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机器”式美术教育值得格外警惕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牛克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与其他高等教育不同,高等美术教育是以技艺为通道进入对于学生的整体培养系统之中的。

美术作品或造型的呈现总是与某一特定的技艺相联系,而这种技艺又是由人的双手来操作完成的。无论是平面的绘画还是立体的雕塑,无不依靠一双双灵巧敏感的手把它们描绘、雕琢刻画出来;艺人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凭借手的操作能力而形诸画面或立体空间。手艺,成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凝结着丰沛情感与智力的高级能力。

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及原始洞窟壁画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及彩陶,人类从最开始就通过双手来完成造型意志,随着文明进程的不断向前以及工具材料的不断丰富,逐渐完善起雕塑、油画及中国画、书法等美术技艺。从1582年意大利画家卡拉奇兄弟创立的波伦亚美术学院,到1648年创立的巴黎皇家绘画雕塑学院,油画、雕塑等美术技艺逐渐成为西方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科目;中国画也从1906年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的诞生,进入到现代学院美术教育之中。时至今日,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已形成国、油、版、雕、书法等基础教学科目。可以说,这些科目紧贴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主线,它们历经数百年,培养并训练着美术院校学生手的操作能力及其情智表现能力。事实证明,这样的传统美术科目教学,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培养出众多美术大师。

然而,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种追逐观念、消解技艺、颠覆传统美术教学的潮流,在西方似乎已蔚然成风。如今,在欧美艺术院校中已几乎很难找到学院式的油画或雕塑教学,美术课堂就如同工场一样,已经不再培养学生双手的绘、雕能力,而是鼓动他们拼命想出各种点子,然后用工业生产的形式制造出来。手的绘、雕能力,手的直接造型性以及手与造型物之间互相感应的精微的智慧能力,就在这样的艺术教学中被消解殆尽。

油画本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产物,但它却在五百多年后被其文明自身所抛弃。幸运的是,油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一次世界性的传播与扩散,通过李铁夫、冯钢百、李叔同、陈抱一、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庞薰琹等人传入中国,而后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一个传统科目。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油画家把它拿来,用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对它进行再创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针下,又通过展览、教学等形式回到西方——那个已经把它抛弃但却又是它的原生文化——再度绽放它的造型之美。用中国式的油画去反哺西方,这既是文明交流的一种新生态,也将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艺术家的必选演出。

从个人的成长能力看,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都市文明的兴起以及科技文明的发展,人的先天能力或养成于农业文明的诸多能力,越来越被机器或高科技所代替,人类越来越趋于自身的低能或无能。当我们把电话号码交给了通讯录,把记事通知交给了手机拍摄,把一项项工作计划交给了电子文档,我们的记忆能力也就慢慢被电子设备所吞噬。同理,我们身体与手的能力不也正在日益消失吗?《庄子》所说的承蜩、蹈水、削木之技于今天就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如果按照当代西方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学,在人类诸多技艺的谱系中,不是要永远失去画画的能力、雕塑的能力吗?西方印象派之后不断否定从前、不断创新语言的艺术突进,以至把架上绘画及传统雕塑形态都给全盘否定,表现出西方文明的断裂式发展特征,它一方面在文化整体上凌越其自身的文明创造,一方面也在个体成长上阻挠着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还能把油画、雕塑等传统美术类型作为主体科目,既表明我们对于这一人类文明成果的高度礼赞,也是为着让未来的人们永远葆有以手艺为根本的造型能力。特别是在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手段的图像时代,这种具有人类情感温度与历史文明厚度的手艺创造,就更有意义。

当然,如果仅仅是技艺的教育,培养的还只是学生的一种片面能力,而并非全面发展。只有一技之长的“绘画机器”美术教育需要格外警惕。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的学生能力培养中,除了手艺,也更要注重“心质”。强调对学生的情怀、品格、学养及观念意识的综合培养。所谓的“心手相应”已经表明,手的能力需要在心力的驱动下呈现出来。心田的丰饶或贫瘠,决定了手艺之花的鲜活或凋敝。只有心质的丰盈饱满,才能赋予双手不竭的创造力,才能让艺作的双手,触摸到那精神高华的圣地。

与此同时,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也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另一种能力——“眼力”,它是与“手艺”“心质”同样重要的第三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被动的视觉接受,而是要学会通过视觉能力和审美智性训练,提高双眼的洞悉能力,通过认知和分析视觉对象而洞穿事物的本质,既要养成批判性的视觉识读能力,也要养成建设性的视觉秩序建构能力,以创新性的视觉思维建构富于时代精神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为他们未来的美术创造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