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摄影 > 摄影专业课 > 摄影教程 >

如何把握黑白摄影的视觉中心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无疑,当今是彩色摄影的时代。但仍不乏有许多摄影家执着于黑白摄影的艺术创作,一个基本原因是我们比较喜爱黑白摄影的高度抽象能力。没有了色彩的干扰,画面的线条、结构、光线等因素就能产生更强烈更深刻的表现力。懂得利用这些视觉元素来突出画面视觉中心,是拍好黑白摄影作品的关键。今天我们列举了八个方法,教会你如何把握画面视觉中心,让你的黑白摄影作品更扎实、更有深度。

一、布局

首先,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显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

上图是勒内·伯里(Rene Burri)拍摄的一名建筑师。我们看到的是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分割法的典型布局。它给人以愉快的平衡感和无拘束的宽松感,不像在正中央那么僵硬死板。这是布局的一种类型。

在这幅作品里,巴里故意把孩子的眼睛放在画面正中,以此来突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目光,然而,他又把孩子的面颊放在帽子和西瓜的圆形弯曲处,从而避免了呆板的感觉。

二、反差

对于黑白摄影作品而言,没有了色彩的对比,想利用物体的反差来突出视觉中心,只有通过物体大小对比来体现。在勒内·伯里拍的一幅骏马图中,前景上的一匹骏马由于身型高大而显得突出。对比起来,别的马匹就无足轻重了。

同样的方法用在世界滑雪冠军卡尔·施兰兹(Karl Schranz)的照片里,摄影家霍斯特·埃伯斯伯格(Horsr Ebersberg)用一个广角镜头把施兰兹的身影突出得比谁都大,甚至比阿尔卑斯山还高大!

三、搭画框法

这是一幅意味深长的冬景,是摄影家乔治·福斯(George Forss)拍摄的。这幅图片树干框住了主体小小的身影,尽管他在画面上所占面积很小,但却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

下面这幅舞台排练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搭框的方法。前景上两个舞蹈演员虽然身型尺寸所占比例很大,以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但我们的注意力依然被吸引到正在认真执导的男女两位导演的身上。

对户外远处的大型特物体,像山峰、纪念碑和建筑物等,可用搭框的技法改善其构图效果。一个常用的搭框方法是把近处的树枝摄入画面。这幅照片拍的是约塞米蒂国家的半壁圆顶山,精致的树枝赋于画面一种空间感和距离感。这种技法常用于旅游摄影和建筑摄影。

W·尤金·史密斯利用前景两个人的剪景为董事会上的其他成员搭了一个画框,突出了他们全神贯注的面部表情。

我们归纳一下:当你的被摄体由于相对尺寸较小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或距离较远,你又想表现出距离感),吸引注意力的技法之一就是给它搭个画框。

四、运用光线

在摄影时,像运用光线一样去运用暗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这幅照片是纽约摄影学院教授会成员杰里.赖斯(Jerr Rice)拍摄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运用光线的良好范例。两个人物都照明良好。其他东西实际上都在暗处。这幅照片给人一种象征性的信息。

这是耶路撒冷锡安山国家公园一景,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环境。这里用的也是采光的技巧。右侧的山峰在左侧山顶的全黑暗景对比之下,细部非常突出。正是明与暗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情趣。

五、线条走向

这幅照片中的被摄主体的确是太小了,但从四个角落伸出的线条会聚起来,像箭头一样指向主角。广角镜头加强了线条的会聚效果,产生了一种孤寂感,这正是照片的寓意之所在。上面这幅图片的作者还是伯克尤兹利。相机的角度较低,所以人影和各种会聚线条的相对位置十分精巧,如果相机在齐眉的高度上,人物的布局就不会如此富于戏剧性。

六、选择焦点

这幅照片的作者是杰里·赖斯。他用了很多方法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首先,他对着拍摄对象精确聚焦,把一切其余的东西都置于焦点之外。其次他让风笛演奏者的形象显得高大而魁梧,把他放在画面的正中偏上。第三,他让主角的眼睛直视镜头,把观者的注意力直接吸引到眼睛上。所有这些方法都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而毫无干扰。

七、影像重复

这幅由勒内·伯里拍摄的一张双马饮水图。图片中池水的镜面倒影,大大地美化了画面,对被摄主体马和树的精心安排构成了一幅具有韵律感的重复的图案,这是使画面具有力度的重要因素。

八、物体动势

下面这幅照片,给照片增色的不只是滑板少年的优美动作,还有他周围全神贯注的人们。所有观众都把注意力投向了他,连地上的罐头盒也指向了他。他的身影很大,位置近于画面中心,而且推车少年和计时员还为他搭了一个画框。

这张照片把我们讨论过的多种技巧集中运用到同一画面内去突出重点,这点上很有意义。一般说来,突出重点的技巧不能只用一种,应该是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