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常识考试攻略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文化艺术常识考试攻略

    文化艺术常识考试是对考生文化、艺术素养的考察。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戏剧电影电视幕后各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文艺编导、导演、文化产业管理等)的考试要涉及文化艺术常识,只有极个别高校例外,比如黄冈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试。因此,考生不能不重视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和应对。

一、考试形式

针对文化艺术常识的考察,不同的高校采取的考试形式有所不同:

(一)在面试中回答考官提问环节被问到。大致又分两种形式:

1、抽题—回答

    比如,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做法是,考生进入准备室抽1道题—3~5分钟的准备时间—进入面试考场回答问题(时间长度为3分钟左右)。

    当然,也有一些高校是现场抽1道或几道题—直接作答,中间没有另外给出准备时间。

2、现场口头提问—回答

    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电视幕后各专业方向的面试,一般先要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考官从考生的自我介绍里引出一些问题要求考生回答。

    当然,考官也可能会问到一些自我介绍里没有的内容。

    另外,个别高校的面试环节没有自我介绍,直接进行现场口头提问—回答。比如,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幕后各专业方向。

(二)在笔试中考到。大致又分两种情况:

1、一场考试全考文化艺术常识

    比如,山东艺术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方向、山东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东经济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都属于这种情况。

2、更多的高校把文化艺术常识和其它内容放在一起考

    比如,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专业)把文化艺术常识和散文、议论文写作放在一起考。又比如,天津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把文化艺术常识和命题创作、影视评论放在一起考。

二、考试内容/复习范围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文化艺术常识考试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内容繁多,应重点掌握;

(二)戏剧、电影、电视:与所报专业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应重点掌握;

(三)音乐、美术及其它:不少高校亦有所涉猎,应大体了解;

(四)文艺理论、文艺政策:不少学校亦有所涉猎,应大体了解;

(五)文化热点:很多高校都涉及到了,要提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六)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文化课的内容:一些高校也有所涉猎,这些知识的准备绝非一日之功,而需长期积累。

    一般来说,各个高校的文化艺术常识考试都会触及以上这些方面,只是不同高校考察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文学(比如,南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的侧重于戏剧(比如,中央戏剧学院幕后各专业方向),有的侧重于音乐、美术(比如,山东经济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所要报考的高校的考察重点来突出自己的复习重点。

三、考试题型及应对策略

先说笔试的题型。

(一)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记忆能力。考查范围集中在个艺术门类里的名家及其代表作、专业术语、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等。

     做填空题时,务求准确,不写错一个字,不漏掉一个标点符号。

1、《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

答案是王羲之,“羲”字不能写错。

2、《孩子王》的作者是       由导演         改编成电影。

答案是钟阿城、陈凯歌。“城”不能写成“成”。

3、意大利新现实电影的开篇之作是          。

答案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不能漏掉书名号。

(二)名词解释

    批卷时,名词解释一般是根据要点给分的。因此,做名词解释题的程序应该是:弄清要点→连缀成文。

窍门一:名词解释的题目上一般都标明了每道小题的分值。在做题的时候,考生可以根据分值推断要点数量。

窍门二:不同的名词有不同的解释方法。考生如能掌握要领,定可回答得更全面一些,得分更高一些。下面举例说明:

1、人名式名词解释:老舍

人名:老舍

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剧作家。

代表作

 他的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他的话剧剧本代表作有《龙须沟》(因为此剧剧本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茶馆》等。

艺术特色或历史评价

 他的作品多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善用口语,也就是北京话,语言生动形象,因此他被誉为杰出的语言大师。

2、作品式名词解释:《诗经》

作品:《诗经》

定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内容、形式上的特点

 在内容上包括风——民歌、雅——文人诗、颂——祭祀用的歌曲;在艺术手法上包含赋——铺陈叙事、比——打比方、兴——借事发端引出正题。

诗句多为四言二拍。创作方法为现实主义。

历史评价:《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创作源头。

3、流派式名词解释:建安文学

流派:建安文学

定位:“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指的是建安时期的一个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植、曹丕,还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内容、形式上的特点

 他们写诗反映社会动乱,抒发忧国之思和建功之志,诗风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因此,又被称为“建安风骨”。

 (三)简答题

    简答题就是要简明扼要地回答。当然,首先是要“扼要”——该写的要点不能不写;其次才是要“简明”——不必长篇大论。举例说明:

1、纪录片与故事片有什么区别?

