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写法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隶书的书写方法
一、隸書的分類
隸書,是中國古代對篆書進行大膽簡化後,所形成的一種字體。它以筆畫符號取代篆書隨體詰屈的線條,使漢字完全脫離了表形的圖畫性質,而成為表意的符號文字,並確立了自漢以後兩千年來,漢字的方塊形式。這在漢字發展史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對書法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隸書」的含義較寬泛,它包括秦隸(又稱古隸)和漢隸(又稱今隸)。秦隸指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期,處在由篆及隸過度階段的早期隸書。漢隸是指已成熟了的隸書,即產生於西漢中、末期,鼎盛於東漢的那種結體扁方,波挑分明,已定型或基本定型了的隸書。
漢隸又可分為日用隸書和標準隸書。日用隸書主要是指寫在竹簡、木牘和縑帛上,點畫結體較隨便自然的隸書。標準隸書主要是指出現在東漢眾多碑碣上,那種典雅端莊、規範化了的隸書。
二、隸書的誕生
相傳隸書是秦朝下邽(今陜西長安縣境內)人程邈創造的。程邈原為縣衙獄吏,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禁在雲陽的監獄內。他在獄中花了十年的心血,對篆書進行整理和簡化,創造出三千個隸書字,獻給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的稱讚,而被釋放出獄,並任用為御史。
唐張懷瓘『書斷』,則記載著另一個有關隸書產生的傳說:「王次仲,上古人,少有異志,早年入學,屢有靈奇,年未弱冠,變倉頡書為今隸書。始皇時,官務繁多,得次仲文簡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檻車送之于道化為大鳥,出在檻外,翻然長引,至于西山,落二翮于山上,今為大翮山、小翮山。」後者較之前者更富傳奇的色彩,而令人難以置信。
其實漢字的任何一種字體,都是在民間或低層官吏的日常書寫中,逐漸形成的,不可能出於一人、一時或一地的創造。社會的發展,迫使文字使用頻率提高,書寫速度加快,在這種壓力下,正規的字體在日常書寫中,出現了草化和簡化的趨向,逐漸的異化出另一種新的字體。隸書就是這樣由篆書演變而成的。
歷史上之所以有人將創造隸書的貢獻,授給程邈或王次仲,也許是因為他倆在收集、整理隸書方面,做了些具體的貢獻,使隸書成為小篆的輔佐字體,進而推廣隸書有所成績的緣故吧。
三、隸書的考證
西元一九八○年在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所發掘的一處戰國土坑墓葬群中,發現了兩件木牘。其中一件字跡清晰可辨,上面的墨書文字為早期的隸書,其紀年據考證為秦武王二年(西元前三○九年),早於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十多年。這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隸書。
它的發現證實:早在戰國末期,就有了隸書。所謂秦代程邈或王次仲創造隸書的傳說,就和倉頡造字的傳說一樣,是武斷而不可信的。
隸書產生於戰國,這不是偶然的。處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的戰國,隨著冶鐵技術的進步,和鐵製生產工具的廣泛使用,農業、手工業以及商品交換大為發展;在學術思想上,百家爭鳴促進了文化的空前繁榮。這一切使文字的使用日益頻繁而廣泛,為便於書寫,故文字力求簡化。於是產生了草篆,進而形成了早期的隸書。
隸書先在社會下層流行,多為徒隸之類者使用,故稱「隸書」;又因其快速簡便,可輔佐篆書,故也成「佐書」;漢代人還將隸書稱作「史書」,因史官多用隸書。
始皇建秦後,基於國政、吏治和軍務的需要,統一文字勢在必行,「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推出規範化的小篆作為官方統一的標準字體。小篆雖比大篆勻稱流利,但仍不便書寫,因此只是在統治階級上層流行;民間使用的是一種比小篆更簡便的字體--隸書。
