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作为人文学科,美术学的学习可有多种多样途径、方法,根据其学科特征和一般规律,以下诸端不可或避,计述十则如下曰:1)、立人为学;2)、求真去蔽;3)、厚积薄发;4)、明体致用;5)、中西互动;6)、发乎情止乎理;7)、心物不二;8)、致宏积微;9)、以史筑论与以论治史;10)、文质并重。
1)、立人为学
艺术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说千道万,其终极意义,目的无非是为表现个陶铸人,以人为本。因人而生发出艺术万象,由艺术万象表现、升华人生。艺术理论的终极意义亦然。艺术理论家首先应该明确并不断探讨、不断维护人之为人的意义、价值和尊严。方能洞察艺术万象的本质与变异。背离了人的终极价值和本体意义,一切艺术都失去意义价值,所以,研究艺术理论,不能背离研究人,研究人的存在和灵魂。作为研究治学者,个人的道德价值尽可以不同,但都应该具备人之为人,即人作为心灵动物的基本人格和心灵素质。惟其如此,才能感悟理解人生存在和艺术现象的精萃真谛,才能谈得上为学。一个人连基本人性素质都不健全,学问自然也做不好。
对于当代学术人,面对阐释的对象,最为重要的是要有立场。这个立场是受过高等教育,持有真、善、美的基本良知,具有责任感、道义感,明白学理者所应拥有的。这个立场就是入之为人,学问之为人的学问的基本原则,只有树立这个原则.拥有这个立场,才能破除一切冠冕堂皇的伪学、装模作样的邪说。艺术的学问说到底都是研究人的。许多学者、理论家把学问做得颇深,却把人这个根本淡化、否定了。不能正视当代人的荒诞和焦虑,不能解决人之为人的心灵性灵问题,学问做得来只有知识方法,而不具备立场,这种学问就是伪学问。
2)、求真去蔽
真理没有绝对和先验,真理都是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事物、语言,行为表现出来的。真理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领、获益的。还要靠每个人的心灵去悟对,接受。真理在未显明之前都处在遮蔽状态、被遮蔽者太多太大,是因为心灵的去蔽者太少。而被遮蔽无处不在,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随时可以看到。诸如在艺术认识论方面的唯一论、大统一论、绝对论、两极论等。在艺术的价值判断方面则有泛物性论文化虚无论、价值取消论、道德相对论等等。在学术界则有大量的伪学术,伪权威。随时都有看似无比正确、甚而德高望众,固若金汤的东西以其权威性和合法性遮蔽着真理。文化、社会、政治方面则有所谓新权威主义,亚民主社会说等等。无论是集体的社会心理、民族心理,还是个人心灵,都可以被看似光辉、实则阴晦的东西遮蔽。使真理消失。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现象,学说和时潮,也会不知所从,这就需要我们的学习能够擦亮心台,随时得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如果没有求真的信念,往往知识越多越遮蔽。福柯所谓“知识、权力”的揭示,表明现代社会知识的掌握已不是在求真,而往往变成一种权力,人们和各种社会群体以知识、权利行使着机械职能和权力意志,致使人类世界仍然处在强权的、扭曲人性的伪文明状态。
遮蔽往往产生于大家的惯常意识或历史的当然状态中。譬如过去的理论过分强调艺术外律和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因素、而忽略艺术自律、艺术语言,所以导致艺术成为意识形态的宣传术。而在另一个极端,现代主义中的形式主义趋向,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美学则过份强调艺术语言以致排斥一切人文情绪。社会意志和存在现实,致使艺术成为单纯的语言游戏。在这些极端的主张和极端者之间,就产生了心灵的遮蔽,艺术亦便成为某种偏颇意见的堂皇表征。
3)、厚积与薄发
厚积是谓平时学域宽广、扎实,厚积是修练底蕴。底蕴深厚才能应用自如,思想独立,形式创新。薄发是指个性创造独道自然,一语中的。切肤铭骨,薄发是直抒心臆。发乎性灵,千军万马,大化溶载,轻松自如。而不是平时储存的定额支取。
