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玉成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形成了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流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积极探索民族音乐传承新模式,在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内蒙古民族音乐的传承现状如何?怎样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负责人”杨玉成。
中国社会科学网:据了解,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了“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等传承平台。作为“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的负责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驿站”主要是做哪些方面工作的?目前有哪些新的学术成果?
杨玉成:目前,我们学院建立了多个应用型的资源平台,有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内蒙古民族音乐家口述资料库、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等。其中,约4000小时的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在整个内蒙古民族音乐方面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宝库。传承驿站是这个音乐声像资源库建设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每年请5 至6 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 珍贵乐种的传承者,临时进“站”工作。进站期间的工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录音录像,充实资源库;二是对进站艺术家进行系统的口述史研究和其它研究;三是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对其技艺和曲目进行传承;四是符合条件者纳入到“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出版计划中,出版演唱(演奏)专辑。
传承驿站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注濒危乐种、珍奇乐种的传承人,如有必要,采取应急措施,将他们直接请进“驿站”,及时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进行专题研究。至今已有四胡艺术大师、蒙古族四胡国家级传承人吴云龙,长调民歌传承人陶克套胡、乌珠穆沁长调传承人西日夫、使鹿鄂温克族重要传承人玛妮、著名说唱艺术家特木热、达斡尔族民歌手金树林等多位优秀民间艺术家进站工作。
我们驿站有个“英雄史诗重建实验”的课题非常有意思, 很有前瞻性。英雄史诗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历史悠长,流传广泛。但是,史诗已经逐渐失传,成为千古绝唱。2006年我们发现史诗艺人布仁初古拉,试图以全面合作的形式对其承载的“十八部蟒古思因? 乌力格尔”以及其它3 部史诗进行发现、发掘、抢救、保护、传承、研究、激活、恢复、重建的系统性工作。遗憾的是,录了三部他就去世了。2008 年至今,我们通过实验工作,用逆向的方式恢复演唱,试图将布仁初古拉的科尔沁潮尔史诗进行恢复和重建。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而且成果显著。
另外,驿站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应用性成果是“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在音乐界颇有声誉。该项目包括大师系列、名家系列、体裁系列、区域系列、传承系列等五个系列,有50 张光盘的出版计划,目前已经出版13套。系列光盘由音响和图文两个部分组成,用蒙汉英三种文字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口述收集大量背景资料, 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目前已有11张专辑问世,每张专辑都会邀请一位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作序,每首曲目都附有故事传说、演唱习俗、意义功能、艺术特征等方面的介绍。可以说,这些光盘都是国家级重点传承大师的艺术生平与艺术成就的浓缩总结。
中国艺考网:据了解,您最近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三期工程项目 “草原长调文化研究”,能否谈谈这个课题的研究背景?
杨玉成:目前,“草原长调文化研究”项目还处于设计阶段。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正致力于打造“草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草原文化是超越民族的地域文化,强调的是生态或者地域。解放后,蒙汉文化相互融合,在内蒙古这片草原上已经形成多民族不分你我的状态。我参加过一系列“草原文化”方面的会议,学者们都在讨论,到底要研究出什么样的成果?我认为,概论性的学术成果是很有必要的。在国内外的社会科学界,概论性的研究并不算是很深入的研究项目,但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概论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从概貌上有宏观的研究,勾勒出大概的面貌,才能对教学作总体安排。
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必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出发,我们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它特征的把握上。这些年我一直在苦苦追寻“蒙古族音乐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一方面,我会对其做概论性研究,如长调,马头琴、呼麦等。另一方面,我也会做个案的研究,以某一个旗、某一个题材为对象的深入调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我侧重与对“口传”的研究,因为蒙古族音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口头性传播。口头演唱、口头创作,口头表演的形式。离开口传,蒙古族音乐无从谈起。
说起蒙古族音乐,人们常常会想到长调、马头琴。两者相比,更具有蒙古族文化代表性的是长调,马头琴在过去一直是小众乐器,流传范围和受众群体有限,是近100年才发展起来的。长调民歌发展历史悠久,比蒙古人的历史还长。通过比较的研究,过去的突厥、匈奴、鲜卑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类似长调题材的民歌。长调民歌流传范围很广,有蒙古人的地方就有长调。没有一种音乐题材能像长调这么深入人们生活当中。长调是草原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适用于独自放牧,也用在人际交往等隆重的场合,例如祭祀、婚礼、那达慕等。如今,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进行传承保护,尤其要摸清家底,通过概论性的研究,把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
中国艺考网:请您介绍一下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情况和生存现状?