因「官獄職務繁」,加之當時規定「有事情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見雲夢秦簡『內史察』),所以公務往來、下情上奏、上情下達,經常要抄寫大量的文書。在這種「奏事繁多,篆字難成」的情況下,「乃用隸書」。特別是那些低層官吏,非常樂意採用隸書寫獄狀和公文,以符合快速的需要,於是,秦隸成為秦代日常生活中較為簡便的實用字體。
這已從西元一九七五年,在湖北省雲夢縣城關西郊睡虎地,出土的一千一百餘片秦律簡上,得到印證。經考古學家鑑定,這批竹簡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五、六年的遺物。其書體雖帶有濃厚的篆意,但與篆書有著明顯的區別,點畫中出現了起伏的筆勢和波挑,是典型的古隸書。它改變了結體勻圓平正,筆畫整齊劃一的篆書形式,可看做是漢以前隸書的基本面貌。
秦隸這種新興的字體,較篆書更具實用的價值,也曾使「始皇善之」,但秦代並沒明令推廣。究其原因,一方面隸書乃「隸人佐書」,為「獄吏」之類者所創,在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當時,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另一方面,小篆與大篆雖不同,但都屬古文字的範疇,相差不十分大,所以用秦國的小篆去統一六國的大篆,比較確切可行。
隸書的成熟
一、漢隸
代秦而起的西漢王朝,在許多方面承襲秦制,書體依然是小篆、隸書並行。篆書多用於重要的官方文獻、符璽、幡信及碑額的裝飾,隸書的使用則更普遍。從『戰國縱橫家書』、『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簡帛書中,可看出西漢初期的隸書和秦隸是一脈相承的,並沒明顯的差別,只是漢隸比秦隸波磔明顯些,篆意少一點而已。
西漢經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發達,文化藝術也隨之昌盛。在這種有利的歷史背景下,加快了隸書邁向成熟的步伐。至西漢宣帝年間(西元前七三~前四九年),隸書已基本完成從秦隸到漢隸的轉變。這個結論可從河北定縣四十號漢墓出土的文物--西漢宣帝五鳳二年(西元前五六年)的簡書上,得到驗證。
如今我們可以從近代出土的很多西漢竹木簡和繒帛書中,對西漢隸書獲得較全面的了解。除前面已提到的簡帛書外,漢代的墨跡隸書主要還有『居延漢簡』和『武威漢簡』等。這些漢簡用筆自由奔放,結體富於變化,不事雕琢,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廣闊的生命力。
二、八分書
時至東漢,只在冊命三公時還用小篆,一般均用隸書。這時的隸書已不再限於原來的「隸、佐、史」之義,它受到了朝野上下的廣泛重視。在實用的基礎上,人們進而講究點畫和字形的美觀,對隸書加以藻飾,使之俯仰遒麗、波磔俊美、分張外拓、整齊端莊,成為既正規又富藝術性的字體。因其筆畫分背、結體扁方,形若「八」字,因此被稱作「八分書」。
「八分」之名起於東漢,前人已做過不少解釋,比較可信的有唐張懷瓘『書斷』說的:「漸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說的:「言其勢左右分布相背然也。」近人胡小石『書藝略論』說的:「隸書既成,漸加波磔,以增華飾,則為八分。」『唐六典』卷十說的:「四曰八分,謂石經碑碣所用。」綜合這些說法可以斷定,「八分」乃是成熟、規範化了的隸書別名,它以東漢著名的碑刻為代表。
東漢章帝曾下詔公卿用隸書上書,因而確立隸書的正統地位,使其完全取代篆書。至桓、靈之世(西元一四七~一八九年),隸書已高度成熟,在藝術上也達到了顛峰。傳世的漢隸名碑多出於這個時期,約有一百七十餘種。
三、漢碑
漢代發展了秦代刻石記功的風氣,立碑之風大興,或用以表彰功德,或替當時的儒教做思想上的宣導,尤其桓、靈之世,盛行厚葬,「碑碣雲起」給書法家們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用武之地,從而產生了眾多被視為隸書典範的著名碑刻。
