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的叙事性散文
问:
写叙事散文首先不是要真情实感吗,但是我总陷入自己的情绪里写一堆废话……最近勉强能确定立意不跑题了,但是全文依然很繁琐,求教怎么样才能详略得当,节奏把握的好呢?就像朱自清鲁迅那样哒!(不是说水平一下达到那么高,是像他们一样语言能精炼些)
附:
贴一段我很繁琐的句子……求指导……
我是高三艺考生,水平尚浅,请别见笑……
节目上演了好几年,每逢九月初的空气开始转凉,我便开始雀跃着盼望中秋夜。但到了后来,女孩们开始不愿意再疯跑,只剩下男孩们寂寞的甩着荧光棒游荡在街上。最后临回家的时候,大家文静的抱着凑钱买的孔明灯,在高速通道边放起。孔明灯上隐晦的写着几个人名缩写,包在羞涩的小小爱心里。我和大家心照不宣的奸笑着,抢着点上火光,让灯缓缓消失在视线里,待到脖子仰的发酸,便踏着月光疲惫的各自回家去。
感觉非常做作,又厚重,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改这个坏思路……
解:
就这段文字来说,有这么几个问题:
1、注意“的”和“地”的区别。
当然这可能是电脑输入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一个有志于文字的人,是要有一种不能忍受这种错误的精神的。
2、“每逢九月初的空气开始转凉”是病句。
这个我就不帮你改了。
3、类似“雀跃”这样的词最好不用,因为你很难把它用好。
4、最重要的是,不要用长句子。
我有点说不太准确,但你现在的句子结构,还是偏向于复杂的。如最后那句,让……待到……便……这样的句式。不能说这样的句式不好,但在我看来,类似的句式,可能更适合写如下这样的文字:
二十世纪的精神动乱,使我们处于丧失自己的预言精神的危难之中。中国游戏精神和后现代主义,从拒绝关怀未来的角度,深化了这一事端的后果。先知早已化为尘埃,只有他们的姓氏,滞留在历史的遥远景象里,仿佛是一些与我们完全无关的事物。这正是世界之夜本性的尖锐呈示:未来沉浸于巨大的黑暗,它已丧失了预言光辉的照看和眷注。而更令人惊异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人对此发出不安的询问。——引自朱大可《先知之门》
比如,我们可以仿照朱大可这段话,做一个简单文字拼接游戏,如下:
上世纪末的精神动乱上演了好几年,每逢精神的危难之时,中国游戏精神和后现代主义便开始雀跃。但到了后来,女孩们开始不愿意再疯跑,只剩下男孩们寂寞地甩着荧光棒游荡在街上。最后当他们化为尘埃的时候,大家安静地抱着孔明灯,在天安门边上放起。孔明灯上隐晦的写着那几个人的名字的缩写,包裹在世界之夜本性的尖锐里。我和大家心照不宣地笑着,在几乎消失的视线里,踏着疲惫的月光回家去了。
你看,这样一拼凑,是不是整个风格就变得很契合呢?
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这个句式结构,就应该写这样神叨叨的东西,而不是写一个很无聊的中秋夜。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我们以前包括你们现在在学校接受的关于散文的教育,几乎完全是错误的。
按照我最真实的想法,我是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散文这样一种文体的。因为我很难想象,一个作家,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竟然是为了写一篇所谓的散文,而这篇所谓的散文,只是告诉我们一棵树有多么牛。
而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又经常在一些高考卷里,看到类似这样的烂文章。每次看,都极其悲愤。恨不能把那些作者拉出来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