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文化也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化。民族歌剧《木兰诗篇》选自乐府诗,以歌剧的形式进行改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音乐、舞蹈等。创作者采用创新的表现形式,添加了新的人物,展现了木兰作为女性独特的一面,其创新的舞台表现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文章论述了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创新之处,并对其审美要素以及表达意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创新;审美探究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木兰诗篇》是中国第一个以诗歌的形式演奏古代故事的创新之举,本文将对该民族歌剧的表演艺术进行探究。
一、歌剧《木兰诗篇》的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高层次的追求。歌剧作为西方的一种艺术形式开始吸引大众的目光,各种题材的歌剧开始出现。而歌剧《木兰诗篇》以《木兰辞》为故事原型,由我国作曲家关峡以及剧作家刘麟共同创作而成。歌剧《木兰诗篇》在吸收古今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合了戏曲、舞蹈、文学等一系列中国的传统元素,极具中国古典韵味,将中国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刚柔并济的风姿展露无遗。同时,刘爽这一人物的加入丰富了整个歌剧,其中爱情的片段也能展现出作为女子的花木兰的体贴柔美。在表演艺术方面,创作者突破传统歌剧的表现形式,同时融合东方古典戏剧舞蹈等元素进行创新。
(一)表演艺术的创新
音乐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元素组成之一,声乐演唱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声乐演唱不仅是歌剧表演中的灵魂,也是歌剧的基本物质载体。除此之外,歌剧还需要通过服饰、灯光、音乐、舞蹈等元素进行配合,丰富整个歌剧的表演内容。在音乐方面,《木兰诗篇》融入了大气磅礴的交响乐丰富舞台效果。比如在第二乐章中,作者通过小提琴来表现花木兰,而以大提琴来表现刘爽:小提琴音色舒缓,优美动人;而大提琴音色较为悠扬厚重,以音色作为暗喻,一男一女也由此区别开来。同时作者以四时之景来展现花木兰在战场所度过的辛苦岁月,通过冬之严寒,花木兰不顾危险查探情报表现了不畏严寒、不惧危险的潇洒气魄。而面对生死关头,她替战友抵挡致命一箭,此时的背景音乐是“我的爱将与你相伴”,体现了花木兰作为女子渴望爱情,愿意为所爱之人付出一切的动人情感。音乐的设计独特巧妙,恰到好处地穿插令人惊叹。此外,《木兰诗篇》还加入了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素材——河南豫剧,在第三乐章中带有豫剧音调的音乐贯穿了整个木兰唱段,与交响乐的融合巧妙绝伦艺术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在第四乐章即最后一个乐章中,花木兰平安凯旋“归来见天子”这一幕通过小提琴和长笛来演奏,整体欢乐轻快,反映了花木兰的内心;而当花木兰回到家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时,以女儿装惊艳亮相,旋律开始变得更为热闹欢快;而最令人称赞的是,结尾一首安魂曲,将人的思绪仿佛拉回到战场,那些与花木兰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却掩埋在他乡,令人感慨万千。这一曲也升华了整个主题,对于和平的追求与向往是数千年来不变的主题,人们渴望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事发生,不再有亲人爱人朋友奔赴战场。这个时候,花木兰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位巾帼英雄,更是走向了整个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的追求都是一样的。花木兰也代表着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
(二)舞台的创新设计
《木兰诗篇》在艺术表演形式进行了创新的同时,还改变了固有的舞台样式,以更便于这部歌剧的表演。《木兰诗篇》的导演高牧坤在对大型的歌舞表演的舞台进行考察时,由于自身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整个表演程式十分熟悉,因此与舞美设计师苗培如以及灯光设计师沙晓岚创新了舞台表现形式。由于歌剧所需要的相关人员众多,除了主演外,合唱队和乐器组人员数量庞大。通过增添两个可移动摇臂平台,在将整个合唱队以及乐器组的人员合理放置在舞台上的同时能扩展演出空间,增强演员的表演场地。这样的创新之举使这部民族歌剧不仅在表演形式上,也在舞台形式创新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木兰诗篇》美之所在
(一)中国传统文学之美
《木兰诗篇》取自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木兰辞》,作品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由叙事表达出古人强调的“忠”与“孝”。《木兰诗篇》借助诗歌的表现形式,将古典文学之美寄托于歌词内,比如在第一章中,花木兰与父母之间的唱词便是改编自《木兰辞》,体现了花木兰对父母的孝顺,虽为女子却为了父亲毅然上阵杀敌,守卫家园,是孝也是忠。而第二场刘爽的出现,为本剧引申出一条爱情线索,歌词中写道:“我的好哥哥,你可知木兰心里的女儿情。”表现了花木兰作为女子心中对爱情的渴望。《木兰诗篇》的唱词在《木兰辞》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在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同时通过创新的音乐、舞台等表现形式,发掘中国的传统文学之美。