    故事片是虚构的,而纪录片不允许虚构;故事片要找演员来扮演角色,而纪录片中一般没有演员,片中人就是生活中的那个人;故事片是一种情景再现,而纪录片一般不允许大量使用情景再现。

    答题要领:选出几个可以形成对比的点→找出答题要点→对比来写。

(四)论述题

    论述题多为谈看法题,主要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艺术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题目主观性强,字数要求也比较多,考生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此一来,就很难找到统一的答案了。那么,做论述题,考生应该把握什么原则呢?

1、 条理清楚: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比如,2009年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中的一道论述题:结合实例说明影视艺术有什么社会作用?

做这道题时,考生应先指出影视艺术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等,再分别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这样,答题思路清晰,答案一目了然。

2、观点明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能清晰决不含糊

    比如,2007年山东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试中的一道论述题:兵马俑走出陕西,在全国巡回展览中引起很大的轰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请结合这一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有的考生表示支持,并说明了支持的理由;有的考生表示反对,并说明了理由。支持有支持的道理,反对有反对的道理,因此,都是可以的。

    有的考生既支持,又反对;有的考生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前者是矛盾的,后者是无动于衷的,因此,都不好。

3、有理有据:能找证据/论据通过分析/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论点

    比如,在说明影视艺术的认识作用时,可以以历史剧《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为例,指出它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增进了我们对历史的了解。

4、全面而不片面:要有整体观念,不要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还是以“结合实例说明影视艺术有什么社会作用?”一题为例,如果仅答“影视艺术有认识作用”就是片面的,只有答出“影视艺术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等”才是全面的。

5、公允而不偏激:思想、观点要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或经过一个接受过程之后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比如,有人认为小沈阳的表演很低俗,因此小沈阳的演出我们要抵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考生如果完全接受这种观点,必然走向对小沈阳,乃至东北二人转的全盘否定。这是很偏激的!

    东北二人转存在了三百多年,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这说明它有现实的需要。这种现实的需要绝不是、主要不是满足人们的低级趣味,而是满足人们正常的精神需求。因此,小沈阳的表演是通俗的,而不是低俗的,对于小沈阳的表演,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抵制,要允许它的存在,以丰富和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然,小沈阳的表演中也有一些低俗的成分,对此观众应该加以批判,创作者,包括小沈阳自己应当引起注意,加以改进。

    再说面试的题型。

    虽然考官不指明题型,但是无论是考生抽的题,还是考官现场口头提问的问题,不外乎以上四种题型,考生可以参照笔试答题要领做出回答。应当指出的是:

    第一,在回答考官现场口头提问时,考生如果个别题目确实不会回答,就如实承认,不要不懂装懂。然后,考官一般会换一个问题让考生来回答。

    第二,面试是一种综合考察,不仅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还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服饰、体态、心理素质等。

    第三,要把考官当成父母,或者好朋友,而不是审案的法官,做到真诚、友好、亲切、自然,而不是冷漠无情、躲躲闪闪、拒人于千里之外。

    影视评论考试攻略

    影视评论是戏剧、电影、电视艺术幕后各专业(方向)的考试重点之一,几乎所有的高校在这些专业(方向)的考试中都有对影视评论的考察。因此,影视评论应当精心准备,切不可等闲视之。

一、考试形式

(一)现场看片写评论

    比如,2009年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中的一道题:看电影《硬汉》,从剧作角度分析影片。字数要求:2000~2500。

    这样的学校还有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聊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及其广播影视学院等。

(二)默评

    默评就是不在现场看片,只根据题目要求(有时也提供一些关于影视作品的背景材料、内容介绍等)写评论。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考生没看过要评的影视作品的尴尬,高校一般会会给出几部影视作品,让考生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来评。比如,2009年天津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中的一道题:从《阿甘正传》《秋菊打官司》《集结号》三部影片中任选一部,对所选影片进行评析。要求:题目自拟;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等中任选两个角度;字数要求在500字左右。