杨玉成:长期以来,我们将长调民歌看作铁板一块,忽略了其内部构成的多元性以及风格的多样性。蒙古族特定的历史以及社会生活,造成了长调民歌区域风格的多样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面对社会文化变迁的时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落长调文化的境遇是千差万别的。2008年开始,我对内蒙古各地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对长调民歌的现状也作了描述和评估。发现有三个特点十分突出:一是目前各地长调民歌传承生存状况并不平衡;二是曲目的流失情况相当严重;三是发现一些过去未发现的新的地方性体裁和曲目。目前,内蒙古各地长调民歌曲目的传承情况并不乐观,而且其传承情况因地而“异”。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传承较好的地区。如,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巴尔虎等地区,这些地区长调民歌资源历来丰厚,而且目前这些地区长调民歌传承状况良好;二是传承大量萎缩却仍有活态传承的地区。如,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察哈尔,巴彦淖尔市乌拉特,通辽市扎鲁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巴林、翁牛特,鄂尔多斯等地区属于这种类型;三是长调民歌基本消亡的地区。如,科尔沁、喀喇沁、敖汉等地区。
传统意义上的长调是牧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上自王公贵族、葛根喇嘛,下至普通牧民所共同具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解放后,居于社会顶端的王公贵族和寺院高层喇嘛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量王府艺人流落民间,曲目也随之流失。随着社会的发展,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长调演唱活动随之消失或异化。普通牧民从放牧自娱的演唱方式,加入到观赏性演出团体,登上专业舞台,转变为职业歌手。蒙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导致蒙古族音乐趋于多元化发展,长调失去其在牧民音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长调民歌的式微,不仅表现在曲目的流失和歌手的减少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牧民现实生活的脱离、社会观念与价值观的改变、技艺与风格的变异等一系列问题上。城镇化的发展、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劣等因素,导致众多牧民离开赖以生存的草原到城镇里谋生,长调的生存状况也随之沉浮。
“长调打工者”是个新的名称, 特指那些在旅游点、酒店、饭店以演唱长调为生的演员歌手。这些长调歌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职”打工,专以此为生,另一种是“业余”打工,他们包括了文艺团体演员、高校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校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以及农牧民歌手等,其构成十分复杂。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些“长调打工者”,是当今长调传承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生群体。
中国艺考网: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保护,对整个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杨玉成:目前,长调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明了全人类层面上对蒙古族长调价值的认同以及对其未来命运的关注。入遗后,长调似乎一夜之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一种文化复苏的状态。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长调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归根结底在于它如何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的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讲,长调民歌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由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所造成的。牧民生活的现代化是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复杂互动中重新结构的过程。作为牧民生活的一个内容,长调民歌必须进行自身的调试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融入到新的文化结构当中,才可能进一步生存发展。
对于民族音乐的保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一个误区,那便是“发展”和“保护”两者概念的混淆,用“发展”的思路来实施“保护”,甚至以所谓“发展”来代替“保护”。比如认为发展舞台长调便可达到发展和保护双赢目的;发展长调的学校教学,便可达到传承的目的。当然,长调民歌的舞台化发展、教育渠道传承是无可厚非的工作方向,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长调的舞台化、课堂化实践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意义是积极的。但是,这只是一方面的工作,这种做法本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的要求有很大距离,或者说这种舞台化、课堂化只是保护工作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但绝不能把它等同于保护或代替保护。
首先,我们要开展深入全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蒙古族文化当中像长调这样濒临消亡的题材太多,现在保护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如火如荼,是因为政府的支持、民众的热情。但是,离开学术研究的基础,保护工作是无法展开下去的。我们的民族音乐都在面临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深入研究,了解问题的根源,就没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是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大力宣传民族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应该为全社会心态的调整起到关键作用。
杨玉成个人简介:
杨玉成(博特乐图),蒙古族,教授,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常务副主任、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负责人、音乐学院副院长,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部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安代词曲集成》等。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