在東漢時,擅長隸書的書法家以蔡邕和鍾繇的名氣最大,所以有些東漢名碑,都被人附會成他倆的手筆。而漢碑上一般無書碑者的姓名,這也許與當時的習慣及書碑者地位低下有關。只有少數漢碑留下了書碑者的姓名,如『華山碑』的郭香察、『西狹頌』的仇靖、『郙閣頌』的仇拂、『衡方碑』的朱登等人。他們的姓名雖不見於記載,但他們精美的書藝卻賴碑刻流傳後世。
漢隸的特色
一、漢隸的特徵
(一)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漢隸大多是寫在竹簡上的,為節約竹料,減輕「書」的重量,方便閱讀和攜帶,需要在狹長的簡面上容納更多的字,於是筆劃上下緊縮。又為了要使字跡清楚,所以點畫左右分展,以盡量利用簡面的寬度(簡書多為一簡一行),這樣就形成了隸書內緊外鬆,左右分展,形體扁方的特徵。
(二) 變圓為方,變連為斷
篆體的字框呈「○」形;隸體以方折為主,提按分明,或有圓轉,也含有方意,字框呈「□」形。篆書圓轉的拐彎,在隸書中變為直線的方折,這是漢字書寫速度加快的必然結果。因為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近,再者直線較弧線易於書寫。篆書中不少連貫的筆畫,在隸書中每斷為短畫。
(三) 欹側之勢,變化之妙
篆書「取力弇氣長」筆勢緩慢且多對稱之體,呈現出端莊靜穆之美;隸書「取勢險節短」奮筆短速,流露出欹側變化之妙。即使是全包圍結構的字,如「固、國、圓」之類,隸書也要採取獨駿一角的手段,來打破篆書的圓潤均衡。
(四) 獨奮一筆,搖曳生姿
最具隸書特色的筆畫是集「蠶頭」、「雁尾」於一身的波畫,其次是具有波畫某些特徵的掠(撇)和磔(捺)。掠尾之形近似「蠶頭」,磔尾即雁尾,磔的形狀酷似斜置的波畫。波、掠、磔因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抒情味,而成為獨奮一筆的對象。所謂獨奮一筆,是指在一個字中,特意突出某一筆道,將它寫得格外雄建超拔。只要其他筆畫安置得當,獨奮一筆非但不會破壞字的整體均衡,反而能形成點畫的鮮明對比。而體勢得搖曳多姿,又可獲得於不平衡處取平衡,險絕中見平正的藝術效果。
(五) 筆法複雜,點畫眾多
隸書作為由篆及楷的過渡字體,它的筆法和點畫,比篆書多而比楷書少。篆書只有點、直、弧三種筆畫,且粗細相同,缺少變化,被稱為「一筆書」。隸書的行筆加大了提按的幅度,豐富了快慢節奏,由此形成許多不同型態的筆畫。
二、漢隸的口訣
(一) 蒼勁古拙:隸書的裝飾性強,線條要樸拙典雅,剛勁有力,富於變化,筆勢要雄偉厚重,切忌圓滑板滯。
(二) 如龜如鱉:隸書的字形要像龜鱉那樣扁。
(三) 橫平豎直:橫畫要像水平線那樣平,豎畫要直如繩,但是又要有起伏動宕,不可僵硬。
(四) 左波右磔:撇畫的運筆由高到低,到結尾處又再高,像波浪似的。捺畫的捺角像切肉的姿勢。
(五) 蠶頭雁尾:是隸書中主要橫畫的裝飾,在開頭處設蠶頭,結尾處設雁尾。
(六) 雁少雙飛:設雁尾是純粹為了裝飾,多了反而不好看,一個字中,只有一筆橫畫設雁尾。
(七) 蠶不二設:和上同。
(八) 筆必三折:隸書運筆時,欲右先左為一折,行筆至盡頭處為二折,回鋒收筆為三折。這樣的線條才會蒼勁有力。
(九) 點畫俯仰:每一筆畫要互相顧盼,彼此呼應,這樣的字形才會體勢多姿。
(十) 斬釘截鐵:隸書的筆畫清楚、乾淨俐落,切忌拖泥帶水。
結語
隸書在中國文字演變上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它變自篆體,由圓易直,漸趨簡易,下啟行、楷,使中國文字逐漸定型。隸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左右伸張的橫勢結構,突顯了隸書的結構美學,也深深影響了後世書家的風格。所以研究中國文字,不能忽略隸書的關鍵地位;研究中國書法,也不能忽視隸書的深遠影響。因之,學習隸書,既能了解中國文字的演變,對中國書法也能有深切的認識,而且隸書不若篆體的難識難寫,接近楷書,其結構重心低,很容易掌握,是很值得推行的書法字體。
