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定位与定性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尹少淳
从多元智能说起
在加德纳看来,所谓智能并不是单纯的语言与数理逻辑能力,而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应该是有价值的。依据这样的观念,他将人的智能分成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的智能。而教育或者学校的宗旨不在于仅仅发展语言和数落逻辑智能,而在于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每个学生发现并形成适合其智能特征的职业或业余爱好。
人是如何发展的?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具有遗传基因等自然原回导致的一些对特定对象的原生的模仿能力,如有的人对分辨音高或三度空间具有大生的优势。但这种优势还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在以后的发展中他要学习通过符号系统来表达,如语言智能需要通过句于。故事表达,音乐智能需要通过唱歌表达,空间智能需要通过绘画表达,身体运动智能则需要通过姿势和舞蹈表达等。在他看来这是第一级的符号系统。对这种系统的学习大多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之后,他需要发展与某种智能相关的符号系统,包括标记或记号等,例如数学公式。地图。字母。乐谱等。这些符号系统可以称为第二级符号系统,并取代第一级符号系统作为一些特殊智能的表征。但对这二级符号系统的学习,一般是通过接受正规的教育进行的。最后,智能还应该通过理想职业和业余爱好来加以体现。
具体发展过程
五岁时:儿童对领域或行业并无印象,但对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具有初步的判断力,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带有自发性,主要通过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似乎并不需要通过正规的教育。然而,也应该看到这些自发形成的能力的影响无论多大,还是非常有限的。
十岁时:儿童开始想知道领域的规则和文化传统,并渴望尽快掌握它们。在美术上,他们开始尝试尽可能画得准确些。这个时候,他们也开始知道领域存在和行业的概念。他们想尽快获得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文化的熏陶,理解文化内涵。
青春期:大概从15岁到25岁之间。这是一个人人生的分水岭。这个时期是专业知识发展重要时期,只要某一领域努力经营达10年,就有可能达到专家的水平,成为某一行业有建树并有一定声望的人。但有一部分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可能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专家水平,可能会脱离原有的发展轨迹,开始怀疑正统的观点,向自己的老师挑战,成为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我们看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有些人的确在青春期以后,创造性暂时或永远地消失了。
到30到35岁,一个成熟的实践者在天赋模式中最后的位置正式被确定,他司”能是一个领域的令人满意的专家或者不称职的专家,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或一个有创造雄心的失败者。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结构的启示
多元智能的学说证明了人的智能的多样性,也说明了每个人的智能都是不相同的,每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智能方面得到相同的发展,因此,一个人要发展自己有可能发展的智能,也回此,一个人不必平均接受所有的学校课程。学校应该基于两种假设设计自己的课程,其一并非所有的学生部采用相同的学习方式;其二当代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学会一切东西。关于第二个假设,他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特有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已经很难发生了。因此,他主张学校应该寻求与具体学生相适应的课程,并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尤其到高年级更是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岗位。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提共的思维框架
加德纳的思想对我们建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结构体系,提供了一个具有比较意义的思维框架。加德纳赞同的是从小就根据学生的智能特质实施以个人为主的教育,这种观点我们可能不能完全赞同。其实,学习统一的课程本身并不能成为学校应该受到指责的理由,问题是统一”课程学到什么程度,学校在实施统一课程的教学的过程中所给予学生的宽容度和个性发挥的空间有多大。一个社会的成员应该分享一些普通知识,以便在这一基础上互相沟通和交流,形成一个社会共同的知识基础,在相同的主干上长出不同的枝干、叶片和花朵。
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应该思考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对人的统一‘胜或差异性关注,导致了不同的教育观。学校观和方法论。过去的教育往往是用一种统一观来塑造学生,而新的教育观则非常强调差异性。绝对的统一观和绝对的差异观可能都不妥。不同的教育观可能在两方面折衷,或偏重于统一,或偏重于差异。具体表现是在何种程度上开始统一,何种程度上开始显示差异。
表现是在何种程度上开始统一,何种程度上开始显示差异。我们可以用几棵树的造型来图示儿种不同的课程结构。
应该什么时候显示差异?
统一的课程学习到什么时候呢?什么时候开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特征和需要进行选择的学习呢?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我们的人生现实看,统一的课程学习其实在初中就可以完成了,进入高中以后完全可以进入选择性的学习。譬如,对一个不从事理工科的人而言,初中的数学水平似乎足以应付自己的人生需求了。
如何处理统一性和差异性钓向题?
义务教育阶段以学习统一课程为主,形成公民的普通知识,高中阶段强调选择性的课程,发展学生的智能特质。职业倾向和业余爱好。但这里有两个方面要注意,其一,在统一性的课程中,要尽可能给予学生一定的个性发挥的空间;其二,在高中阶段还要降低统一性课程的程度,从目前看,我们很多课程的所谓选择性的还是不够,还是过于保守。
什么是普通知识?
