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摘要]表演是音乐作品内涵得以展现的平台。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选择相应的演奏技巧、肢体语言,结合自己对音乐的诠释,进行完整的声乐表演,这个过程属于二次创作。演奏者的情感释放以及心理活动、创造能力都会影响表演的效果。表演者首先要研究声乐表演艺术本身的特性,才能更好地选择情感表现方式,展现音乐内层含义和背后的魅力。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特征;情感表现

表演将静态、无声的音符变成动态的、充满情感的音乐,赋予音乐艺术以生命。一段充满感情的声乐艺术表演,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获得勇气和力量,使听众与创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声乐表演者需要了解声乐表演艺术的特征,采用合理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出来。本文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1]。

1声乐表演的特性

1.1模仿性

模仿是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形体动作对客体进行类似行为的过程。声乐表演者在学习初时都要经历模仿这个阶段,仿效别人先进的表演,汲取前人的经验,不断积累经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前期模仿过程中,表演者要从声音运用、吐字、表现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声音运用得当、吐字清晰、表现得体。语言表演的模仿性是声乐表演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直接影响表演效果的因素[2]。吐字是语言表演的关键,表演者要吐字清晰、语音准确、悦耳动听。以《歌颂祖国》的歌曲为例,演唱时,语言不仅要做到字正腔圆,而且要与肢体语言相配合。

1.2特殊性与创造性

特殊性是指表演者的根本个性以及艺术风格。表演者本身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即便是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表演者展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各具特色。特殊性包括嗓音情况、腔体构造以及音乐类型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声乐表演的效果。创造性是指声乐表演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自身表演经验的基础上,对表演进一步认识,并选择适当的表演方式,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能改变作品原作者的创作初衷与作品内涵。表演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表演更加丰富生动。听众听到音乐时会产生各种感受,通过各种感官体会音乐创作者赋予音乐的内涵。创造性使音乐表达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能够提升音乐的魅力。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结合特殊性与创造性进行表演,是对原创作品内涵与形式的高度再现,是从简单的模仿向进一步创造的转变。表演者在展现自身表演风格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最大限度发挥出演唱艺术的创造性,这是声乐表演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

2声乐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

2.1情感表达应该遵循的原则

音乐表演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音乐的创作者处于一定的时代,因此作品中会体现出很多历史特色与历史风格,听众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时代风貌[3]。2.1.1历史性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必然有自己的创作历史背景,作品演奏过程中一定会展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这个时候就需要表演者运用手指的力度,展现音乐的历史性与时代特色。以钢琴表演为例,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节奏快、韵律强,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在演奏的时候手指敏捷、触键快速掌控好刚柔度,不能将键盘演奏得过实、过硬。又如: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能够充分将演奏者的手臂力量发挥出来,这样演奏效果更具震撼力与戏剧化效果。因此演奏者拿到一首曲子,应该先看看它们属于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进而选择使用哪一种弹奏方式。2.1.2时代性音乐表演是复杂的、内涵丰富的,演奏者既不能脱离作品创作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美学素养,能够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恰到好处地处理演奏技巧,为历史音乐作品注入现代化的风格,获得更多现代人的青睐和喜欢。

