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摄影 > 摄影专业课 > 摄影教程 >

迈向成功构图的第一法则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在风光构图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何安排地平线在画面中位置的问题。确实,地平线位置安排得合理与否,对于突出主体、加强视觉冲击力以及平衡画面的构图,都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讨究竟该将地平线安排在什么位置上。

首先,从表现内容确定地平线的位置。尽管地平线是客观存在的,在构图时却完全可以将它看成是划分天地的界线,拍摄时,地平线位置是高还是低,得视所表现的内容而定。如果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天空(如旭日、彩霞),那可将地平线位置降低,使画面中地面的成分减少,天空的范围扩大;相反,如果画面的趣味中心在下方,那就应该让地平线的位置升高,以充分展示地面的情景。

光圈 F9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70mm 感光度 200

这幅作品要表现的重点是出现了奇异现象的天空。厚重的云层破开了一个洞,抽象地实现了椭圆形构图,光线融入在洞口四周,有一种把云层拨开散尽的趋势。此时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较低的位置,较暗的地面与天空上方的暗部相呼应,共同衬托出天洞的奇特感。

其次,从视觉舒适感确定地平线的位置。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欣赏习惯,即当画面中天空占1/3、地面占2/3 时,感觉最为悦目。因此,在所要摄取的景色中,若是没有特别要强调的地方,建议在构图时着重安排这种画面比例,以令人感到惬意和愉快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显得轻松、舒适。

光圈 F10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20mm 感光度 160

这幅作品采用横向三分法来表现傍晚时分海边惬意的场景。作为主体的栈桥从画面右下角以对角线形式和纵向延伸方式至画面左上角,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再者,从特别需求上确定地平线的位置。对地平线位置的安排有很多忌讳,比如地平线不宜位于画面正中,以免造成分割画面的感觉;地平线水平轴不宜倾斜,否则有倾覆之感等。其实,任何规则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若能突破常规,以艺术创新为出发点,往往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750s 焦距 7mm 感光度 200

这幅作品把地平线放在了画面的中间位置,岸边的树木高山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蓝天白云相得益彰,整幅画面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感。

日落美景

(左图)光圈 F9 曝光时间 1/100s 焦距 135mm 感光度 50
(右图)光圈 F7.1 曝光时间 1/100s 焦距 200mm 感光度 50

两幅作品都是利用长焦镜头,采用竖幅的拍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画面意境。但是两幅图在水平线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画面效果各不相同。

左边这幅作品选择把地平线放在了画面下方1/3区域内,天空所占据的画面面积较大,云彩的层次感比较明显,从而给人更加广阔的感觉。

右边这幅作品则选择把水平线放在了靠近画面上方1/3的区域内,为了活用上下方向的延伸感,海面所占的画面面积较大,因此海面表现的更加广阔。画面将海中的岩石纳入画面,采用远近对比的手法,使得岩石与远处的建筑剪影呼应,位于画面下方的海面反射的落日的余晖与海面的水平线结合构图,增强了画面的观赏性。

日落景象总是给人一种安定谐和之感,海边的日落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以这幅作品为例,把画面分成三等份,泛红的上部天空和落日、泛灰的下部天空和隐隐约约的远山、宁静的大海和渔船,分别在画面中占据三个不同的层次,把圆圆的太阳放在了画面的右上角,醒目和谐。同时渔船、太阳和画面左下角的植物以对角线的形式依次排开,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光圈 F9 曝光时间 1/100s 焦距 100mm 感光度 100

下面这幅作品让人欣赏到与上几幅高原画面完全不同的状态。将画面按照三分法的形式安排,天空占据1/3,高原占据2/3。在河流中间存在着一个圆形地势,树木集中生长,画面色调偏暗黄,天空中乌云密布,整体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80s 焦距 28mm 感光度 200

清晨和傍晚

在拍摄日出和日落的风景时,还要注意表现清晨和傍晚的特点。尤其是日出时刻,当朝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我们无法看到它的真面目。但此时,被温暖的朝阳光线所穿透的云层反映出来的色彩层次确是非常壮观的。

