特点的分析不难发现,对农广播音乐节目有别于专业音乐频率或者受众为普通城市受众的音乐节目形式,需要专门定制属于农民群体的音乐类型和节目内容。农村受众群体往往是通过某种途径形成自我认同,比如他们更愿意通过音乐、主持人语言找到与自己相通的契合点,从而在休闲时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正能量。
天津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音乐心情》节目定位于农民群体。节目首先设置一个话题点,如跟务工人员回家有关的音乐专题“春节将至,你是否会回家看看?”跟旅行有关的音乐专题:“没有时间、没有足够的钱,可以用音乐带你去‘旅行”’;跟舒缓压力有关的音乐专题“可能你很忙,但请你放慢脚步看看这个世界的美”;跟春播秋收有关的音乐专题“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你的幸福”等。节目还设置了诗歌作品欣赏、散文作品欣赏、美文漫谈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节目以其独特的地缘特性,直接与受众零距离接触,了解受众需要什么,为他们提供“营养丰富”的指导。例如:节目中分享文章《心墙》,启发听众在疲惫时要懂得“放松身心,打开心门”;分享文章《人生三境界》,让听众读懂人生的哲理,敢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二)培养农村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知性素养
1.放下身段以情动人
受众在众多专业频率中为何选择对农音乐节目?为何选择电台主持人播放歌曲而不是自己聆听歌曲?这是因为主持人的选取内容更加人性化、哲理化、生活化、艺术化,包含更多的艺术、文化、美学等知识元素。对农音乐节目主持人播放歌曲时不是简单地罗列内容,而是要选择符合农民受众心理特点、具有提高受众艺术品位的音乐作品。比如:《音乐心情》节目中,主持人选择了跟幸福有关的歌。第一首歌是齐豫的《幸福》,并配上这样一段读白:“齐豫此刻在唱《幸福》,收音机前的您在听《幸福》,幸福就好像在听者和歌者之间互动。幸福是很微妙的东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幸福又像是模糊的,好像很难有一些指标。幸福到底是牵绊还是自由呢?听这首歌我感受很多,如果你已经在幸福中得到过惊喜和感动,那么你就该好好地享受这其中难以言表的感觉。此刻你能拿出一点点时间与我分享音乐,我想你就是幸福的。”主持人这段话力求营造温暖的感觉,用温暖拉近歌曲与听众之间距离,用亲切的语言和农民受众交流,从而产生共鸣。
2.融入思想彰显情怀
音乐节目中,音乐必然是节目的核心内容,但主持人能否融入思想才是体现节目价值与节目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如何既能满足受众需求,又能彰显人文情怀,这需要主持人拿捏好尺度。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在丰富农民受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要在节目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受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正能量的熏陶,在享受文化作品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
主持人应根据农村的特点办节目。农村地区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这种民间艺术来自基层,又非常符合农民受众收听习惯、审美情趣。《音乐心情》节目中,主持人专门介绍了口哨歌、口琴音乐。介绍口琴音乐的时候主持人,有这样一段解说:“以前每家每户都会有一把口琴,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选择的乐器种类越来越多了,口琴就慢慢变得可有可无,甚至销声匿迹。无论在这个时间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收听这期节目,我都希望你可以带着对口琴的回忆追述过去的场景。”主持人选择的歌曲既保持了農民受众喜闻乐见的音乐风格,又创新了艺术表现形式,让现代歌曲与家家户户都曾有的乐器结合,再用读白追述往事,让受众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主持人要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为着力点,为农民受众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广播音乐节目不仅要求主持人是音乐专家、高明的编辑,还应能体现出一定的艺术品位、广泛的音乐知识、较高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才能在编辑、提炼中充分突出音乐雅俗共赏的特性,才能使广播音乐节目体现出较高的音乐、文学、美学价值。
3.发挥语言特色
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色不仅是主持人思维活动的直接体现,更与主持人的生活态度、气质特点、思想感情及审美取向息息相关。
主持人要用语言将音乐元素与农民受众的听觉感受相连通。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要将音乐感悟总结升华再反馈给受众。因此,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至关重要。广播音乐节目能否成为精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主持人能否将音乐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感知、加工、丰富后,将音乐的灵魂传递给受众。
对农音乐节目主持人要采取便于听众沟通交流的语言方式,主持人语言要朴实无华、精练简短、平和自然,这种语言风格能给人启迪,让农民受众零距离地倾听和感受。主持人还要根据农民受众自身特点,避免在汉语表达中夹杂英文的现象。主持人要有强烈的受众意识,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决不能将自己放到高高在上的位置。
三、提高农民受众音乐鉴赏力与审美情操
(一)选好节目内容,提高受众音乐素养
要想提高受众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情操,让听众有美好的收听感受,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即对音乐感悟的能力,包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创作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
只有主持人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才能使受众对音乐有更好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节目选材上应以弘扬中国音乐文化为主,选取积极的生活理念和具有文化艺术价值、思想内涵的音乐,这也是办好音乐节目的前提;其次,主持人要做好前期策划、选歌、编排等一系列案头工作,储备大量音乐知识才能更好地和听众交流;再次,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掌握节奏快慢、起承转合、音调高低以凸显音乐效果;要根据选材的不同,酝酿好音乐情绪,感知音乐的过程就是提高音乐鉴赏力的过程;最后,对农音乐节目主持人要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传递给听众,让受众完成一次人文、音乐知识的审美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得到美的享受。比如:《音乐心情》主持人在播放电影中的英文流行音乐时,会详细介绍电影背景情况以及电影音乐为烘托电影主题起到的重要作用,力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二)运用新媒体和户外活动加强与受众交流
音乐创造品质,活动塑造形象。《音乐心情》节目的目标受众群是农民。主持人要结合活动加大与听众互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提升传播效果。主持人要在基层调研中善于观察和总结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比如采用听众点歌、听众来电答题、微博留言等环节加大互动;开展户外活动可以将舞台搭建在农民身边,使农民听众与主持人没有距离感。如:《音乐心情》节目在2013年12月举办听友见面会,来自天津市区及各区县的30多位热心听众来到见面会现场,主持人用现场直播的方式为听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拉近和听众距离。2015年8月举办“家庭卡拉0K大赛”,来自天津各区县的农民家庭踊跃报名。这种家庭互动式活动以小见大,反映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时代主题,不仅弘扬了主旋律,而且引导和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展现出新农村农民家庭的精神文化风貌。这种农民听众参与的比赛,无论是重新改编的民间音乐,还是农民家庭自编自唱的流行音乐,都能绽放光彩。
综上所述,对农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人文气质,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坚持为农民服务。主持人通过对美的鉴赏、音乐的传递,让更多农民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度、感受力,提高农民听众的思想境界。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