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

来源:国内高校  浏览: 次  作者:中国艺考网

服装设计之驳领的基本结构及基础纸样详解

首先,展平纸样,描绘驳头造型线,串口线延长过翻折线,与过颈侧点的翻折线平行线相交于B点,描绘轮廓线;以翻折线为对称轴,作B点的对称点A;?过A点向上作翻折线的平行线,再在此平行线上,从上平线向上取定量10厘米,过点作垂线,长3~4厘米(视领座高低及面料的特性而定,通常以领座高加0.5~1厘米),标为C点,连接AC为领底线的辅助线,可见领底线曲弧度是由AC与翻折线延长相交的夹角所决定,此夹角大,领底线曲弧度就大,反之就小,它们是成正比关系;从A点向上测取前后领圈线的长度,过点向左作AC的垂线,为领中线,取领高6~7厘米。

描画领子轮廓线,领底线下三分之一处凹进0.5厘米左右;领子外缘轮廓线画顺,与领中线相交处保持垂直状。

复制领子部分结构,制作成驳领基础纸样,作为驳领结构变化设计的操作纸样。在此纸样上标示颈侧翻折点的对位点和翻折线的对照线。

其次,领底线曲弧度与外缘轮廓线的关系一般驳领的领座为2.5-3厘米之间,外翻部分高为3.5-4.5厘米,其相差在1-1.5厘米之间。上述驳领的基本结构是基于一般领座和外翻领的高度设计的,其领底线、领圈、外缘轮廓及后片领外翻折效果线之间关系。C点过颈侧点至后颈点D与领底线EF相等;AG就是上翻折效果线,它与外缘轮廓线AB相等。这样领子才能依设计要求翻折,这也就是获得理想翻折效果的原理--AB=AG。

有些驳领要求有较多的外翻折量,即外翻领较特别是应用于大衣等服装上的驳领。随着外翻折量增高,与领座高的差距也就增大,通常相差超过3厘米以上,甚至更多,这时领子的外缘轮廓线就随之加长。

驳领外翻折量增高,则需要相应增加外缘轮廓线长度以满足的这种变化。分析图示,可看出领子外缘轮廓线是服贴于后背、肩部表面的,随外翻折高度增加,领子外缘轮廓线向下移而增长,在肩部出现裂口。可见只要通过领子纸样外缘止口剪切展开,就能使外缘轮廓线增长,同时会使领底线曲弧度增大。

领外翻效果线,AG,因外翻折量增大,离后颈点和颈侧点的距离均随着增大,其弧线长度也就相应增长。

在操作纸样中部设置剪切线,剪切展开后,领底线曲弧度随之增大,同时领中线BF也就跟着倾斜,使领子外缘轮廓线增长,并满足AB=AG。这样就找到了领底线曲弧度和外缘轮廓线随翻折量变化的依据--后片领子外翻效果线。在具体设计中只要准确测量后片领外翻效果线AG长度,并核对与领子外缘轮廓线的适合度关系,通过纸样剪切展开等操作,就能准确处理领底线曲弧度和领子外缘轮廓线的关系,满足驳领外翻折不同高度的造型变化。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热门阅读hot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