积之谓厚,是因各种知识积淀不仅止于视觉艺术专业,亦应通晓其它艺术门类诸如电影,戏剧、音乐、传媒等。凡涉人文、社会甚至理工、科技、军事、商贸,金融、稗野,趣闻各类学问均开卷有益。优秀的理论家,应该是广博的学者,而尤其专演于自己擅长的学业。
尤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厚积不是无原则地哨吃死书,薄发不是漫无边际地抒发感觉。真正的厚积应该对既往的知识持以批判的精神和怀疑的态度。怀疑是真理的启使,批判是建设的奠基。只有穿透文本,才能得到精华,做到所积之厚,只有领悟历史的精神,才能举重着轻,深入浅出。
4)、明体致用
治学之道,最须明确体用关系。“体”即学问,事物的本体和根据,原则。“用”即学问的应用.体用倒置,则不可中发心源.举一反三,亦不能举纲张目。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治学的体用问题看似一个认识论问题,实是一个价值判断,譬如中西文化关系,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现代学者有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如李泽厚)。而前者价值观是本土价值观,而后者价值观是进化论和国际化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不可绝对判其谬正,须以时代的发展的观念来认识。艺术上亦是同样。今天艺术日益全球化。同时,全球艺术也日益区域化。这种迹象下面实际上包涵着人类的两种价值观和认识论,一是“类”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一是“种”的价值观和认识论。推而论之,凡共性的或个性的,民族的或全人类的,传统的或现代的,本土的或国际的都具有存在的现实合理性。这两种认识论、价值观是在运动变化中。在今天看来,两种因素的互变关系是本,两种因素的具体形态是用。如硬要以其中一种因素为本,另一种为用,则将问题陷于偏颇僵硬,尤其是在处理具体、区域性问题时易造成某种极端性。明体就是在于明辩关系而不是独特一端。
“体”是事物本质根据、原则。是超越具体事物表象和超越历史阶段的人类精神核质,“体”是精神的枢纽,对思想起着启迪、指示作用。
“用”是在具体事业和历史过程中的应用。“用”是物性、事功、操作。
“体用”关系则应以“体”为灵魂,贯注于“用”,可用而不悖于体。“体”的核质化裁于“用”。即“体”随时随处可显明于“用”。
在治学过程和艺术创造中,随时都可能出现以用代体,体用倒置的现象,这是因为物化的现实堵塞了人的心灵。而人在具体事务和历史阶段的应用中往往会忘记精神的本质和根据,而使精神异化、堕落、或改向。近年来中国文艺界令人关注的普遍问题即艺术生存环境的问题。“中国的土地以年一百万亩的速度在沙漠化,中国艺术家的心灵有多少在迅速地物化?(张鲁)”这个问题就透出体用倒置,以用代体的时代遮蔽。www.findart.com.cn
“体用”关系还表现在学理和应用方面:
资讯时代产生了信息取代真理的危机。形式的百般花样和问题的千头万绪,造成了人们浮燥的心态和文化快餐的习惯。在艺术理论界,到处充斥着时髦术语的拼贴抑或非此即彼的对号入座,还有意义取消的虚无态度。然而学理的光辉不因世象的纷纭而韬晦,功利的僭越也不因时尚的趋炎而长存,在乱世的张惶中必会产生清明的智者,在暧昧的时态中必会产生侠胆的剑雄。
弄清学理,是明辩真伪是非、梳理来龙去脉把握枢机变数的根本所在。而学理不是印制在经典书籍上的教条公式,而是渗透,镌刻在心灵中的精神通则。
5)、中西互动
这是近代、现代、当代艺术所难以回避的问题,关于中西方文化艺术,已经被人们谈论得太多,这正因为是大家存在的现实甚而前提,同学们从自己身上可以看出,有哪一种东西不是“西方”的。今天同学们的生活方式又何尝不是“西化”。但同时大家也非常“中国”地生活着、学习着,处人做事都非常“中国化”,生活在几千年传统中,有些东西是命中带来难以割舍的,所以我们都不自觉地存在于中西文明的交溶之中。