今天印刷業的發達和秦、漢簡牘隸書的不斷出土,這種優越的條件,大大開拓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對隸書所蘊含的美學價值,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無數有志於書法藝術的人們,辛勤的耕耘於隸書那片廣袤的沃土,也有了不少的收穫,而且必定能夠獲得無愧於前人的豐碩成果,使隸書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隸書,是中國古代對篆書進行大膽簡化後,所形成的一種字體。它以筆畫符號取代篆書隨體詰屈的線條,使漢字完全脫離了表形的圖畫性質,而成為表意的符號文字,並確立了自漢以後兩千年來,漢字的方塊形式。這在漢字發展史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對書法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隸書」的含義較寬泛,它包括秦隸(又稱古隸)和漢隸(又稱今隸)。秦隸指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期,處在由篆及隸過度階段的早期隸書。漢隸是指已成熟了的隸書,即產生於西漢中、末期,鼎盛於東漢的那種結體扁方,波挑分明,已定型或基本定型了的隸書。
漢隸又可分為日用隸書和標準隸書。日用隸書主要是指寫在竹簡、木牘和縑帛上,點畫結體較隨便自然的隸書。標準隸書主要是指出現在東漢眾多碑碣上,那種典雅端莊、規範化了的隸書。
二、隸書的誕生
相傳隸書是秦朝下邽(今陜西長安縣境內)人程邈創造的。程邈原為縣衙獄吏,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禁在雲陽的監獄內。他在獄中花了十年的心血,對篆書進行整理和簡化,創造出三千個隸書字,獻給秦始皇,得到了秦始皇的稱讚,而被釋放出獄,並任用為御史。
唐張懷瓘『書斷』,則記載著另一個有關隸書產生的傳說:「王次仲,上古人,少有異志,早年入學,屢有靈奇,年未弱冠,變倉頡書為今隸書。始皇時,官務繁多,得次仲文簡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檻車送之于道化為大鳥,出在檻外,翻然長引,至于西山,落二翮于山上,今為大翮山、小翮山。」後者較之前者更富傳奇的色彩,而令人難以置信。
其實漢字的任何一種字體,都是在民間或低層官吏的日常書寫中,逐漸形成的,不可能出於一人、一時或一地的創造。社會的發展,迫使文字使用頻率提高,書寫速度加快,在這種壓力下,正規的字體在日常書寫中,出現了草化和簡化的趨向,逐漸的異化出另一種新的字體。隸書就是這樣由篆書演變而成的。
歷史上之所以有人將創造隸書的貢獻,授給程邈或王次仲,也許是因為他倆在收集、整理隸書方面,做了些具體的貢獻,使隸書成為小篆的輔佐字體,進而推廣隸書有所成績的緣故吧。
三、隸書的考證
西元一九八○年在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所發掘的一處戰國土坑墓葬群中,發現了兩件木牘。其中一件字跡清晰可辨,上面的墨書文字為早期的隸書,其紀年據考證為秦武王二年(西元前三○九年),早於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十多年。這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隸書。
它的發現證實:早在戰國末期,就有了隸書。所謂秦代程邈或王次仲創造隸書的傳說,就和倉頡造字的傳說一樣,是武斷而不可信的。
隸書產生於戰國,這不是偶然的。處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的戰國,隨著冶鐵技術的進步,和鐵製生產工具的廣泛使用,農業、手工業以及商品交換大為發展;在學術思想上,百家爭鳴促進了文化的空前繁榮。這一切使文字的使用日益頻繁而廣泛,為便於書寫,故文字力求簡化。於是產生了草篆,進而形成了早期的隸書。
隸書先在社會下層流行,多為徒隸之類者使用,故稱「隸書」;又因其快速簡便,可輔佐篆書,故也成「佐書」;漢代人還將隸書稱作「史書」,因史官多用隸書。
始皇建秦後,基於國政、吏治和軍務的需要,統一文字勢在必行,「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推出規範化的小篆作為官方統一的標準字體。小篆雖比大篆勻稱流利,但仍不便書寫,因此只是在統治階級上層流行;民間使用的是一種比小篆更簡便的字體--隸書。