(二)《木兰诗篇》舞蹈之美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在歌剧中得到了极好的运用,如芭蕾歌剧《洪湖赤卫队》等。舞蹈会强化歌剧的视觉体验,《木兰诗篇》全程都有舞蹈的展现,黄晓东作为该剧的舞蹈编导,全程采用古典舞,以民族舞作为穿插。因此整个歌剧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舞之美,配合服饰以及道具,增强了视觉效果。集歌曲、舞蹈为一体的《木兰诗篇》,在增强大众视觉体验感的同时,也丰富了歌剧的表现形式。
(三)《木兰诗篇》的舞台美
民族歌剧《木兰诗篇》采用创新的舞台形式,扩展了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表演人员,为观众带来极佳的视觉体验。同时,舞台的布景也体现了工作人员的匠心。例如,在《木兰诗篇》开始时,以一朵木兰花作为舞台背景引出主人公——花木兰,同时LED高清屏幕以及快速切换背景在舞台上的运用,使整个舞台增色不少。此外,灯光的运用更是烘托了气氛,借助灯光营造四时之景,比如通过烟雾显现出塞外的荒凉,红色的灯光则是表现鲜血遍地;而当木兰与所爱之人刘爽终于在一起时,整个舞台都借由灯光塑造成一片木兰花花海的场面,令人动容,灯光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烘托了整个歌剧的氛围。从表现形式来说,《木兰诗篇》作为中国首个融合传统诗歌和西方表现艺术的民族歌剧,本身就是一大创新。同时其中的音乐、舞蹈等都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美,在继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也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木兰诗篇》的内涵将传统的“孝”引申至更丰富的“和平”这一主题中,升华了主题,同时还加入了新的角色——刘爽,这一感情线的加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美好渴望以及对于所爱之人的关心爱护,相较士兵花木兰刚强的一面来说,丰富了作为女子的花木兰柔美体贴的形象。同时,作为守家卫国的士兵,二人展示出来的忠诚令人敬佩,对家国的热爱与忠心打动观众。结尾处,一曲安魂曲令人想起在战场上已故的士兵,唤起人们内心对和平的珍视。这也传递出我国人民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
三、《木兰诗篇》对未来民族歌剧发展的启示
我国民族歌剧因为具有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掠影而深受大众喜爱,经由历史和实践的变迁检验,始终屹立在艺术群像之中,这是民族原创创作原则所赋予的特殊魅力。因而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民族歌剧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民族原创的原则,用本土的、具有民族特征的特色支撑剧本,用优良的唱腔和曲调丰富歌曲,用贴近人民生活的写实性实现剧作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现代民族歌剧尚在成长阶段,势必要吸收西洋歌剧的优秀成分,以在此基础上创新自我,丰富我国的歌曲风格,用发展的眼光寻找未来民族歌剧的发展前景,并以此为奋斗目标,在中西合璧的创造道路上继往开来,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歌剧的成长。创新对于文化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根植于民族本身的基石上,不断创新自我,遵循审美趣味,探寻属于我们本土的美学魅力,力求我国民族歌剧的长足发展。
结语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于文化艺术也有了更高的鉴赏力。《木兰诗篇》的创新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创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也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既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也要吸收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要运用好现在的高科技技术,为大众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
参考文献:
[1]赵茜.关于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木兰的形象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尹国峰,孙健.浅析歌剧《木兰诗篇》的文学性与音乐性[J].艺术教育,2015(10).
[3]李晓畅.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音乐叙事及其社会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曹明明.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主要唱段分析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7(18).
[5]崔新平.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咏叹调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J].大舞台,2014(7).
[6]温洁.论现代打击乐的民族化特色——以音乐戏剧《木兰》为例[J].大舞台,2014(5).
[7]李明奚.21世纪中国民族歌剧中的艺术价值取向——以《木兰诗篇》《西施》为例[J].音乐创作,2014(5).
[8]卜大炜.“戏曲风格咏叹调”——《木兰诗篇》的中国歌剧音乐核心价值观[J].歌剧,2015(1).
[9]李合胜,懂特.浅谈歌剧《木兰诗篇》中历史背景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渗透[J].戏剧之家,2015(20).
作者:徐丹丹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