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印度平民的史诗
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这部电影,因为他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有励志,有批判,有爱情,甚至还有商业电影里常见的追逐戏。即便可以不管这些,单就目前这部电影的成品来看,两字以蔽之----经典。
这部电影和《上帝之城》有一个类似的地方,在于两者都是通过展现贫民窟一群小孩从小到大的经历,来折射整个社会的现状。当然,《上帝之城》要残酷和黑暗得多,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则包裹了一层一夜暴富的所谓励志外衣,《猜火车》的导演丹尼博伊尔这次重新回到了他赖以成名的青少年题材。初看上去,也许观众会觉得这部电影要温和,要理想化,但如果在往细里一想,这其实仍然是一个血淋淋的故事。
本片通过一个参加百万富翁电视节目的少年,在逐步回答各个赏金问题的同时,闪回他从小到大这10多年来的经历。本片叙事技巧相当高明的一点,就是三段叙事巧妙的剪辑到了一起。一,是他在台上,在摄影机前,在众人的目光里回答可以让他得到金钱的问题;二,是他被警方抓走,因为怀疑他涉嫌作弊,在警察的盘问下重新揭开这些问题,他为什么会选择那个答案;三,就是这个问题,在他的生命里,究竟是通过什么来证明的。
这种叙事手法极大的丰富了观众对于整部电影的感染力,从一开始第一个问明星的问题,就揭露了主角杰玛马利克从小的命运。在数个问题的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杰玛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更多的是展现了整个印度社会底层平民的生活状态。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印度,这个近邻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当天涯等BBS上出现很多讲述印度真实现状的帖子,都会引起我们好奇的猎奇心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本片的导演丹尼博伊尔也是抱着这种猎奇心理在印度进行拍摄,究竟圣河里是不是每天都有腐尸?究竟印度人上厕所从来不用手纸?究竟印度人是不是从来都用手抓米饭来吃?我们对印度的很多疑问,在本片中可以窥见一斑。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不算复杂,但阐述的点很多,有个人的成长,有兄弟亲情,还有爱情。主角杰玛马利克的一生是比较悲惨的,母亲死于宗教冲突,又被当地的黑社会骗去做乞丐,还差点被弄瞎了眼睛----因为这样子做乞丐会更讨人喜欢。在哥哥的庇佑下,他得以侥幸逃出生天,两人开始过着混混般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杰玛依然有着自己的坚持,但舍利姆已经彻底染黑,为了钱,他杀人,加入黑社会,抢走了杰玛喜欢的女孩拉提卡,送给了自己的老大。杰玛最终和哥哥分开,选择做一个茶水员来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如果不是因为他知道拉提卡喜欢看《百万富翁》这个节目而去参加节目就是让拉提卡能够找到他,恐怕他一辈子都会安分守己的干一份卑微的职业聊此余生;而哥哥舍利姆在黑社会里越陷越深,失去了亲情的他在最后一刻醒悟过来,但他的命运依然也无可改变。两兄弟在印度社会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各自带出了电影对这个社会的批判观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持人提出的第三个宗教问题:印度教义中描述的罗摩神,他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什么?这时候,电影画面折射的,正是杰玛幼时,母亲的死,死于穆斯林和其他宗教拥护者的杀戮中。当那些狂热的教徒拿着木棒一下下敲在这些无辜的平民身上的时候,罗摩神右手握着的东西,就正好是杰玛心里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弓和箭。
正是靠这些问题,一步步的揭开了杰玛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让观众不禁要为受过如此多苦难的年轻人所叹息。警察对杰玛能回答出这些问题感到不可思议,连主持人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们都认为肯定杰玛在作弊,但观众通过电影,通过这些故事,便能像片中那位听杰玛叙述自己经历的警察一样,明白他为什么能回答出来:这是一个人,用生命铸写的答案。
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要有一个扣人心弦,让人喝彩的结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高潮段落设置得非常成功,几条铺开的故事线和人物在最后一刻汇聚到了一起,给予观众相当具有分量的震撼。本片没有主角激动万分的演讲,也没有帮你解说帮你点题的画外音,更不会有画蛇添足的字幕,导演想告诉你的所有思想和主题,都巧妙的融入在了整部电影当中。这是一部悲壮的励志剧,更是属于天下所有底层平民的个人史诗,它所带给观众的思考和震撼,完全不输给那些被誉为经典的电影作品。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IMDB上的排名已经到了第45位,它也逐渐在各大颁奖礼中崭露头角。在戏内,杰玛创造了奇迹;而在戏外,这部小众的独立制作电影也在逐渐被主流和更多的观众所关注。如果你想从一部电影中获得一些触及你内心的感动,请在这部充满着众多问题的电影里,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答案。