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文化战略背景下,中央电视台继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原创类文化节目之后,又于2017年暑期隆重推出了一档大型中华传统文化节目《中国戏曲大会》。《中国戏曲大会》以“普及戏曲知识、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通过涵盖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比赛题目、新颖独特的题型设置、引人入胜的竞技环节,以及评委们通过某一问题进而延伸拓展的精彩点评,唤醒观众对于戏曲的兴趣,来达到传承与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的目的。
传播与传承不同,传播的对象范围更广。另外,通过传播使得一些人对于戏曲的兴趣被激发,进而成为戏曲关注者、爱好者或戏曲从业者,才有可能担当起戏曲传承的历史使命。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许多优秀的作品用语言、表演、音乐等艺术手段反映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阐释和勾勒中华民族百年“中国梦”, 是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追求的有效传播形式。中国戏曲艺术要走出国门,海外传播是主要途径与决胜环节。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案例,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大师梅兰芳将京剧带出国门、唱响欧美,其演出在国外一票难求,令外国观众惊艳于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2004年,由白先勇制作、海峡两岸暨香港文化精英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世界巡演,不仅让昆曲这项古老的世界“非遗”焕发了生机、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更在巡演所经之地掀起了阵阵昆曲热潮,欧美多家主流媒体专门撰写评论或报道高度赞誉。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难以被外国人欣赏和接受。而且,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这种民间的、艺术的交流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艺术无国界,而艺术的跨语言传播则需要一定的途径和策略。无论是作为案头剧(文本阅读),还是场上剧(舞台演出),中国戏曲艺术要想展现给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的读者和观众,翻译是难以逾越的第一道门槛。新时代的中国不缺乏优秀的戏曲理论家和戏曲演员,也不缺乏优秀的翻译人才,然而既懂得戏曲理论,又懂得戏曲表演,还精通中外两种语言的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则如凤毛麟角、鲜得一遇。译者的紧缺直接造成了戏曲翻译作品数量的匮乏,进而导致在中西戏剧交流中,中国的“逆差”远远大于“顺差”。以中国昆曲为例,“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元末明初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于2001年以全票通过、首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据2011年周秦教授的《昆戏集存》整理,现今流传下来尚可表演的折子戏共计411出/折,其中包括宋元南戏47出,元杂剧18折,明清传奇337出,明清杂剧3折,时剧6出。笔者进一步统计发现,这411个折子戏分属103个剧目,目前已有英译本的仅27个剧目,且多为选译本(一折/出居多),其中全译本的只有7个剧目。2016年初,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来华演出时,其艺术总监格雷戈里·道兰在采访中提到,“中国有以汤显祖为代表的非常丰富的戏剧遗产,但这些在西方世界并不为人所知,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很少被翻译成英文”。加快提升中国戏曲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译出去”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当务之急。
除了加快选拔和培养中国戏曲的专门翻译人才,在翻译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文备众体,而现有的戏曲译作大多把原作等同于诗歌、小说、散文等一般的文学作品,没有特别关注到、抑或没有在译文中较为到位地表达出它原有的戏剧特性。换句话说,假如一位不懂中文的老外读这样一部中国戏曲的译作,他将很难辨别出其原作到底是小说、散文还是戏剧。在《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一支中,当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句时,舞台上表现的是自小隅于深闺的千金小姐杜丽娘在丫鬟春香的陪伴下,平生第一次来到自家的后花园,见园内花朵色彩斑斓、争奇斗艳,内心欣喜无比。在这里,剧作家选取了“姹紫”和“嫣红”两种饱和度极高的色彩,生动、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杜府后花园中繁花似锦、鲜妍竞艳的一派景象,演员表演时的动作、眼神、表情均与唱词一致。在英文中,尽管每种颜色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起来会略有差别,但无论是白之译本中的deepest purple, brightest scarlet,还是张光前译本中的pink and red,或者李林德译本中的bright purple and passion pink,颜色的翻译都必不可少;但如果像另外两个译本译做The flowers glitter brightly in the air或者These multiflorate splendors, here in magnificent blossom,花的颜色全部被舍弃,则无法激发起读者或观众对各色春花鲜艳美丽的联想,使得本该由颜色参与构建的视觉意义缺失。这样的译法在戏曲翻译中应该尽量避免。
译者的工作起点是原文本,工作终点是译文本,工作过程则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考虑和处理的对象只有语言和文字。尤其对戏曲译者而言,要想将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原汁原味地以另外一门语言表达出来,译者仅在剧本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到剧院去看演出,甚至自己学习一些基本的唱腔和表演。2015年京剧名家张火丁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白蛇传》和《锁麟囊》,场场爆满,获得巨大成功,她背后的翻译团队功不可没。在翻译这两个剧目时,他们就是遵循剧本与演出反复参照、反复修改的原则。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教师程艳说:“因为只看戏文会发生歧义,不看戏不知道其中的内涵,只有看戏才能对各个细节有所把握。”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多维艺术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登上缤纷多彩的世界舞台,“译出去”是“走出去”的必要前提。只有先让外国读者读到数量够多、质量有保证的戏曲外文译本,他才有可能对戏曲产生兴趣、更多了解与关注,逐渐理解和接受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从而加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进程。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