当代青年尤其艺术学子怎样认识处理这种关系,有着多样的选择与各自的自由。每个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中西文化观,选择是自由的,不是一致的。不可作强求,我们需要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以辩证地不带偏见地认识处理中西文化关系。
对于中西文化关系,应该从“类”文化和“种”文化的关系上去把握。没有绝对的中、西文化标准,人类文化都是按具体地域、民族、国家而生发的。具体的文化是“种”的文化;而当“种”的文化发展到具有对全人类有共性价值、作用时,就上升到“类”的文化。在今日全球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些所谓’西方’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精神形态还是物质形态,实际上也都是通过西方具体文化发展过程而获取全人类意义,价值。客观上体现着、也应该称之为“国际化”。尤其是18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的民主,科学、以及西方宗教精神的终极追求,都是现代文明、国际社会、人类精神的重要支柱。在比较中西文化时,客观上我们应该看到:东方或中国的文化精神是几千年不变的,较为恒定,而西文的东西本身就是由各种因素构成,始终在相对立的矛盾中冲突演化而发展,世界的发展动因就是变革,所以西方文化往往占据文化发展的潮头,这是很可以理解的。
中国文化艺术,从洋务运动、严复倡新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就始终在中西方交渗碰撞之中,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正当西方文化近现代高度发展之际。清代乾隆禁教锁国放弃了与世界交流数十年,造成中国与世界差距,在利马窦、徐光启之前数千年,中国文化艺术自成体系,处于座大封闭状态。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但同时莨莠混杂,不乏有人类共性优长之处,也有与人类文明进程相违背、相抗衡的因素。中国文化艺术的优长之处,应放到当代的视点上作审视,才能具备现代意义和作用。在一成不变的维度上,则无法言转化与弘扬。
在当代东西艺术交流现象中,我们看到太多的盲目仿效和急功
1)、立人为学
艺术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说千道万,其终极意义,目的无非是为表现个陶铸人,以人为本。因人而生发出艺术万象,由艺术万象表现、升华人生。艺术理论的终极意义亦然。艺术理论家首先应该明确并不断探讨、不断维护人之为人的意义、价值和尊严。方能洞察艺术万象的本质与变异。背离了人的终极价值和本体意义,一切艺术都失去意义价值,所以,研究艺术理论,不能背离研究人,研究人的存在和灵魂。作为研究治学者,个人的道德价值尽可以不同,但都应该具备人之为人,即人作为心灵动物的基本人格和心灵素质。惟其如此,才能感悟理解人生存在和艺术现象的精萃真谛,才能谈得上为学。一个人连基本人性素质都不健全,学问自然也做不好。
对于当代学术人,面对阐释的对象,最为重要的是要有立场。这个立场是受过高等教育,持有真、善、美的基本良知,具有责任感、道义感,明白学理者所应拥有的。这个立场就是入之为人,学问之为人的学问的基本原则,只有树立这个原则.拥有这个立场,才能破除一切冠冕堂皇的伪学、装模作样的邪说。艺术的学问说到底都是研究人的。许多学者、理论家把学问做得颇深,却把人这个根本淡化、否定了。不能正视当代人的荒诞和焦虑,不能解决人之为人的心灵性灵问题,学问做得来只有知识方法,而不具备立场,这种学问就是伪学问。
2)、求真去蔽
