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拍摄中,光圈优先(Av 档)无疑是最常用的一种拍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必须先手动设定一个光圈值,再调整其它拍摄参数来进行曝光控制。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选择光圈值呢?大光圈,小光圈和不大不小的光圈,各自有啥不同的画面效果?使用这些光圈值,有什么注意事项?
同光圈值带来不同效果,适合不同题材.别着急,这就为您慢慢讲清楚~
1. 大光圈的优势与应用
f/4 以下的大光圈,景深很浅,焦平面外的清晰范围很小,很容易拍出主体模糊而背景清晰的效果,有效地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如下图,在大光圈下,离主体很近的其它花朵都变模糊了,有力地突出了主体。
大光圈的这一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是美女人像与静物。拍摄人像,最麻烦的就是选择背景。背景太乱,抢眼静物太多,是很让人的头疼的问题,而只要把光圈开大,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的一切,都会化作斑斓的色块,清晰的唯有主体的容颜......
看着挺美的吧,不过好像缺少点让人回味的内涵。这类背景一团糊,主体美滋滋,看上去很美却不太有内涵的照片被称为糖水照。会拍糖水照是好事,只会拍或者只满足于拍糖水照就不是好事了――这对你提升摄影水平可是个大敌唷!
除人像外,静物摄影,包括商品展示,植物花卉乃至美食摄影等题材,都可以利用大光圈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在街拍和旅游摄影等题材中,由于背景往往很乱,用大光圈来“钦定”你的画面主体,也是很常用,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利用大光圈创造的浅景深,只让主体清晰而让其它景物模糊,观众很容易就能看出哪个是主体,你想表达什么主题。
如下图,大光圈清晰地告诉观众:“我拍的是右下角那对打啵儿的,而不是那一堆游人还有那个巨大的摩天轮”。
总之,大光圈最大的作用就是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创造层次感。这位看官说了,“大光圈辣么好,有什么坏处吗?”天有日月,地有阴阳,万物都有好坏两面,大光圈也不例外。接下马上要说的,就是大光圈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2. 大光圈的问题
大光圈制造的浅景深,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有时候景深浅得过分了。什么叫“景深浅得过分”?一张图说明一切!如下图,景深太浅,浅到了半张脸都模糊的地步――如果拍照的是这妹子的男友,估计会被收拾一顿吧!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很少有人会粗心到半张脸都糊了还没察觉的地步。但即便是整个主体都处于清晰范围内,另一个问题仍旧存在。
那就是,如果光圈开得太大,会导致主体的锐度降低,也就是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不足。光用文字说明可能有些不好理解,还是老样子,举例说明吧。下图左侧的石狮子显然是画面主体,整体位于画面清晰范围内,看着好像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虽然看起来好像主体的整体都挺清晰的,其实各部分还是存在着清晰度上的差异。下图红圈处,石狮子脸部是对焦点,最清晰;而下图蓝圈处,和脸平面有一定距离的狮子卷毛部分,虽然看起来也是清晰的,但如果您把图片放大仔细看,会发现细节缺失了不少。
这就是大光圈拍摄的一个显著问题:主体不够锐利,对主体的各部分细节可能无法兼顾。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不是问题,反而是值得我们利用的一种福利,比如说这位天才的,利用大光圈淡化女友脸上痘痘的仁兄。如下图,光圈越大,脸上的瑕疵越不明显――当然,他好像不在乎“一只眼睛清晰一只眼睛模糊”的问题......
此外,在最大光圈下的镜头,画质也可能会略微降低,越是入门镜头这种现象就越严重,所以最好调小一到二级光圈再使用。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光圈除了控制景深,还是控制曝光的一个因素。如果你在大晴天,大太阳下,开大光圈拍摄,又没带减光镜,而且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又不是很高,那么你的照片可能会过曝:
好了,说了那么多大光圈的内容,该说说小光圈了,不然对小光圈也太不公平了吧.....
3. 小光圈的优势与应用
和大光圈刚好相反,小光圈有着很大的清晰范围,能最好地发挥摄影的“记录”职能,适用于风光、旅游、纪实类等拍摄题材。拍风光基本上都是用小光圈。配合泛焦操作,可以让整个巨大空间尺度的画面,都位于清晰范围内。
近处的树丛,远处的山,都是清晰的
好,接下来要讲的是小光圈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继续讲小光圈的应用,这也太少了吧”?拜托,小光圈都能让画面整体尽可能地保持清晰,最大限度地还原你所见到的画面,这作用已经很巨大了,还用得着我多说?
