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生注意:联考12个丢分点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1.对人物头部的造型结构及透视规律缺乏了解
画面没有反映出合理的造型比例关系和肌肉的生长规律,对内在结构理解的不足,使得画面外在形象显得像一张空洞的皮囊,或某些骨点、肌肉或器官的位置不准确。这是造型结构知识的不足造成的。
2.对绘画意义的理解的偏差
考前研究过头部的结构知识,或临摹过一些作品,但不注意训练培养观察力,而多用心于“抄写”结构造型和刻板模仿一些“招式”,考试时便照版背出,甚至不看模特的具体特点和光线条件,结果是画面上毫无生动性,仅展示了画者的理性知识或机械的临摹功夫,却在感受力和观察力的项目上交了白卷。
3.在作画步骤方法上的不足
表现为画面表达过程中的缺乏条理,程序混乱。这当然会对画面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这首先可能同观察方法的缺陷有关系,比如不知先取大后取小,先整体后局部,在没有确立整体关系素描基础时过早陷入细部描绘,结果不得不花较大力气做调整修改。此外,也可能由于在乎时练习中不够注意养成较好的作画步骤习惯,对处理事情缺乏把握轻重缓急的分析和程序方法。这反映出一种作画经验的缺乏和表达方式的不够成熟。
4.在观察和表现上对整体与局部关系分寸把握不足
头部的造型既有较开阔的大面,又有不少细微的转折起伏,在五官等处相对独立的构造之间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有高低疏密松紧变化的对立统一体。不善于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毛病较多地表现为过于注重局部的刻画,使各部分显得孤立不相关联,或为了“深入”而罗列细节,平均使用笔墨,结果使画面没有整体的浑然而显琐碎,画面缺乏大小强弱的呼应转换变化。或者,有时候也表现为各部分笔墨分量的不均衡,如过分集中于眼、鼻、嘴等部分的精细。描绘而把另一些如头盖等边缘部分处理得过于草率粗糙,因而破坏了画面一定的整体协调和完整性。这是同观察方法—卜对大处与小处的综合认识,以及表现方法之收放分寸的把握的不足有关系的。
5.画面太空或太满
这是由于构图不当造成的错误。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满,甚至有时画面会盛不开物体。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在一开始就要把整个物体的组合外形找准,按照构图的要求做好定位辅助线,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构图的定位线,否则,就会破坏构图的初衷。
6.形体画的歪
这是由于起草不严格造成的错误。静物素描中物体的特点就是要静。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重心、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垂直线位置,垂直线画不垂直,就会使物体重心不稳,产生歪的错误。画歪的错误还有另一个原因:对称物体画得不对称。解决的办法是:起草时,左右两边要同时起草,不要等到起完一边,再起另一边。
7.认为轮廓线太粗
这是因为画者还没有树立起体面观念,不懂得物体的轮廓是由面的转折形成的,不懂得形体是用明暗对比出来的。解决的办法是:加强观察感受,排除非素描习惯的干扰,将粗线的一侧向暗部或背景过渡。
8.认为轮廓线过虚
这是因为画者错误地认为:越是立体的物体,它的轮廓越虚;越是后面的物体,它的形体越虚。解决的办法是:依靠观察,依靠感受,了解视觉的双眼视差现象,学习造型的线面转换关系,不受 主观影响,客观地表现对象。
9.认为透视面过大
初学者常常把物体的侧面画大,这是因为他们对视觉透视缩变现象理解的少,主观地认为,原来那个面没有那么小,没有完全按照客观观察的结果去画。这说明,生活中的习惯还影响着画者。纠正的方法是:认真学习透视规律,严格掌握比例关系,客观地表现对象。
10.认为画面太灰
灰的直接原因是物体亮部画重了,这是由于明暗对比观察不足造成的,应该在调整时加重明暗交界线,提高亮部的明度。
11.认为画面太碎、太平、太板
造成这三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表现物体主次不清。其中碎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的部分太多、太强。平的原因是物体刻画不充分。板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缺少变化。以上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整体观察,整体表现,主次技术掌握不够。解决的办法是:在素描步骤的熟悉造型阶段,就应该综合整理出静物的整体印象,找到静物的主次部分,在刻画中严格按整体和主次的要求进行,并及时作出调整。
12.静物素描是素描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静物素描作画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静物素描是一个全面学习和发挥素描基础技术,提高认识、总结经验的阶段。同学们应该在素描静物阶段,完成全部的素描基础技术训练内容,为下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打下好基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美术
最新资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