真理没有绝对和先验,真理都是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事物、语言,行为表现出来的。真理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领、获益的。还要靠每个人的心灵去悟对,接受。真理在未显明之前都处在遮蔽状态、被遮蔽者太多太大,是因为心灵的去蔽者太少。而被遮蔽无处不在,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随时可以看到。诸如在艺术认识论方面的唯一论、大统一论、绝对论、两极论等。在艺术的价值判断方面则有泛物性论文化虚无论、价值取消论、道德相对论等等。在学术界则有大量的伪学术,伪权威。随时都有看似无比正确、甚而德高望众,固若金汤的东西以其权威性和合法性遮蔽着真理。文化、社会、政治方面则有所谓新权威主义,亚民主社会说等等。无论是集体的社会心理、民族心理,还是个人心灵,都可以被看似光辉、实则阴晦的东西遮蔽。使真理消失。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现象,学说和时潮,也会不知所从,这就需要我们的学习能够擦亮心台,随时得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如果没有求真的信念,往往知识越多越遮蔽。福柯所谓“知识、权力”的揭示,表明现代社会知识的掌握已不是在求真,而往往变成一种权力,人们和各种社会群体以知识、权利行使着机械职能和权力意志,致使人类世界仍然处在强权的、扭曲人性的伪文明状态。
遮蔽往往产生于大家的惯常意识或历史的当然状态中。譬如过去的理论过分强调艺术外律和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因素、而忽略艺术自律、艺术语言,所以导致艺术成为意识形态的宣传术。而在另一个极端,现代主义中的形式主义趋向,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美学则过份强调艺术语言以致排斥一切人文情绪。社会意志和存在现实,致使艺术成为单纯的语言游戏。在这些极端的主张和极端者之间,就产生了心灵的遮蔽,艺术亦便成为某种偏颇意见的堂皇表征。
3)、厚积与薄发
厚积是谓平时学域宽广、扎实,厚积是修练底蕴。底蕴深厚才能应用自如,思想独立,形式创新。薄发是指个性创造独道自然,一语中的。切肤铭骨,薄发是直抒心臆。发乎性灵,千军万马,大化溶载,轻松自如。而不是平时储存的定额支取。
积之谓厚,是因各种知识积淀不仅止于视觉艺术专业,亦应通晓其它艺术门类诸如电影,戏剧、音乐、传媒等。凡涉人文、社会甚至理工、科技、军事、商贸,金融、稗野,趣闻各类学问均开卷有益。优秀的理论家,应该是广博的学者,而尤其专演于自己擅长的学业。
尤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厚积不是无原则地哨吃死书,薄发不是漫无边际地抒发感觉。真正的厚积应该对既往的知识持以批判的精神和怀疑的态度。怀疑是真理的启使,批判是建设的奠基。只有穿透文本,才能得到精华,做到所积之厚,只有领悟历史的精神,才能举重着轻,深入浅出。
4)、明体致用
治学之道,最须明确体用关系。“体”即学问,事物的本体和根据,原则。“用”即学问的应用.体用倒置,则不可中发心源.举一反三,亦不能举纲张目。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治学的体用问题看似一个认识论问题,实是一个价值判断,譬如中西文化关系,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现代学者有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如李泽厚)。而前者价值观是本土价值观,而后者价值观是进化论和国际化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不可绝对判其谬正,须以时代的发展的观念来认识。艺术上亦是同样。今天艺术日益全球化。同时,全球艺术也日益区域化。这种迹象下面实际上包涵着人类的两种价值观和认识论,一是“类”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一是“种”的价值观和认识论。推而论之,凡共性的或个性的,民族的或全人类的,传统的或现代的,本土的或国际的都具有存在的现实合理性。这两种认识论、价值观是在运动变化中。在今天看来,两种因素的互变关系是本,两种因素的具体形态是用。如硬要以其中一种因素为本,另一种为用,则将问题陷于偏颇僵硬,尤其是在处理具体、区域性问题时易造成某种极端性。明体就是在于明辩关系而不是独特一端。
“体”是事物本质根据、原则。是超越具体事物表象和超越历史阶段的人类精神核质,“体”是精神的枢纽,对思想起着启迪、指示作用。