2.2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方式

技艺高超又兼具良好情感表现力的演奏者,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还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使当代人与音乐创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这样的演奏即便时间很长,人们也会十分乐于倾听,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弹奏,而是一种内心的诉说,一种经历的回顾,每个节奏、每个章节都拥有不同的内容。听众能够感受到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心灵会因此受到触动和洗涤[4]。2.2.1深刻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意蕴首先,表演者要充分研读歌词内涵。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歌词是基础,表演者要逐词逐句研究歌词,将情感放入歌词中,结合自己的想象,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歌词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魅力与感染力。以作品《嘉陵江上》为例,其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鼓励中华儿女勇敢地站起来与日本进行斗争,表达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将敌人赶出家园的决心。此歌曲开头采用了咏叹调的形式,将人们内心对敌人野蛮行为的愤怒充分地表现出来;接着采用中弱音表达对故乡、故土的强烈思念;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必胜的信心,演唱的时候声音须高亢而洪亮。其次,表演者要对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掌控。作品创作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之间的差异,导致作品风格以及基调也有很大的差异。表演者全面掌握音乐的整体风格,了解音乐创作文化背景,才能将音乐诠释得更好。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巴洛克时期涌现了很多适用于教学领域的音乐作品,如《弥赛亚》《阿里路亚》等。这些作品空灵、简单、透明,听众听后,情绪得以释放,心理得到洗涤。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人们追求人性解放,导致音乐的内涵更加富有个性,个人情感更加浓郁。声乐表演者想要展现出音乐的魅力,必须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5]。2.2.2构建作品必须深入作品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间”。声乐表演者要结合音程、音阶,展现作品的内涵,通过二次创作将音乐的抽象内涵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创造力,还要具备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挖掘出无尽的音乐魅力。所谓“心里有,嘴上才能有”,说明了表演者要深入拥有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心中有了具体的形象,通过演唱,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并赋予其情感和魅力,使表演更加完整、富有感染力。没有内涵、心声的歌声是空洞的,不能打动观众。声乐表演者需要持续、深入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延长效果。所以说,深入研究作品,是声乐表演取得成功的关键。

2.3充分表现表演主体的内心情感

内心情感的表现对声乐表演有很大的作用。表演者首先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再通过自己的想象,诠释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真实情感的表达使乐曲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并富有感染力。2.3.1表演主体的情感萌发声乐表演者作为音乐创造的载体,主体情感萌发是提升音乐作品感染力以及表演效果的关键。表演者掌握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创作意图,能够使情感萌发更加顺利。表演者对音乐产生的感觉,也可以称为直觉。如果是声乐表演,产生这些直觉的信息就是乐谱和歌词。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表演主体直觉具有敏感性、直接性,是一种不需要解决语言就能够领会音乐内涵的能力,很多人也将这种能力称为乐感。以作品《黄水谣》为例,它选自《黄河大合唱》。中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创作该作品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即便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创作,它依旧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直至今天,传唱率依旧非常高,充分说明这部作品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黄水谣》的主题是表达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崇敬。声乐表演者进行表演前,首先要对歌曲本身进行研究,萌发情感,体会作品的灵魂,理解歌词的内涵,充分体悟中国人的愤恨,将日本帝国主义当时“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的情境表达出来,展现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在此基础上,表演者通过二次创造,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作品主旨,把握作品的内涵,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直觉和情感,然后通过合理的演奏方式,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使听众产生共鸣。2.3.2表演主体的情感融注萌发情感是表演者对声乐作品风格与特色的客观认识,而融注情感是表演者将客观认识转化为主观认识的过程。情感融注的基础是萌发感情,但并不是融入情感之后就成功了,它还需要进行更深一次的提炼。表演者要通过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亲身体验等,充分挖掘自己的文化底蕴,使情感融注更加深刻,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深度。表演者对这种深层提炼越精准,其对作品的表现也就越丰富、越清晰、越具有层次化,这也是表演者彰显自己演奏风格的基础。作为歌曲的两个核心组成要素,声音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不可偏重于任何一个方面,演唱最高的境界就是声情并茂。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过:“那些小鸟们,只要嗓音,不用整个心灵去唱歌”。他通过这样的比喻,反对那些没有情感的表演。由此可见,单凭借技巧去表演的表演者是不合格的,是不能真正展现声乐魅力的。因此,声乐表演中,必须做到情感与技巧的融合。

3结语

声乐表演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在忠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的基础上,表演者通过研究歌词、背景文化以及整体风格,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内涵,通过适当的演奏技巧以及饱满的情感,凸显作品的特色和思想内涵,赋予作品生命力,将静态的音符塑造成鲜活的形象,最终达到表演者、接受者、创造者共同完成音乐创造过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光芬.浅谈高校声乐表演教学[J].音乐时空,2015(8):12-15.

[2]许潇尹.高校声乐表演教学模式探究[J].艺术教育,2016(6):23-25.

[3]谭学胜,向松.声乐表演的美学思维———评《声乐表演艺术与教学实践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45-47.

[4]崔戈.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声乐技巧课系统设置研究[J].音乐时空,2016(9):35-36.

[5]舒曼.简述声乐表演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4(6):60-62.

作者:白佳蕙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