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美术 > 美术专业课 >

素描教学的黑白和虚实的详解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虚实关系

在过去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常常被要求去处理对象的虚实关系,一般的原则是这样的:空间上在前的(近的)要画得实,空间上在后的(远的)要画得虚;“重要”的部分(比如眼睛)要画得实,“次要”的部分要画得虚。本人在学习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的过程中发现,那个时期素描的 “虚实处理”并不是铁律。许多素描都有一种未完成感,常常是画了主要的一部分后其余的就不画了,让人感觉好像有一种“虚实”的感觉。但如果我们看看那时的一些壁画作品,以米开朗基罗的《利比亚的女巫》为例,壁画中的女巫从头至尾都是完整的,从脸部到脚部都把形体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不是像素描习作中的女巫那样存在“虚实”(伸向远处的右手以及头发的部位没有怎么刻画)。这提醒我们一点:虚实处理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关心的事,它可有可无。

本人主张在造型基础教学阶段不要过分强调基于画面的“虚实处理”,而是尽量多地把学生的注意点引向对对象织理的观察和提炼。

黑白灰关系

黑白灰关系这个问题与虚实关系有些类似。从画面出发的黑白灰处理在中国写意画(墨分五色)和现代艺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受到强调,黑白灰处理成为一种“表现”语言。

在文艺复兴时期,黑白灰处理并没有提升到“表现语言”的地位,它主要还是遵循对象本身的黑白灰关系,有时候还常常不顾对象中的黑白灰关系,而把注意力放在形体上,比如丢勒的很多肖像素描,就是把头发衣服和脸部都放在同一个明度调子中的,他所关注的是形体本身的特质。

目前的造型基础教学中有一种过度强调画面黑白灰处理的倾向,在这种强调中往往会忽视形体本身“织理”关系的重要性。

从文艺复兴几位大师的素描和他们的其他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以对象为出发点和枢轴点、最后又回到对象的艺术观念。这种艺术观念的表现形式是“线性素描”。关于那个时期的线性素描,我们容易得到以下一些认识:1) 线性素描用于研究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2) 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可以在直观中被把握,并且可以用线条(辅以少许调子)直接表现出来,不需要经过“分面”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3)在直观中需要能够区分“本质性”内容和“非本质性”内容,描绘的时候保留前者而舍弃后者。4) “本质性”内容包括形体的“团块”以及“团块” 与“团块”之间的关系。5)面的结束和开始形成线条,因而“团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条来很好的表达。6)因而不存在独立的线条,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归属度,或者归属于形体,或者归属于背景。7)线条有受光和背光之分,受光的线(也就是受光的消失的面)浅,而背光的线(也就是背光的消失的面)深。8)通过线条描绘团块的边界及团块之间的关系,一个个的团块组合成新的形体(比如手臂),然后一个个形体组合成完整的人物形象。线性素描的塑造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推进的。9)不以对象为出发点的“处理”(比如画面虚实处理以及黑白灰处理)要尽量少。10)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回到对象本身”,撇开“分面”,撇开画面处理,是为了让对象本身“说话”。11) “回到对象本身”以后,对象的“织理”会被揭示出来,它将给予画面一种真正的力度感,并且可以引向艺术创造的源头。

  • 就业测试
  • Copyright © 2006-2018 中国艺考网(www.zgy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xxxxxxxx号
    教育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商 QQ:3136758550 法律顾问(邴志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