因「官獄職務繁」,加之當時規定「有事情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見雲夢秦簡『內史察』),所以公務往來、下情上奏、上情下達,經常要抄寫大量的文書。在這種「奏事繁多,篆字難成」的情況下,「乃用隸書」。特別是那些低層官吏,非常樂意採用隸書寫獄狀和公文,以符合快速的需要,於是,秦隸成為秦代日常生活中較為簡便的實用字體。
這已從西元一九七五年,在湖北省雲夢縣城關西郊睡虎地,出土的一千一百餘片秦律簡上,得到印證。經考古學家鑑定,這批竹簡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五、六年的遺物。其書體雖帶有濃厚的篆意,但與篆書有著明顯的區別,點畫中出現了起伏的筆勢和波挑,是典型的古隸書。它改變了結體勻圓平正,筆畫整齊劃一的篆書形式,可看做是漢以前隸書的基本面貌。
秦隸這種新興的字體,較篆書更具實用的價值,也曾使「始皇善之」,但秦代並沒明令推廣。究其原因,一方面隸書乃「隸人佐書」,為「獄吏」之類者所創,在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當時,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另一方面,小篆與大篆雖不同,但都屬古文字的範疇,相差不十分大,所以用秦國的小篆去統一六國的大篆,比較確切可行。
隸書的成熟
一、漢隸
代秦而起的西漢王朝,在許多方面承襲秦制,書體依然是小篆、隸書並行。篆書多用於重要的官方文獻、符璽、幡信及碑額的裝飾,隸書的使用則更普遍。從『戰國縱橫家書』、『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簡帛書中,可看出西漢初期的隸書和秦隸是一脈相承的,並沒明顯的差別,只是漢隸比秦隸波磔明顯些,篆意少一點而已。
西漢經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繁榮發達,文化藝術也隨之昌盛。在這種有利的歷史背景下,加快了隸書邁向成熟的步伐。至西漢宣帝年間(西元前七三~前四九年),隸書已基本完成從秦隸到漢隸的轉變。這個結論可從河北定縣四十號漢墓出土的文物--西漢宣帝五鳳二年(西元前五六年)的簡書上,得到驗證。
如今我們可以從近代出土的很多西漢竹木簡和繒帛書中,對西漢隸書獲得較全面的了解。除前面已提到的簡帛書外,漢代的墨跡隸書主要還有『居延漢簡』和『武威漢簡』等。這些漢簡用筆自由奔放,結體富於變化,不事雕琢,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廣闊的生命力。
二、八分書
時至東漢,只在冊命三公時還用小篆,一般均用隸書。這時的隸書已不再限於原來的「隸、佐、史」之義,它受到了朝野上下的廣泛重視。在實用的基礎上,人們進而講究點畫和字形的美觀,對隸書加以藻飾,使之俯仰遒麗、波磔俊美、分張外拓、整齊端莊,成為既正規又富藝術性的字體。因其筆畫分背、結體扁方,形若「八」字,因此被稱作「八分書」。
「八分」之名起於東漢,前人已做過不少解釋,比較可信的有唐張懷瓘『書斷』說的:「漸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說的:「言其勢左右分布相背然也。」近人胡小石『書藝略論』說的:「隸書既成,漸加波磔,以增華飾,則為八分。」『唐六典』卷十說的:「四曰八分,謂石經碑碣所用。」綜合這些說法可以斷定,「八分」乃是成熟、規範化了的隸書別名,它以東漢著名的碑刻為代表。
東漢章帝曾下詔公卿用隸書上書,因而確立隸書的正統地位,使其完全取代篆書。至桓、靈之世(西元一四七~一八九年),隸書已高度成熟,在藝術上也達到了顛峰。傳世的漢隸名碑多出於這個時期,約有一百七十餘種。
三、漢碑
漢代發展了秦代刻石記功的風氣,立碑之風大興,或用以表彰功德,或替當時的儒教做思想上的宣導,尤其桓、靈之世,盛行厚葬,「碑碣雲起」給書法家們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用武之地,從而產生了眾多被視為隸書典範的著名碑刻。
在東漢時,擅長隸書的書法家以蔡邕和鍾繇的名氣最大,所以有些東漢名碑,都被人附會成他倆的手筆。而漢碑上一般無書碑者的姓名,這也許與當時的習慣及書碑者地位低下有關。只有少數漢碑留下了書碑者的姓名,如『華山碑』的郭香察、『西狹頌』的仇靖、『郙閣頌』的仇拂、『衡方碑』的朱登等人。他們的姓名雖不見於記載,但他們精美的書藝卻賴碑刻流傳後世。