普通知识包括什么呢?大致说来,应该包括社会、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历史、天文、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以及民俗等知识。当然,这里必须有个限定,即普通知识应该是最基本的知识,因为其中任何一门知识达到相当的深度,就算是专门知识了。所以普通知识,在难度上应该较专业知识容易,在深度上应该较专业知识表浅。就个体所拥有的普通知识而言,应该比专业知识更广,是各种专业知识中进选出的最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的集合。至于各个专业中的普通知识层面,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专业的大体的知识关系和基本的发展过程,二是该专业的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重要事件。人物,定理等。
对学科教育的认识
任何一门教育学科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即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所产生的种种良性的变化。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教育学科都包括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向学生传播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延续和发展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二是生发一定的教育功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的组合,就构成了一个T形结构。
课程目标:概述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无文化。
课程目标:分迷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学习内容表达的基本框架:
◆欣赏相关作品。
◆学习相关的基本技法。
◆尝试进行相关创作。
◆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相关作品。 [FS:PAGE]
模块 | 学习活动建议 |
绘画 |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种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
·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或雕塑作品。
|
雕塑 |
绘画·雕塑:成就标准
通过“绘画·雕塑”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2)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3)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进行评价。
(5)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现代媒体艺术:学习内容模块 | 学习活动建议 |
摄影摄像 |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选用一种或几种计算机软件,如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等进行平面绘画创作或设计,用Flash等进行动画设计,或3Dmax、AutoCAD进行三维立体设计。
·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
·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或雕塑作品。
|
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
现代媒体艺术:成就标准
通过“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现代媒体艺术活动。
(2)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3)了解相关的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基本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
(4)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6)理解现代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教学建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方法,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指导学生选修其中的若干模块。
2.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对于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类别的教学,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做模拟设计制作练习。
4.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与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美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5.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6.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独特的创作,但也有的美术学习活动,例如学校的形象设计。班级网页的设计等则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分工合作完成。面对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在运用一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该针对美术学习的特点,重视对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7。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国际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心得。
8.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9.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组织和建立美术社团,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添校园文化氛围。
评价建议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
2.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3.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4.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两类。成长记录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6.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7.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教育功能 学科本体
T形图示说明的问题
(1)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发的基础。没有学科本体,就不会有学科教育,学科的教育功能更无从谈起,所以任何学科教育部不应该忽略学科本体。
(2)任何教育学科都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本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果该学科不具备强大的教育功能,它就不配在“寸地寸金”的学校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值得学生花精力和时间去学习。
(3)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某一种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正是这种不同的侧重,体现了一种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不同层次的美术教育
从现实的操作层面看,上述三个层次的美术教育的特征可以分别用下面的几个T形表示:
专业院校 义务教育阶段 普通高中
关于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认识
普通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要关注通过美术教育获取一定的教育功能,但在中国大陆,由于课程设置的特殊性,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向本体适当地回归,也就是说,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比起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更深地接触学科本体。这种回归学科本体的程度同样是个变量,因教师。学生和环境而异,这也是T形的竖线的虚线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澳大利亚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取向
在这一程度,学生开始在一种创作取向上研究视觉艺术,选择能让他们在一个或多领域专门化的单元,并显示他们在运用材料。工作和技术方面日益增加的能力。这些领域包括素描。色彩画。版画。陶艺。木工、金属和纤维。专门化能让学生发展观念和在一种有限状态中较深地探索材料、技术的可能性以及一个领域的过学生开始偏爱视觉艺术的一种或多种风格或形式。他们能反应。欣赏和辨认其他人作品中的专门技术或知识,能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定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
(一)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二)实行学分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三)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四)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二)实行学分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部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穹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
(2)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建议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再任意选修两个模块内容获得另外之个学分。
(3)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以获得其他学分。所选模块或内容不加规定。
(4)本课程标准还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现有的模块中从广度或深度方面继续选择。
(三)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美术家,回此,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由于美术课程受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影响极大,因此高中美术课程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现阶段,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设备条件开设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部分课程,但要制订规划,积极改善高中美术师资的状况,配齐所有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力求在三至五年内开设全部美术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虽然一位美术教师不可能胜任所有美术门类的教学,但也不能只开设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某一门课,让学生失去选择的机会。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三个模块的课程的能力,例如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能力,开设一门绘画(或雕塑)类课程的能力和开设一门设计(或工艺)类课程的能力。
学生选课情况说明
(四)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书法·篆刻”,在“绘画·雕塑”中设有中国画内容,在“设计·工艺”中设有传统工艺美术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理论方面的新动向,例如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联系等。高中美术课程还关注了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材料、力“法和技术力”面的新发展,例如在“绘画·雕塑”中增设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内容,导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的意识;增设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媒体艺术”。
教科书编写建议
1.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本《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
3.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4.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5.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留有余地,具有开放性。学校或地区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写适合本校或当地特色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
6.美术教科书的编排应图文并茂,做到文字表述准确、生动、图像清晰、色彩准确、版式美观、明了、印刷精美。
7.美术教科书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图表、背景资料、图片分析、实例等,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8.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的主体,美术教材还应包括教学参考书、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9.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以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规律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多样的作品。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各校之间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共享美术教师资源。
4.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5.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例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6.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