“用”是在具体事业和历史过程中的应用。“用”是物性、事功、操作。
“体用”关系则应以“体”为灵魂,贯注于“用”,可用而不悖于体。“体”的核质化裁于“用”。即“体”随时随处可显明于“用”。
在治学过程和艺术创造中,随时都可能出现以用代体,体用倒置的现象,这是因为物化的现实堵塞了人的心灵。而人在具体事务和历史阶段的应用中往往会忘记精神的本质和根据,而使精神异化、堕落、或改向。近年来中国文艺界令人关注的普遍问题即艺术生存环境的问题。“中国的土地以年一百万亩的速度在沙漠化,中国艺术家的心灵有多少在迅速地物化?(张鲁)”这个问题就透出体用倒置,以用代体的时代遮蔽。www.findart.com.cn
“体用”关系还表现在学理和应用方面:
资讯时代产生了信息取代真理的危机。形式的百般花样和问题的千头万绪,造成了人们浮燥的心态和文化快餐的习惯。在艺术理论界,到处充斥着时髦术语的拼贴抑或非此即彼的对号入座,还有意义取消的虚无态度。然而学理的光辉不因世象的纷纭而韬晦,功利的僭越也不因时尚的趋炎而长存,在乱世的张惶中必会产生清明的智者,在暧昧的时态中必会产生侠胆的剑雄。
弄清学理,是明辩真伪是非、梳理来龙去脉把握枢机变数的根本所在。而学理不是印制在经典书籍上的教条公式,而是渗透,镌刻在心灵中的精神通则。
5)、中西互动
这是近代、现代、当代艺术所难以回避的问题,关于中西方文化艺术,已经被人们谈论得太多,这正因为是大家存在的现实甚而前提,同学们从自己身上可以看出,有哪一种东西不是“西方”的。今天同学们的生活方式又何尝不是“西化”。但同时大家也非常“中国”地生活着、学习着,处人做事都非常“中国化”,生活在几千年传统中,有些东西是命中带来难以割舍的,所以我们都不自觉地存在于中西文明的交溶之中。
当代青年尤其艺术学子怎样认识处理这种关系,有着多样的选择与各自的自由。每个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中西文化观,选择是自由的,不是一致的。不可作强求,我们需要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以辩证地不带偏见地认识处理中西文化关系。
对于中西文化关系,应该从“类”文化和“种”文化的关系上去把握。没有绝对的中、西文化标准,人类文化都是按具体地域、民族、国家而生发的。具体的文化是“种”的文化;而当“种”的文化发展到具有对全人类有共性价值、作用时,就上升到“类”的文化。在今日全球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些所谓’西方’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精神形态还是物质形态,实际上也都是通过西方具体文化发展过程而获取全人类意义,价值。客观上体现着、也应该称之为“国际化”。尤其是18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的民主,科学、以及西方宗教精神的终极追求,都是现代文明、国际社会、人类精神的重要支柱。在比较中西文化时,客观上我们应该看到:东方或中国的文化精神是几千年不变的,较为恒定,而西文的东西本身就是由各种因素构成,始终在相对立的矛盾中冲突演化而发展,世界的发展动因就是变革,所以西方文化往往占据文化发展的潮头,这是很可以理解的。
中国文化艺术,从洋务运动、严复倡新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就始终在中西方交渗碰撞之中,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正当西方文化近现代高度发展之际。清代乾隆禁教锁国放弃了与世界交流数十年,造成中国与世界差距,在利马窦、徐光启之前数千年,中国文化艺术自成体系,处于座大封闭状态。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但同时莨莠混杂,不乏有人类共性优长之处,也有与人类文明进程相违背、相抗衡的因素。中国文化艺术的优长之处,应放到当代的视点上作审视,才能具备现代意义和作用。在一成不变的维度上,则无法言转化与弘扬。
在当代东西艺术交流现象中,我们看到太多的盲目仿效和急功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