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左手基础演奏技术涉及到持琴、手指抬按动作、四度手型框架、手指保留,左手换弦动作、右手指伸张。正确的持琴能保证整个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部位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以保证按弦的四个手指能始终处于最有利的演奏状态,为演奏技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左手持琴的正确状态为:双肩平稳放松,自然下垂;手轻握住琴颈,琴面向外,手肘向内旋转,手心向外旋转,将小提琴放在锁骨上,琴身的末端靠拢颈部,寻找琴身与锁骨契合的最佳位置,头部放松,将左腮和下颏靠在腮托上,利用头部的重量和下颏防止小提琴从锁骨架上滑开,左手拇指保持微微弯曲的状态,松弛的置于琴颈的左边,与食指的根部一起托住琴颈,琴头的方向与肩和身体的正面构成大约15度角。左手持琴方面,肩部紧张的问题最为常见。状态:左肩耸起,双肩发紧且向内收缩,驼背,身体前倾,琴头向下。过度耸肩不仅会引起左手整个手臂肌肉紧张,妨碍手臂和手指自如运动,而且也是引起左肩酸痛的根本原因。同时,由左肩耸起的紧张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右手,引起右手的肌肉紧张,继而影响到右手运弓的灵活性和发音的流畅性。解决办法:挺胸、双肩尽量打开,背部紧贴墙面,头向后仰,抬左手,保持琴头向上,再持琴。夹琴过分靠右,整个琴几乎滑到胸前,也是常见的持琴问题。解决办法:整个琴身向左移动,将连接系弦板的黑木塞对着嗓子左边而不是正中间。过分的依靠头部的力量,没有以下颚骨与锁骨相配合夹琴,腮托变成了下巴托,头部在腮托上的位置过正,完全由下巴用力在腮托上夹琴,导致整个颈椎和头部的紧张,容易引起颈椎的疼痛,并影响到头部的转动。这些状态是由于夹琴不够造成的,这些姿势都会导致手指不能独立起落或伸张,直接影响到演奏速度的发展,手指无法从指根关节进行抬落,导致发音含混不清,速度缓慢,如长期得不到纠正,学生很难进入换把、揉弦阶段的学习。正确的持琴是由两个支点(即锁骨和左手)来持琴,两个支点相互支持,循环使用,左手和肩部才能真正解放出来。
手指落指和抬指动作,是小提琴演奏的基础。首先,手指按弦的发力点应始发于指根关节,尽量使用手指尖的肉垫部分按弦,同时尽可能地使手指保持弹性,指压不能过大,尽量借用手指的自身重量来按弦。其次,虽然手指的起落的原动力来自于指根,但完全以手指的自身重量来完成按弦,而不加以任何其它的辅助手段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手指的起落除了指根的原动力,还需要手指与手臂肌肉有规律的收缩与转换。臂的“掌指长肌”(手指与小臂连接的肌肉)收缩力量较大,对于手指较大幅度的动作与单项快速运动较为有利(如快速的音阶上行),尤其有利于小指较大力度的击弦。“掌指短肌”(与指根连接的各手指的手部肌肉)的收缩力量相对较小,但收缩与放松的转换敏捷,适合手指的快速往返运动。再次,指根的爆发力来自于速度和距离的巧妙运用,充分利用手指起落与琴弦之间产生的有限的距离和短暂的时间,进行有效而适当的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弹性和爆发力,进而获得颗粒性强且清晰有弹性的发音。实际演奏中,手指与弦的距离越近越好,如手指抬得过高,不仅浪费力量和时间,还会影响音准和发音的质量。
一指和四指所构成的四度音程关系,我们称其为四度基本手型。建立四度基本手型非常重要,稳定的手形能帮助演奏者尽快的熟悉各音在指板上的准确位置,为良好的音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手指的运动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每个人的手部条件都不相同,合理的手形建立,是以左手各个手指都能处在最自然和舒适的状态下为前提。舒适正确的手形必须具备以下几点:首先,除伸张状态外,从食指到小指,各手指都能保持自然弯曲的拱形状态按弦;大拇指下方肌肉和小指下方掌沿之肌肉要始终保持松弛状态,且大拇指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随时调整位置或前后移动。其次,按弦的四个手指都能独立的由指根发力,独立抬落和前后伸张而无须依靠手掌和其它部位的帮助。最后,一指定位(定把位),三指定型(定手型)。三指按弦时尽量向斜后方用力,为小指按弦提供足够的支撑,扩大小指活动的空间。小指按弦不能感觉吃力,必须保持拱形状态按弦,并能到达准确的音位。此外,大拇指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手部的条件和演奏的舒适度进行相应的调整。手型比较窄小、手指短小者,大拇指可置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手型较宽大、手指较长者,大拇指可置于中指或中指与食指之间。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