光圈 F9 曝光时间 1/50s 焦距 70mm 感光度 125

以这幅作品为例,中长焦镜头的利用,使得画面远近适宜,不仅注意了清晨光线的明暗差异,而且在画面中我们可以隐约地看见好像不愿露面的太阳,较小光圈的使用,使太阳以一种星状效果呈现,同时可以看到从云层投射下来的呈放射状分布的光线温暖而鲜明。画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画面上部的云层还没有完全得到太阳光芒的照射,以冷色调和波浪状的形式呈现出来;画面中间部分则呈现出温暖的橙红色,并且有一种向上扩散的趋势;而下方的海面占据画面较小的部分,与海面上部的天空形成较强烈的明暗对比。同时,水平线的位置在三分线还要下方的位置,更加强调了天空的变化和画面之外朝阳的存在感。

光圈 F7.1 曝光时间 1/60s 焦距 70mm 感光度 50

上面幅作品主要是采用横幅全景的方式来展现海上城市的魅力。首先从构图上讲,这幅作品是常规的三分法构图,把海平线放在了画面的三分之一处,所以画面显得很规整;其次,画面中的各种不同的现代建筑整齐划一,四个不同区域的建筑风格形成一定的形式对比,并以竖线构图的形式在画面中依次排开;再者,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画面右侧被光线打亮的建筑区域,与其他灰暗部分的天空和海面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整幅作品宁静而大气。

光圈 F4.5 曝光时间 1/80s 焦距 28mm 感光度 200

这幅作品主要是利用三分法来进行构图的。要表现眼前广阔的场景,可以选择超广角变焦镜头来拍摄。这幅照片的拍摄时间大约在下午5点半左右,此时的光线从画面左侧射入,占画面1/3的天空和具有一定高度的山峦被即将西落的太阳光线打亮。河流由于所处的位置较低以及较高地形的遮挡, 光线已经不能照射至此,所以画面下部呈现出黑暗色调。选择一个高角度的位置进行俯拍,利用评价测光模式,以较亮的山体为测光基准,在画面整体曝光较准确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曝光补偿量,由于水体的反光性较强,加上黑暗色调地面影响,更好地表现出河流的形状和态势。

天空、云彩和光线
天空和云都是风景摄影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有时候云的形状会很奇特,使人产生一定的联想。这幅作品主要是通过三分法来安排画面的,海面、海上建筑和天空浓重的云朵分别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此时的天空主要分成三个具有层次感的色调,浓重阴沉的云朵占据着主要的部分,残余的晚霞和上部泛黄的天空起着一定的调和作用,使天空不至于太压抑。

光圈 F2.8 曝光时间 1/50s 焦距 195mm 感光度 50

接下来这幅非常具有欣赏性和记录价值的作品,不禁让人想起梵高的油画《星空》。星月之夜,梵高将自己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画中的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和动摇,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色彩。 这幅名画,一方面表达高亢压抑的感情,另一方面画面构图又经过精确的计算。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从这点来看,没有什么是光靠激情就可以做出来的。

梵高《星空》

同样的,这幅摄影作品不论从构图的方式、色彩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都可以说是用心拍摄的。首先从构图上来说,天空占据着画面约三分之二的面积,海边的高楼、灯光和海面占据着画面约三分之一的面积,高楼黑暗的阴影衬托了迷幻的天空,海面所呈现出的C字形曲线构图活跃了整幅画面,选择70mm的焦距拍摄,压缩了要表现的空间,使画面更紧凑和更具节奏感,充分地表现了海岸夜景由近及远的关系和不同物体由大到小的对比。其次从曝光上讲,选择小光圈F13、2秒的快门速度以及ISO为50,不仅能够得到星状灯光效果,为夜景增添魅力,更重要的是,把天空五彩斑斓的颜色真实的反映出来了。再者在情感的表现上,虽然天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但是作品想表达的意义不同于梵高的《星空》,而是给人一种城市夜晚的唯美、和谐。这种情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海边悠然自得的人群所引发的。