4. 小光圈的问题
之前说过,小光圈能获取大景深,让画面清晰范围更大。那么,是不是光圈越小越好呢?并不是的。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小孔衍射”实验,而在很小的光圈值下光圈正好变成了一个小孔,可能发生衍射作用,部分影响画质。
F22 小光圈下拍摄的一张照片,我们对红框处进行放大,得到左下小图;和正常拍摄的该区域对比,发现画质有所损失。
小光圈衍射画质损失效果对比示意图
可以看出,小光圈衍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画质损失,虽说对整体影响不大,但还是尽量避免的好。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开到最小光圈,调到倒数第二或第三档就行。
小光圈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低光环境下手持拍摄,可能会导致快门速度降低,低于安全快门值而出现手抖现象:
手抖的夜景,没法看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调高 ISO,以出现噪点为代价,避免拍出手抖烂片;或者带上三脚架,以消耗额外体力为代价,使用低速快门。
现在,已经为您讲解了大小光圈的基本特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要为您讲解一下,大光圈和小光圈能产生的不同光学特效。
5. 光圈的光学特效
光圈的大小所产生的光学特效,主要体现在画面中点状光源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在相同的时间地点,相同的其他拍摄参数下,以不同的光圈值拍两张太阳,效果是这样子的:
明显可以看出,左图中的太阳,显得比右图大得多。在拍星空时,也有人利用这一特点,开大光圈让星星的“个头”更大,显得更亮更明显。
再看个例子,相同参数下,换用不同的光圈值,拍摄树隙中露出的阳光。
可以看出,在大光圈下,点光源较为集中,呈现出膨胀的球状;而在小光圈下,光源呈现发散趋势,形成向四周扩散的射线。依据这一基本原则,大光圈往往被用于创造焦外散景――就是下图背景里那些圆形的小光斑,挺漂亮吧~
而小光圈则被用于拍出太阳与路灯的星芒。
拍摄大自然中的大范围耶稣光,或者只是在小范围内把阳光拍成柱状和射线,也需要用小光圈。
6. 最佳光圈
不少人有过这样观点:小光圈的画面比大光圈清晰。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准确,因为小光圈只是清晰范围更大,而不是清晰程度更高。要讨论“在哪个光圈值下画面最清晰”这一问题,我们要对各光圈值画面中最清晰的部分,即焦平面成像进行横向比较。
怎么个横向比较法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首先,选取一个场景,最好是色彩对比或明暗对比比较鲜明的,便于我们放大观察细节信息。
使用三脚架固定,对焦同一区域――最好选择具有层次感的景物边缘。具体在这张图上,对焦区域选择了画面中央的松针,着重观察松针与景物的边缘,和地面上松针投影的影子边缘。
保持除光圈值之外的其他拍摄参数不变,以不同的光圈值拍摄数张照片。选取 f/22 和 f/9 的两张成像进行比对,观察松树的针叶和投射下来的阴影,会发现左图的阴影边缘,比右图的更为模糊。
这样可以说明,对这支镜头而言,f/9 比 f/22 成像更锐利。最好把图片拷到电脑上,放大进行观察,这样能更直观更精确地得出比对结果。重复数次类似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几个锐度最高的光圈值,在这些光圈值下,镜头的成像最锐利最清晰,或者说,锐度最高。
一般来说,最佳光圈往往是中等大小的光圈值。当然,最佳光圈值只是一个参考,在实际拍摄中还是先考虑景深,对景深没有特殊要求时再考虑使用“最佳光圈”。
7. 焦距与最大光圈
镜头能使用的最大光圈值往往受其焦距影响,一般来说,焦距越长则可用的最大光圈值越小。举个例子,某品牌的变焦头标注着“1:4-5.6,18-50mm”,意思就是,当你使用 18mm 广角端时,可用的最大光圈值是 f/4;而随着你把焦距变长,可用的最大光圈值也会逐渐变小,当你使用 50mm 焦距时,可用的最大光圈值变成了 f/5.6。
当然,你也可以购买“恒定光圈”变焦头,保证在任何焦距下的最大光圈值不变。不过,这种镜头的价格要贵得多,买前请三思。增距镜同样会导致可用最大光圈值的下降,x1.4 的增距镜会下降一档,x2 会下降两档,以此类推,喜欢追求大光圈的童鞋们要慎用啊!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