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编导 > 学术论文 >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语旨意识分析

来源:未知 编辑:中国艺考网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在新时期,多媒体的出现让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其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强化新闻记者的写作意识,强化写作过程中的语旨意识,这是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价值及可读性的一种表现,在写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要有画面感还要从观众的视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关注受众。基于此,本文对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语旨意识;探讨

广播电视新闻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并且在社会职能方面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成为社会舆论导向的引导者。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当中,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多种信息,广播电视新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就非常突出,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写作的方式以及技巧。新闻需要引导人们对事件进行更多的关注,以此揭发出事件的事实性。新闻遵循真实性原则,并且有特色,这样才能让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更高。

1保障新闻稿件写作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眼睛应该是雪亮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很多群众只是关注新闻,并没有真正地投身到新闻当中,因此对于事件的真相不是十分了解,这样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

1.1使用陈述的方式让新闻的真实性得以体现

新闻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陈述,根据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切身感受到的进行信息的收集,并编辑加工成为新闻,以此保障观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有置身现场的感觉。新闻的核心就是对新闻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内容需要编辑和记者进行编写,因此符合受众的需求并且平等客观真实的叙述事实已经成为新闻编写的基本要求,在新闻事件当中要将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以此避免受众在心理上出现诸多的反感,还需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让新闻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传播。

1.2用主动句和生动逼真的形象呈现新闻内容

在新闻的编写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主动句来编辑内容,这些句子非常容易让人们接受,并能在新闻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将真实情况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编辑和记者的写作要赋予新闻材料更多的生命力。在主动句式当中,新闻表达更简洁、有力,在新闻行为中当事人的心态非常重要,需要在一系列的新闻信息当中更加自然地呈现出来。新闻使用主动句,叙述生动形象,对受众的感染力更强,也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

2.1考虑新闻播报的制约性,不断地提升新闻的价值

新闻播报受到时间的限制,需要受众在短时间内接受并理解信息。。为了能够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视听效果,就需要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保障播音的有序性和播音的准确性,使用更多的短句子展现出长句子的意义,让新闻播报的效果更好。在进行新闻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数字,以及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新闻的精确性。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时,合理有效、适度地挑选词汇,可以使新闻播报更加流畅、通俗易懂,使新闻的价值得到了提升[1]。

2.2完善表达方式,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形式上的选择以及表达的方式,以建立起多种合理性的关系,使新闻更具可读性及流畅性。新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具体播报,这就需要对新闻的选择进行更多的关注。表达形式是观众关注新闻事件的要素之一,因此科学、生活化的表达加上合理的阐释才能更加符合观众的思想和需求。例如:新闻记者在撰写一些关于人文性和社会科学性的稿件过程中就需要在事件当中提供多种信息数据,让新闻的表述更加严谨,逻辑性更强,也更加生动形象,并且给观众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空间。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性的布局,并且熟练掌握各种写作的手法,这样才能让稿件的质量得到整体上的提升,以此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的价值[2]。

3结语

本文对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语旨意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就是秉承新闻的真实性,让新闻真实地传递给观众,才能得到观众的信任,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还需要和新媒体之间进行融合让新闻媒体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真正地提升新闻的影响力。在新闻写作过程,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才能在融媒时代吸引更多的受众。

参考文献:

[1]王凡华.对话理论下新闻写作的“对话性”研究[J].新闻界,2012(21).

[2]李华昌,嵇安奕.网络新闻中新闻写作人称写法的选择[J].中国出版,2013(14).

作者:曾素媛 单位:云南省镇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扫码关注,实时发布,艺考路上与您一起同行
  • 艺术留学
  • 中国美术高考网
  • 优路教育
  • 高分无忧
  • 河南成人高考
  • 电大中专
  • Copyright © 2006-2024 艺考网(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5290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