光圈 F13 曝光时间 2s 焦距 70mm 感光度 50

海天相接

要拍摄海上风景最简单的构图方式就是水平线构图,根据三等分法配置水平线,就会得到具有平衡感的构图。而破坏平衡有时候也能成就一张大胆独特的构图。

光圈 F4.5 曝光时间 1/50s 焦距 16mm 感光度 50

以这幅作品为例,最大的亮点在于天空的云、海面上的游艇以及海面右侧被光线打亮的部分。首先是天空部分的云彩,上部的云彩比较轻薄,给人一种慢慢弥散的感觉,而下部的云彩则给人一种自右向左的冲击态势,与海面上自左向右快速移动的游艇相呼应。再者,海面右侧对应着云彩的下方,被光线打亮,与海面左侧发暗的部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

光圈 F9 曝光时间 1/125s 焦距 70mm 感光度 50

这幅作品是以竖幅形式表现的,海平线的位置在三分线的下方,大部分的画面留给了天空,天空蔚蓝而宁静,在画面左上方隐约的可以看到月亮的轮廓,其形态虽小,但是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其对应的下方,海面之上漂浮着一条小渔船,与远处的建筑交相呼应。月亮、渔船和建筑在画面中分别以高低对比和远近对比的态势存在着。

沙漠之旅

当忧愁郁闷的心灵需要慰籍时,当疲惫不堪的心理需要得到宣泄时,当似水的流年、尘嚣中的岁月需要寻觅一种寄托来排遣和放松心情时,曾经情寄山水间的人们又毅然地选择了纵情于大自然,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期练一副开阔的胸襟和一腔潇洒的情怀,从而更多的人爱上了沙漠。

光圈 F13 曝光时间 1/640s 焦距 28mm 感光度 100

首先以这幅作品为例,画面分为三等份,沙漠占据了画面约2/3,天空占据画面约1/3。受光线的影响,画面自上而下明亮程度依次减弱,分别占据画面的三个不同层次。 5个沙漠旅游者以逆光剪影的形式出现在沙漠的最顶部,也就是九宫格的右上点位置。其中4个旅者已经到达了尽头,观赏着眼前壮观的景象。最后一个旅者,张开双臂朝着前方奔跑,身后留下的深深足迹和大面积阴影,向人传递了一种冲破黑暗、到达光明的喜悦和激情。

光圈 F10 曝光时间 1/400s 焦距 27mm 感光度 200

这幅作品同样是通过人景合一的方式来表现沙漠美景的。把画面分为三等份,天空占据画面约2/3的面积,沙漠占据画面的1/3,沙漠以其独特的曲线形式加深了蓝天白云给人的印象。在画面右上侧最大的云朵与画面左侧高凸的沙漠部分形成呼应。站在沙漠上方的女子似乎正在抖动着衣服,虽然置于沙漠之中,身形略显渺小,但是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机。

突显树木的层次感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150s 焦距 105mm 感光度 200

这幅作品主要是把画面分成三部分,树木主要占据画面的中央位置,画面上下两部为暗部,通过背景和色彩的处理,运用上中下三部分的明暗对比构图,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中间位置,突出主角。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100s 焦距 16mm 感光度 100

这幅作品主要是通过三分法来重点突出主体的。金黄的树木被周边低矮的树丛衬托地更加高大和孤傲;夕阳西落的温暖光线为画面增添了动人的色彩;而作为背景的蓝天白云则使画面更加具有色彩感和灵动性。

人工湖美景

天然形成的湖泊固然有其独特魅力,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园、校园等休憩场所的人工湖风景也不逊色,越来越吸引摄影者的眼球。

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17mm 感光度 200

这幅作品主要是以湖中的桥体作为重点表现对象,充分利用广角镜头的张力和对角线构图方式来实现画面主体的纵向延伸。为了强调主体在整幅画面中的地位性,利用三分法构图形式,使主体占据画面的2/ 3。同时伴随着夕阳西落,桥体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了清晰的倒影,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5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