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影风景,最hit都是讲影云海乜乜乜,无论影日出/日落云海或影夜景云海都同样吸引!但当你遇到云海时你不知要什么setting,基本功打得不好,真是「有好野都执唔到」,那就不值得!那晚我就是看到在我身旁的一个年青人,不断转setting,影出来有的太黑,有的太爆光(我看他用过ISO 12800 f2.8 1/40之类的setting),但他没有请教我,而我又怕主动教佢会令他觉得我「扮大师」抛书包,所以最后我都没有指导一下他!希望他汲取教训,亦有机会看到我这篇文章,再接再励啦!先旨声明,这篇文章老手并不合用,大师们不看也罢!XD
ISO 100 f9 8 sec
首先,影夜景云海,当然先要有一个云海,从何得知呢?最准确的一定是问有经常「出动」的朋友报料;如果没有,唯一得到资讯的地方一定是天文台,要数天文知识,我不敢抛书包了,我只简单看两个连结:
这个只看云层高度,越低当然机会越大!
这个比较重要的,简单解说这图表,它列出了几个香港高山,而红色线是空气温度,蓝色线是露点温度,如果蓝红色线重叠,即是代表那里形成了云或雾;右面的箭头就代表风速,越多尾就代表越大风;所以如果全条蓝红色线重叠,即是全部山都在云雾里,甚么也影不到!
换句话说,只要这图蓝红线上下分开距离大,而中间部分又重叠,就像一个宽身的漏斗,那机会就比较大了!
总括来说,温暖,风速低,湿度高,有逆温层等等因素是有利云海形成的!
到所有数据都有利云海,决定要出动时,就先要找高山,影到一些多灯光,多颜色的地方,令画面更丰富,所以可以影到维港两岸的signature building就最好,到决定好目的地,找个有利位置,就开始set脚架、相机、快门线,其实甚么setting最好?没有特定的,最重要都是要理解一般基本相机知识:ISO/快门/光圈这个三角关系!以维港为例,其实真是很光,如果有脚架,我会建议用M mode,因为Av mode很易给大范围的暗位导致测错光;Setting方面,通常我会用低ISO去影,喜欢它noise少,色域/dynamic range又广;光圈会收细去到镜头最好的range,一般wide lens 光圈是f2.8至f22,所以最佳光圈大约是f8-f14,快门就因应你想要甚么,给一个参考(错勿打头)
ISO 100, f9, 10秒
ISO200, f9, 5秒
ISO400, f9, 2.5秒
咦,之前说ISO越低越好?但为何有时要用高一点的ISO呢?
如果用ISO 100, 10秒的组合,较长曝光就可以影到云海的流动,同影水流差不多,会影到一丝丝的,很滑的感觉;但如果在当风位或脚架不稳,那就有机会令相片不sharp,时间越长,相片松郁的机会就越大!
如果用ISO200, 5秒的组合,时间短一点,可以减少风吹或脚架轻微震动导致相片不sharp,我自己就常用这个setting
如果用ISO400以上的组合,时间再短,可以freeze一些你想要的时刻,例如幻彩咏香江的激光
Setting就此完成
ISO 200 f9 5 sec
ISO 100 f9 10 sec
ISO 320 f9 2.5 sec
ISO 320 f9 2.5 sec
数码年代开始,我都尽量会建议朋友们影RAW,虽然档案会较大,但保存细节比较多和易于后制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影夜景云海时,你会发现光暗控制比较难,原因它的对比大,大黑大白的位置比较多,所以影RAW再后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讲明是浅谈,今次就介绍用Lightroom的几个很实用的function给大家:
1.善用Hightlight & Shadow
先将影回来的所有相片Import到Lightroom, 之后就可以在上面click Develop 开始简单执相,从来执起呢?我们先看看右面的一大column: 很多项目吧,不紧要,我们今次只调节几个。
LR的版面
Basic
Temp: 色温,也就是K数,用来调节White balance
Tint: 色泽,配合Temp用来一起调节White balance的,但我也很少用
Highlights: 高光,把它调到负数,有助把高光的细节呈现出来
Shadows: 阴影,把它调到正数,有助把阴影的细节呈现出来
Clarity: 净度,把它调到正数,令相片看起来更清晰(但不宜加得太多)
Vibrance: 鲜艳度,同saturation饱和度类似,但推得自然一点,不易over colour!
2. 善用Dehaze 除雾功能
这个键就在右column中的最底部,基本上没有甚么好说,就是「一按即是」的功能。
Effects
以上几个功能都是十分简单又好用,只要按住自己的心水去调节就可以!
完成图对比
左面原图,红点就是高光并失去细节的地方,右面完成图可见都没有了,细节都得以保留,而且颜色更加丰富呢。
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