    这样的学校还有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

二、考试内容

(一)电影评论

主要是故事片评论,个别高校也出现了纪录片评论。

(二)电视评论

    涵盖电视剧评论、电视纪录片评论、电视小品评论、电视文学(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评论以及其他电视节目与栏目评论。

    限于篇幅,以下我们主要讲故事片(主要包括故事电影、电视剧)评论,兼及其它片种评论的认识和写作。

三、明确体裁:影视评论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

    作为议论文,影视评论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

它的特殊性在论点从片中出、论据从片中出。也就是说,影视评论是评论者针对某部/些影视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影视评论不同于观后感

有的考生会把影视评论写成观后感。这是不对的!

    观后感是看完影视作品后,你觉得如何如何?侧重于主观体验。而影视评论是看完影视作品后,你觉得影视作品如何如何?侧重于对影视作品的理性分析。

(二)影视评论不同于影视作品串讲

    在写影视评论的时候,也有一些考生会会把影视作品划分成几个段落,然后一边复述故事情节一边发表评论,类似于语文老师串讲课文。这也是不对的!

    影视评论要有中心论点,而影视作品串讲虽然到处发表观点,但是没有中心论点;影视评论要围绕自己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而影视作品串讲要依附于原作的故事结构进行分析,实质上是一种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四、瞄准目标:评什么?

大家都知道,影视评论的对象是影视作品。可是进一步说,面对一部影视作品,我们到底要评它的什么呢?

    从逻辑上讲,它有什么我们就可以评什么。但是,不是什么都值得拿来评的,也不是什么都能评得好的。因此,在决定评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影视评论应忽略影视作品的共性特点,关注它的个性特点——与一般影视作品相比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就笔者和许多往届考生的评论写作经验,容易评好的地方是:人物、主题、细节、台词、结构、视听语言等。

    第三,不同的考生擅长的方面也不一样,有的考生擅长评视听语言,有的考生擅长评主题……因此还要扬长避短:评你最擅长的!

五、确定标准: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评论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要有标准。那就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具体到影视作品元素中:

(一)人物

    好的人物形象应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比人物形象中庸、模糊要好得多;

    好的人物形象应该贴近生活,因此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有发展比人物形象扁平、单薄、定型化要好得多。

(二)主题

    好的作品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因此主题深刻比主题肤浅要好得多;

    好的作品应该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思想情感积极、健康、向上比思想感情消极、不健康、低俗要好得多。

(三)细节

    细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细枝末节,而是体现着生活真谛、创作者人生体验的细枝末节。好的细节可以传神。而细枝末节是不能传神的。

(四)台词

    好的台词应该上口、入耳,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点、说话场合、说话对象等。反之,则是不好的。

(五)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包括构图、景别、用光、色彩、拍摄角度、镜头运动方式、镜头组接方式等,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对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好的视听语言有利于内容的表达,比如有利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反之,那些不利于内容表达的视听语言是不好的。

(六)结构

    结构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结构好坏的判断标准与视听语言好坏的判断标准是一样的。这里不再赘述。

六、讲究章法:怎么布局谋篇?

    阅卷人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一篇影视评论文章的好坏呢?笔者的阅卷经验是:看它的布局谋篇!其他,诸如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说尚在其次。

因此,在写影视评论文章之前,考生要列一个提纲,设计一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大体要求是:

(一)题目:正标题(与中心论点相关);副标题(点名中心论题)。

(二)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下文。

(三)中间:从影视作品中找证据,通过分析证明中心论点。亦可以分成几个分论点,分别加以论证。

(四)结尾:总结上文(中间部分);照应开头;点题;深化中心论点或论题。

编故事考试题型及应对策略

    编故事是戏剧人、电影人、电视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大多数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等)、导演等专业考试都把编故事作为考试重点之一。因此,有志于报考这些专业的学生要好好准备,不可等闲视之。

    编故事的基本题型有命题式、故事续编式、给元素串编故事等。题型不同,应对策略有所不同。

一、命题编故事

    命题编故事就是给题目编故事。近年来考过的题目有:一件难过的事、黄狗的一天、小白的遭遇、否极泰来、过招、成长的烦恼、中奖、两个人的单车、冰雪除夕夜、网吧、舞台、秘密、青春、公正、、借刀杀人、谅解、巧合等。

