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考生须知的专业名词及练习技巧
1、基训/基础训练/基本功
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2、主力腿
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它与动力腿配合,对身体平衡以及动作,姿态的优美有着重要作用。
3、动力腿
是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
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5、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6、节奏
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7、韵律
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
8、身段
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9、形体
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掌握舞蹈基础的小技巧
1、如何练习控制?
首先是肢体方面的技巧,比如手臂发力的时候通过肘关节略微弯曲以便使得力量能完全的蕴藏在身体里,并且保持动作标准性而不是把手臂伸直,将力量完全释放出去。然后是肌肉方面的强化,这方面就比较简单了。就是通过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练习来增强手臂、腹部、腰部、大腿的肌肉力量和速度。最后是比较灵魂层次的方面,就是通过音乐或舞蹈运用身心和情感来抒发自身的理解与想法与舞蹈本身。完全是出于身体本能的对舞蹈动作的控制和歌曲意境的融合。
2、如何练习爆发?
力度的控制确实是需要花时间来练习与强化的。一般来说,通过一些体能训练可以增加手臂、腹部和大腿的力量。每天坚持用10到15分钟练习仰卧起坐、俯卧撑和负重深蹲,次数可在15次到25次之间。相信一个月后的你就会感觉到区别的。并且大家不用担心手臂会变粗,腿变粗等,我们需要练习的是“爆炸点”,而不是将自己练成“猛男”或者“猛女。”另一方面就是要知道每个动作需要出力的地方。大家要做的就是将拥有的力量运用进去。不要着急,总有个过程。
3、如何调整张力与力度?
在张力与力度之间,个人认为张力比较重要。而张力越大,力度就越会受到影响;反之力度越大张力也会相对减弱。这就是为什么我很佩服外国舞者的原因,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原因。还有对于中国舞者来讲,要把张力和力度同时做到比较困难,毕竟身体素质和外国人不一样。只有不断的练习再练习。强化肌肉素质,让肢体的控制力提高也可以达到张力与力度同时存在的可能。
4、如何才能加强律动?
律动先是大脑对音乐的理解,然后是身体对音乐的感觉,最后再是律动(身体随着音乐动)。但是总而言之就是要多练习(没有捷径)。不同的风格都要学习下,接触下。让身体接触不同的舞蹈动作,以便让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得到提高。最后是情绪上的律动,舞蹈的最终表现就是情绪的表现。无论是什么风格,由情绪来带动肢体由肢体来提升情绪!所以在多听、多跳的同时也练习到了情绪或者有意识的去练习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对于情感上的控制与律动。
5、如何转圈转得稳?
要转圈转的稳就必须练习半脚尖站立,选择一条你觉得转圈相对来说较稳的支撑腿。在平时休息是让它以半脚尖的状态站立起来而另一腿膝盖弯曲脚尖内侧紧贴支撑脚膝盖内侧,上半身挺胸收腹、肩膀放松、下巴略微抬起。保持这个姿势的时间越长越好,练习自己的重心与脚尖的控制力。慢慢的转圈就会变得得心应手了!支撑腿要保持直立。也有屈腿转的,不过我们先练好直腿、掌握好重心之后什么圈都不在话下了!转圈时要注意“留头、甩头”!
6、如何加强韧带练习?
韧带的松软是要需要每天压的。如果不是从小开始练习的话,那现在就要天天压腿然后踢腿,把韧带踢松。如果漏了一天那韧带的软度就会回去。其实不需要太担心这个问题。韧带对于舞蹈来说其实是次要的。它只是为了让你的身体舒展的更彻底一些。一般拉扯一下就好了,没必要弄得像科班里的一样。所以不要太着急这方面的问题。个人比较注重的舞蹈3要素是“力量、控制、情绪”。而软度只是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