漢隸的特色
一、漢隸的特徵
(一)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漢隸大多是寫在竹簡上的,為節約竹料,減輕「書」的重量,方便閱讀和攜帶,需要在狹長的簡面上容納更多的字,於是筆劃上下緊縮。又為了要使字跡清楚,所以點畫左右分展,以盡量利用簡面的寬度(簡書多為一簡一行),這樣就形成了隸書內緊外鬆,左右分展,形體扁方的特徵。
(二) 變圓為方,變連為斷
篆體的字框呈「○」形;隸體以方折為主,提按分明,或有圓轉,也含有方意,字框呈「□」形。篆書圓轉的拐彎,在隸書中變為直線的方折,這是漢字書寫速度加快的必然結果。因為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近,再者直線較弧線易於書寫。篆書中不少連貫的筆畫,在隸書中每斷為短畫。
(三) 欹側之勢,變化之妙
篆書「取力弇氣長」筆勢緩慢且多對稱之體,呈現出端莊靜穆之美;隸書「取勢險節短」奮筆短速,流露出欹側變化之妙。即使是全包圍結構的字,如「固、國、圓」之類,隸書也要採取獨駿一角的手段,來打破篆書的圓潤均衡。
(四) 獨奮一筆,搖曳生姿
最具隸書特色的筆畫是集「蠶頭」、「雁尾」於一身的波畫,其次是具有波畫某些特徵的掠(撇)和磔(捺)。掠尾之形近似「蠶頭」,磔尾即雁尾,磔的形狀酷似斜置的波畫。波、掠、磔因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抒情味,而成為獨奮一筆的對象。所謂獨奮一筆,是指在一個字中,特意突出某一筆道,將它寫得格外雄建超拔。只要其他筆畫安置得當,獨奮一筆非但不會破壞字的整體均衡,反而能形成點畫的鮮明對比。而體勢得搖曳多姿,又可獲得於不平衡處取平衡,險絕中見平正的藝術效果。
(五) 筆法複雜,點畫眾多
隸書作為由篆及楷的過渡字體,它的筆法和點畫,比篆書多而比楷書少。篆書只有點、直、弧三種筆畫,且粗細相同,缺少變化,被稱為「一筆書」。隸書的行筆加大了提按的幅度,豐富了快慢節奏,由此形成許多不同型態的筆畫。
二、漢隸的口訣
(一) 蒼勁古拙:隸書的裝飾性強,線條要樸拙典雅,剛勁有力,富於變化,筆勢要雄偉厚重,切忌圓滑板滯。
(二) 如龜如鱉:隸書的字形要像龜鱉那樣扁。
(三) 橫平豎直:橫畫要像水平線那樣平,豎畫要直如繩,但是又要有起伏動宕,不可僵硬。
(四) 左波右磔:撇畫的運筆由高到低,到結尾處又再高,像波浪似的。捺畫的捺角像切肉的姿勢。
(五) 蠶頭雁尾:是隸書中主要橫畫的裝飾,在開頭處設蠶頭,結尾處設雁尾。
(六) 雁少雙飛:設雁尾是純粹為了裝飾,多了反而不好看,一個字中,只有一筆橫畫設雁尾。
(七) 蠶不二設:和上同。
(八) 筆必三折:隸書運筆時,欲右先左為一折,行筆至盡頭處為二折,回鋒收筆為三折。這樣的線條才會蒼勁有力。
(九) 點畫俯仰:每一筆畫要互相顧盼,彼此呼應,這樣的字形才會體勢多姿。
(十) 斬釘截鐵:隸書的筆畫清楚、乾淨俐落,切忌拖泥帶水。
結語
隸書在中國文字演變上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它變自篆體,由圓易直,漸趨簡易,下啟行、楷,使中國文字逐漸定型。隸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左右伸張的橫勢結構,突顯了隸書的結構美學,也深深影響了後世書家的風格。所以研究中國文字,不能忽略隸書的關鍵地位;研究中國書法,也不能忽視隸書的深遠影響。因之,學習隸書,既能了解中國文字的演變,對中國書法也能有深切的認識,而且隸書不若篆體的難識難寫,接近楷書,其結構重心低,很容易掌握,是很值得推行的書法字體。
今天印刷業的發達和秦、漢簡牘隸書的不斷出土,這種優越的條件,大大開拓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對隸書所蘊含的美學價值,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無數有志於書法藝術的人們,辛勤的耕耘於隸書那片廣袤的沃土,也有了不少的收穫,而且必定能夠獲得無愧於前人的豐碩成果,使隸書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书法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