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音乐 > 学术论文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的命运(主题综述之六)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11 月 27 日上午 10 点 15 分,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暨纪念“兴城会议” 30 周年高峰论坛·嘉宾对谈(五)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议题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的命运》。此次会议发言人有乔建中、田青、项阳、赵维平、郭树荟、孙晓辉、杨曦帆。主持人洛秦。

对于目前现在化的兴起,新兴文化产生使得传统音乐变得势弱,在传统意义上的传统音乐正在消亡,当代的传统文化音乐命运何去何从。诸位专家和年轻有为的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开场,由主持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音乐艺术》副主编、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 E- 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洛秦发言,他说道,传统是一条河流,无疑这个河流到最终肯定是流入江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因素,从而导致就目前而言,在传统意义上的传统音乐正在消亡,同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在各种语境里面的传统音乐,而那些缺失的,是向现代化目标迅跑时候被我们忽略的,被我们主动抛弃但对我们传统而言有重要意义的。我们今天请到了资深的专家和青年有为的学者一起讨论。

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作为首个发言人,对于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处境上,他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自守、自破、自立。中华文化五千年,是中国民族自信之根;近一二百年的五四运动却有把文化中“孩子与洗澡水都泼出去”的现象,这带给传统文化一种诘难。而现在则是大部分民众自愿抛弃。目前我们文明有许许多多的断裂,国外则重视得多。外人在中西方之间造桥,我则筑墙,我们应该想想如何为传统文化做出一点贡献,一些保护。另一方面,对于批评来说,批评是知识分子固有属性,但仅批评是不够的,还需要做。第一批评,第二帮忙。一方面要批判,另一方面,现实是骨感的,仍然还需要认清现状,做出切实事。

乔建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他则就中国传统音乐当中的“集成”与“对策”做出谈论,他说道, 30 年前,“集成”刚刚启动,出现一种“抢救”与“振兴”的思想。而就目前,非遗和保护成为关键词。“集成”的工作,虽目前不完善,但仍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因为不仅文革对于传统文化的压制,现代化的进程也对传统文化进行剥削。我们应该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在对策方面,传统文化的命运一直受到很大的威胁与冲击。应该基于政府与学者、社会都以比较自觉的态度,在进行的基础上,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媒体在传统文化方保护面上,起到负面作用,将民歌的边界无限扩大,良莠不全的歌曲都全归于民歌,给予人们一种传统文化很兴盛的假象。对策的问题很大,寻求解决还需时间。

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命运为两个关键词做出表述,前者涉及文化与传统音乐,应该有整体关照,传统在历史上生成,命运更多从当下看。要把握逻辑起点,当西方传入中国,契合了与城市为中心的文化当中,势必对文化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形成专业团体进行把握传统音乐形态。他提出来一个是在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术中间,西方音乐理念的一个主导性,使得我们对传统音乐的一个系统化、一个纯理性思考的缺失。所以他建言献策,他呼吁一定要恢复和重建中国传统的礼乐思想 。

赵维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他以大量的史料研究作为例证,剖析出内在传统音乐的变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改变的民族。随着丝绸之路后,外来文化与乐器的引入,历经1000年后,中国融合了外来乐器,这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琵琶奏法由拨子演奏到用手演奏。随着20世纪以来,不仅是文化的交流,更是一种带有威胁性的博弈。文化大革命之后出现西化,一旦踏入则无法回头。因此需要维护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例如对于古谱,有许多都流落国外,虽谱面易得,但音响难寻,如果能够把这些工作,把“行者”这个角色做好,是非常重要的。

郭树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则站在作曲家与理论家之间的桥梁上,互相关照。她认为中国传统音乐跟当代音乐的血缘关系的紧密是受到了当代音乐作曲家们的集体共识的认同,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方面,是缺失的。在当今环境下,青年人对传统音乐认知的新路径,已不是从传统音乐自身去获取,而是从创作的角度去逆向激发对传统音乐的知识。随后,她提出“三个错位”,即现在做田野的虚拟性错位;批评家、理论家、作曲家之间的错位;西方音乐参照体系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错位。

孙晓辉,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物馆馆长。就以“近现代音乐史料的收集”和“现在的音乐学体系如何与传统音乐学体系相接轨”为中心进行论述。她说道近现代音乐史料的收集,在民国音乐教育中,以上海音专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出各地音专的建立,而目前许多都已经消逝。我们能否在史源学的角度对音乐史料整理,能否做出一些丛书,将这些消失的音专学校,专业人才进行史源学的研究,使历史重见天日。另一方面,在教学层面上,提倡用一系列传统音乐辅助的手段进行现在音乐理念与中国固有传统的对接。

最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杨曦帆以轻松明快的语调,提出中国传统音乐要有双语境,第一语境是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中是如何形成的,第二语境,在历史中与当下的语境是否符合。传统如果不与当下有关系,则没有意义。中国乡村传统,由于受到工业文化的影响而断裂,归根究底,是因为工业化将农民排除在外,而传统文化恰恰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的。

在对策上,中国民族多,文化差异大,因此难以用一种现象来概全,需要引入多数的个案研究。目前传统音乐的现状也和我们学术界缺乏相应的学术独立精神有一定的关系。

  • 就业测试
  • Copyright © 2006-2018 中国艺考网(www.zgy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xxxxxxxx号
    教育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商 QQ:3136758550 法律顾问(邴志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