    怎样做好命题编故事题目呢?下面结合2007年云南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中的一道题加以说明:

请以“谅解”为题,构思一个电视小品。(30分)

要求:禁止使用解说词,少用或不用对话,只能写出能够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文字表达清晰、明了。

(一)做题指导

做题的一般过程是:审题—构思—表达。

    首先是审题。第一,“电视小品”是什么东西?是赵本山先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那种小品(话剧的舞台纪录)吗?从题目要求“少用或不用对话”中我们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小品本是一个佛教用语,与大品相对,指的是小东西的意思,比如小文章、小节目。因此,“电视小品”可以理解为电视小故事,或称电视短剧,即用电视表现的小故事。再看“只能写出能够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求所写的小故事要有镜头感,或称可拍性。电视的声音包括人声、音响、音乐。“禁止使用解说词,少用或不用对话”就是排出了人声,那么“听到的东西”主要就是音响了。总之,本题的实际要求是用具体动作和音响编故事。

    第二,所谓“谅解”,大致就是甲冒犯了乙,之后甲寻求乙的原谅,乙原谅不原谅甲的问题。因此,“谅解”这个题目给出的是题材,而不是主题。

    其次是构思。其大体过程是:回到生活中,找出各种关于谅解的事,越多越好。从中选出自己熟悉的、容易展开和写好的。然后以此为基础按照编故事的方法和技巧抻出一个故事的轮廓来。

    最后是表达,就是把想好的故事写下来。当然,与写小说不同,这里的编故事要用电影的方式写作,即文字描述的应该是你电影思维的结果。

二、故事续编

故事续编就是给出故事的一部分(一般是给出故事的开头),让考生在此基础上补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近年来考过的题目有:

1、初春的夜晚寒彻透骨,夏梅的手开始冰凉起来……(800字)

2、一个女人在绝望之下遇到了今生最重要的人……(300字)

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的早晨,莎莎开着一辆崭新的红色小轿车,驰向她的北岸公寓,她没想到她人生的命运竟在这个海滨彻底改变了……(300字)

4、夏天的傍晚,刚吃过晚饭,牌友鱼贯而入,和父亲打起了麻将。母亲看起一集不落的电视剧。小胡觉得喧闹无比,出门闲逛。走到附近一个廉租房小区,在三楼楼梯拐角处,地上赫然躺着一个手提箱……(2000字)

    怎样做好故事续编题目呢?下面结合2004年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导演专业考试中的一道题加以说明:

请以下面一段散文作为故事的开端,续完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40分)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色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要求:1、字数800-1000字。

2、故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可自取名。

3、写故事不需要过多地描写场景、环境、心理活动,重要的是讲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一)做题指导

第一,“写故事不需要过多地描写场景、环境、心理活动”,也就是写出来的故事要有镜头感,适合电影拍摄之用。

第二,故事要从“各自走开了”往后续。

第三,主题积极健康向上。

好的故事背后应该有一种人格让人为之敬仰。上面例文通过一个佳人落难—英雄搭救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好青年形象,彰显了正直、勇敢、武艺高强、重情重义的精神和品质,弘扬了社会正气,让人备受鼓舞。

三、给元素串编故事

顾名思义,给元素串编故事就是给几个元素(通常是三到五个)让考生串成一个故事。近年来考过的题目有:

1、给几个元素:钟表、手枪、笑声、十岁的男孩和他的父亲。请用动作细节写一个故事(800字以内)。

(一)做题指导

第一,“用动作细节写一个故事”相当于要求考生写出来的故事要有镜头感、少用或不用对白。

第二,几个元素当中,钟表、手枪属于道具,十岁的男孩和他的父亲属于人物,而笑声自然来自人物。在编成的故事里,考生可以另外添加人物、道具等元素,但是不能漏掉题目已经给出的这几个元素。

第三,题目要求的几个元素,不仅要用上,还要用得恰到好处,即它们不是硬塞进故事情节中去的,而是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的,最好能在剧情的关键点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四,考生不能停留于用上题目要求的几个元素,要在此基础上编出精彩的故事来。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